1.沉积岩 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2.母岩的风化作用 指先成岩石经风化作用所形成的物质,这是组成沉积岩的主要物质。
3.生物物质 是由生物生活活动及其遗体分解而生成的有机质,这类物质在沉积岩中虽然分布广泛,却含量不多,但在特殊条件下也能集中沉积。
4.火山物质 系指火山喷发而成的固体碎屑物,它们在沉积岩中的分布不广,仅在火山活动地区及附近才有大量堆积。
5.宇宙物质 指的是降落于地球上的天体物质,如陨石等。
6.风化作用 地表和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空气及生物作用和影响下所发生的破坏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7.物理风化作用 是指岩石只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未改变的风化作用。
8.化学风化作用 系指岩石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以及生物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分解的
风化作用。
9.滚动搬运 是指碎屑颗粒在流水的作用下沿底面产生的滚动前进。
10.跳跃搬运 是指碎屑颗粒间歇性的离开底面而沿流向产生的跳跃前进。
11.悬浮搬运 指碎屑颗粒在流水中保持不沉淀到底面而呈悬浮状态前进。
12.直接作用 是指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不断从周围介质中选择吸收某种物质组成自身的骨骼和有机体。
13.间接作用 是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可引起周围介质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某些物质的搬运和沉积。
14.沉积分异作用 母岩的风化产物在搬运过程中,因其各自的性质不同,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按一定次序分别沉积下来的现象,称为沉积分异作用。
15.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随着介质流速的减小和动能的减弱,由于粒度、比重、形态等的差异而按一定次序沉积的现象。
16.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溶解物质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溶解度不同而发生先后沉积的现象,称为化学分异沉积作用。
17.成岩作用 沉积物堆积下来之后,接着为后继的沉积物所覆盖,即进入与原介质隔绝的新环境;由此开始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岩石遭受变质作用或风化作用之前;在这一阶段内,沉积物和沉积岩的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均发生一系列变化,通常把此期间内引起沉积物和沉积岩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成岩作用。
18.同生阶段(海解阶段)是指沉积物与底水脱离接触之前。
19.成岩阶段 是指沉积物与底水脱离接触,但粒间水还可以自由运动的时期。
20.后生阶段 指沉积物已固结成坚硬的岩石,粒间水已成为囚水,直至岩石变质之前。
21.表生成岩阶段 指岩石被抬升至地表潜水面以下,在渗透水和浅部地下水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的时期。
22.早期成岩阶段 指由松散的沉积物至转变成固结坚硬的沉积岩的时期。
23.晚期成岩阶段 指沉积岩形成之后至沉积岩变质或风化之前的阶段。
24.压固作用 由于上覆沉积物静水压力而使松散沉积物的体积缩小,含水量减少,密度增加的作用称为压固作用。
25.压溶作用 当静水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在沉积颗粒间的接触部位会发生溶解,这种压力所导致的溶解作用称为压溶作用。
26.胶结作用 松散的沉积颗粒由化学沉淀物质或其他物质粘结而变成坚固的岩石的作用称为胶结作用。
27.胶结物 粘结碎屑颗粒的化学沉淀物质称为胶结物。
