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二维性与未来的世界文字
老关grens123
摘要: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最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在我国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汉字的二维性等先进属性将在建立一套国际性的通用文字使之成为人类交往的真正工具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古老的东方文明必定会在下一世纪中重放出它神奇的异彩,去照耀整个人类社会。
关键词:汉字 二维性 世界文字
 
汉语是我国的通用语言,也是世界上最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在我国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现今以电子计算机普及与应用为特征的信息时代更显示出其单位信息容量大的优越性。汉语是目前人类语言中唯一采用形声文字的语言,也是唯一采用四种声调来表达同一音节不同含义的语言。这个特点使汉语这一信息载体的单位容量远远大于其它语言。这个特点的基础是汉语文字和语音的二维性,即汉字是用不同基本笔画在二维平面上以相对位置的变
化来构成的;而读音是以汉字相互不同的单一音节和声调二维因素来表达的,这一特点是其它拼音文字所不具备的。
一、汉字的二维性
  按照文字学的定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一种具有较为固定的音、形、义三要素的特殊符号。人类早期的文字和语言应该是相互分离的,人类的早期的文字产生于对事物形体的图形摹仿,这是各民族早期文字的共同特点。如苏美尔文字、埃及古文字、玛雅文字和汉字,无不如此。早在七千年前的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和六千年前的中国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出现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起源于原始纪事方法,特别是图画和契刻,是以对事物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文字最早的创造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山东仰韶文化时期。到埃及的罗塞达碑文和中国的甲骨文时期象形文字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系统,六书俱备,文法完善,记录完整。
  遗憾的是与汉字并称为世界三大古文字的埃及圣书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消亡,只有中国的汉民族和南美洲的玛雅人完成了由象形文字到表意与表音结合的形声文字的转变过程。可惜的是玛雅文字随灿烂的玛雅文化一起被殖民主义消毁了,唯独中国汉
字生生不息延续至今。
  由于象形文字这种低级文字记录功能的局限性跟不上人类语言的发展,全面完整地记录和表达人类语言已无能为力了,这样绝大多数民族放弃了象形文字的记录方式。当一种文字朝音素文字发展后,就迅速摆脱了象形阶段,而改用少数有规律的表音字母组合来对人类语言发声进行的直接记录。各民族相继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以记载语音为核心的拼音文字。在我国汉字的发展到殷商至战国时期,由于文字记录工具的发展,使系统地记录语言成为可能。但这样的记录也是高度概括性的记录,而不是语音的忠实记载。孔子的《论语》的第一段记录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实这三句话是孔老夫子这次讲演的问题结论,老先生用“山东话”讲了一整天,学生们总结性地记录了老师的教诲。
  拼音文字是一维线性文字,无论是音节文字如日本的假名,还是音位文字如英文、俄文等,都是由一组字母及其排列的一维顺序按语音的发音顺序对语音的直接记录,无论是采用纵向排列表示一个音节的梵文、朝文也好,还是仅横向排列的英文、俄文也好,其本质是字母书写的一维顺序。其优点是以文字元素对人类讲话声音的符号化,就好像录音机一样可以完整地记录语音的发音过程。
  形声文字的汉字是以最基本的字素,如汉字的笔画点横竖撇捺折等在二维空间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规律,运用笔画的二维空间相对位置的变化组合成千姿百态的文字。拼音文字的组词是由其字母多少按一维排列组合所决定的,扣除元音辅音之间排列的相对固定性和单词长度限制等因素,其组词数目仅以万计。而汉字只用比一般拼音文字字母少几倍的基本字素----笔画,及其在二维空间以相对位置的不同组合,便可于方寸之间以灵活且规律的字素组合方式按理论计算组合成数以亿计的汉字。汉字的字素大约在四百个左右,是英文的十几倍,仅甲古文的字素组合方式就有7类十四种之多。换句话说,汉字字素的组合方式,前、后、上、下、左、右、里、外,乃至叠床驾屋,都可成字。由汉字再组成词将是一个趋于无限的数量概念,汉字在二维空间的抽象意义又赋予了汉字无限的表意空间,为汉字的发展和改革准备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当然现实中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汉字。世界上现有五千多种语言,其发音基本是基于四十种基础音素和几种音调。印欧语系的拼音语言在语音上也是一种一维语言。这类语言的语音靠的仅是音素的不同和音位的变化,声调只表达情感的不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每一个字作为一个音节有着固定声调,声调是汉藏语系的一个特点,汉语又是其中声调运用最为丰富的语言。汉语以音节和四位声调这二维因素来区别和表达同一音节的不同发音含义,增大了语音发声的信息容量。正是由于汉语的文字和语音的双重二维性为汉语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才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
    二、汉字的二维性与人的思维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这一理性认识过程是通过语言的逻辑或形象关系来实现的。人借助于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语言的不同决定了人类思维过程的差异。实验证明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他们识字是通过对字音和字义的记忆来实现的,使用的是大脑的左半球,而且仅仅是左半球,这个过程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使用汉字的人大脑左半球记认字音字义,右半球记认字形连带字义,左右半球均衡协作,需要的是字音、字义、字形三个方面的记忆,其过程不仅需要逻辑思维更需要形象思维。
    由于汉字的二维性更利于人的记忆活动,在人对汉字的认知过程中,汉字识记动员了大脑的左右两半球,在大脑的左右半球的皮层组织中均形成了各自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重要的是左右半球的皮层组织之间也产了这种暂时的神经联系,在记忆保持过程中又不断地加强了这种联系,并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大脑之中。认知汉字的过程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双重训练,极有助于人类智慧的开发,也是汉民族成为世界上聪明民族的原因之一。全球通用语言有几种
    美国费城的心理学家曾利用学汉字的方法成功地了一名美国少年的失读症。这一少年
在小学五年级时的一天,突然对书报上的字一个都不认识了。调查发现中国和日本等使用汉字的人患失读症者要比使拼音文字的人少得多。其原因就是汉字的形象二维性作用于人大脑的右半球并与大脑左半球的有机联系。根据汉字与大脑两半球的这种关系,费城心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努力,首先教这位患失读症的少年学汉字,接着在一张纸上写出内容相同的英语和汉字,奇迹出现了,这位少年毫不费力地便把英语句子读了出来。这一成果引起了医学界、心理学界、语言学界及至信息科学界的广泛注意。
    三、汉字的二维性与抗演变性
    汉字是当今人类文字中最具抗演变性的文字,已被世人所公认。究其原因除历史、政治等方面外,汉字本身结构上的二维性也是其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