28.重结晶作用 矿物成分借溶解、局部溶解及固体扩散等作用而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称为重结晶作用。
29.成岩矿物的形成 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沉积物不仅发生紧密固结现象,使松散的沉积物转变成坚硬的沉积岩,而且其矿物成分也有显著的变化,形成许多与成岩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相适应的成岩矿物。
30.陆源碎屑矿物 指从母岩中继承下来的一部分矿物,呈碎屑状态出现,是母岩物理风化的产物,亦称继承矿物或他生矿物。
31.自生矿物 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母岩分解出的化学物质沉积形成的矿物及成岩作用过程中生成的矿物。
32.次生矿物 是沉积岩遭受风化作用而形成的矿物。
33.沉积岩的构造 指岩石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34.层理 是沉积岩中最常见的一种原生构造,它是通过成分、结构颜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的一种层状构造。
35.细层 层理的最小单位,厚度很小,成分常常很均一。
36.层系 由许多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都相似的同类型细层组成。
37.层系组 由若干个相似的层系组成,它是在相似沉积环境下生成的,其中间无明显的不连续。
38.水平层理 细层界面平直,彼此互相平行,并且都与层面一致。
39.平行层理 平行层理与细粒沉积中的水平层理形态相似,但成因不同,它是在急流水流状态下形成的,故特称为平行层理。
40.波状层理 一般是由水介质的波浪运动而形成,也可由水介质的单向运动造成,后者形成不对称的波状层理。
41.斜层理 由一系列斜交层系界面的细层组成,层系界面互相交切,重叠。
42.序粒层理 又称递变层理,指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向细逐渐变化的一种层理。
43.块状层理 肉眼观察岩层,不见任何内部构造,称为块状层理。
44.压扁层理 指层系界面呈波状起伏,波谷内夹有泥质压扁体的一种层理。
45.透镜状层理 若以泥质层系为主,砂质交错沉积层系呈透镜状断续地夹在泥质沉积层系中者,称为透镜状层理。
46.波浪状层理 砂质交错沉积层系和泥质层系呈波状交互,称波浪状层理。
47.底形 是指床沙表面因水体流动而形成的各种几何形态,故也称床沙形态。
48.波痕 系运动介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一种有规律的波状起伏构造。
49.泥裂 未固结的细粒沉积物露出水面,遭暴晒而干固收缩,形成多角形裂缝,称泥裂。
50.雨痕和雹痕 雨痕:是由雨滴落于松软的泥质沉积物表面上之后,在沉积物表面上所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凹穴。雹痕:与雨痕相似,但较大而深,边缘略微高起,粗糙,形状不规则。
51.晶痕 在松软的泥质,细粒碳酸盐沉积物中若含有石岩或石膏等晶体,由于成岩作用,泥质或细粒碳酸盐沉积物失水,压缩,其体积收缩远较晶体显著,使晶体突出在沉积物的表面,并可嵌入到上覆岩层中去,晶体溶液消失,即可形成晶痕。
52.晶体假象 如果晶痕被其他沉积物充填,或原矿物晶体为其他成分交代,则称晶体假象。
53.冲刷面 当地壳上升或水流速度加大时,水流对已沉积的沉积物发生再冲刷,在沉积层顶部甚至内部造成凹凸不平的侵蚀面称为冲刷面。
54.流痕 指沉积层表面存在的一种树枝状水流痕迹。
55.槽模 当泥质沉积层表面被底流冲刷所产生的槽状冲蚀痕迹被上覆砂质沉积物充填后,在砂质层的底面上即保存槽状冲蚀痕迹的印模,称槽模。
56.沟模 当泥质沉积层表面被水流携带的工具刻画所产生的沟状痕,由上覆砂质沉积物充填之后,在砂质层底面上则保存沟状痕的印模,称为沟模。
57.变形构造 是在沉积物沉积的同时或稍后,沉积物尚处于塑形状态时,经变形所形成的构造。
58.负荷印模 常见于泥质层之上的砂质层底面上。它是由饱含水分的软泥沉积物在可塑性状态下,接受上覆砂质沉积物负荷不均衡造成的。
59.球枕构造 常出现在覆盖于泥质层之上的砂质层中。砂层断成许多球状或枕状的块体,其直径至几厘米到几米,砂球和砂枕的内部有时不见构造,有时有弯曲变形的层理。
60.包卷层理 指一种呈复杂褶皱状的变形层理。
61.滑坡构造 水下斜坡上未固结的沉积物,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而形成的变形构造,称为滑坡构造。
62.碎屑岩脉 饱含水的砂或粉砂,在差异压力作用下,上冲注入到附近沉积层裂隙中,因而形成碎屑岩脉,或岩墙,岩床等。
63.盘状构造 指砂岩或粉砂岩中的盘状纹理。其构造主要出现在浊流沉积物,饱含孔隙水且快速堆积的砂质沉积物中。
64.缝合线 指在垂直碳酸盐岩等岩石层理的切面中出现的呈头盖骨接合缝式的锯齿状缝隙。
65.结核 是一种成分、构造、颜等与围岩有显著差异的矿物集合体。
66.叠锥 是由一系列漏斗状锥体套叠而成。
67.鸟眼构造 在细粒碳酸盐中,见有一种微笑的孔洞,其形状似鸟眼,大致平行层理排列,孔洞常为亮晶方解石充填,这种构造称为鸟眼构造。因为它们常成出现,故又称为窗格状构造。
68.叠层构造 由蓝绿藻类分泌的粘液捕获粘结砂、粉砂泥级颗粒或晶体而组成的一种纹层结构。
69.虫迹和虫孔 虫迹:是生物在未固结的沉积层表面留下的活动痕迹,是一种层面结构。虫孔:是生物在未固结的沉积层内部觅食或穴居的孔道,一般属于岩石内部构造。
70.生物扰乱构造 由生物扰乱作用造成的各种构造。
71.成岩裂隙 形成于成岩作用阶段,其特征只限于发育在某一层内,延续到层面上就立刻消失,成岩裂隙既有层理垂直的,也有斜交或平行的,有的还呈复杂的同心圆状。
72.构造裂隙 是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隙,具有一定方向性,成组出现。
73.碎屑岩类 主要由母岩物理风化及火山喷发产生的碎屑物质经机械沉积作用而成。
74.粘土岩类 主要由母岩化学风化产生的粘土矿物经机械沉积而成,少部分可能是化学沉积的。
75.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主要由母岩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溶液物质经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
沉积而成。
76.外源沉积岩 亦称外生沉积岩类,其组成物质主要来源于沉积盆地之外,是在盆地之外形成的,包括母岩风化后形成的陆源碎屑物质和粘土矿物以及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火山碎屑物质。
77.火山碎屑岩 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称为火山碎屑岩类。
78.内源沉积岩 亦称内生沉积岩,组成岩石的主要物质直接来自沉积盆地的溶液或沉积场所的溶液内,是溶液中的溶解物质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沉淀的。
79.碎屑物质 陆源碎屑岩的碎屑物质,可占整个岩石的50%以上,是陆源碎屑岩的特征组份。它们主要来自盆地以外,是从陆地上搬运来的,又称陆源碎屑。它们是物理风化和机械搬运沉积的产物,可以分为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两类。
80.矿物碎屑 又称陆源碎屑矿物或碎屑矿物,在陆源碎屑岩中常见矿物有20多种,最主要的矿物是石英,长石和云母。
81.岩石碎屑 又称岩屑,是母岩破碎后的岩石碎块,它们直接反映母岩的性质。
82.化学胶结物和自生矿物 是从溶液中呈化学沉淀的物质,这类物质在陆源碎屑岩中多以胶结物的形式存在,对碎屑物质起胶结作用,但也有部分只是孤立的分散的矿物晶体,对碎屑物不起胶结作用,这类矿物称为自生矿物。
83.基质 又称杂基或粘土杂基,是充填于碎屑颗粒之间的细粒机械混入物,它们对碎屑物质也起胶结作用,但基本不是化学成因的物质,它是和碎屑物质一起由机械沉积作用形成的。
84.陆源碎屑结构 这是陆源沉积岩最主要的结构,它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两部分组成,结构的特征取决于颗粒的结构、胶结物的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量比和相互关系。
85.分选差 大小悬殊没有一种主要粒级含量超过50%时,称为分选差。
石英砂岩86.圆度 指碎屑颗粒被磨蚀圆化的程度。
87.颗粒的形状 由颗粒的长轴、中轴、短轴、的比例关系所限定的一种形态概念。
88.颗粒的表面特征 主要是指颗粒表面的磨光度和有无特殊的刻蚀痕等特征。
89.栉壳状或丛生状结构 多见于碳酸盐类胶结物中,其特征是柱状或纤维状的方解石沿碎屑
颗粒的边缘呈丛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