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种网络交流交往工具,在人中越来越受欢迎。人们用进行交流,学习,传递各种信息,甚至表达自己的心情。朋友圈是一个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个人感受的平台。近年来,随着的不断普及,中的语言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借鉴社会语言学中有关语码转换的理论研究成果,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以10名英语专业的老师和学生的朋友圈为研究对象,基于Poplack对语码转换的分类方式,探讨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的外在结构特征并探讨其出现的动机。
关键词:朋友圈;语码转换;外在结构特征;动机
1. 引言
是腾讯公司于2010年开发的一款网络社交软件。这款软件主要针对于智能手机使用者,现如今也出现了电脑版的客户端。使用者可以通过客户端与好友分享文字和图片,通过阅读新闻资讯,并在朋友圈内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的出现和普及给在某
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些优势使得在大众中深受欢迎。近年来,我国语言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的不断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中的语言。
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语言现象。语码指包括不同语言及语言变体在内的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语码转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Myers-Scotton,1993)。近年来,语码转换也越来越成为双语研究的一个热点。
2. 理论基础
2.1 语码转换的定义
语码是社会语言学家提出的一个中性术语,它不像方言,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等术语带有感情彩。语码指语言或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李,2009)。不同的社会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给出了语码转换的不同定义。Grosjean认为语码转换是一个句段或语篇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一种现象 (Grosjean, 1982)。 范琳在《语码转换述要》一文中提出语码转
换是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现象。语码转换涉及的语码可以是语言、方言、语体等。进行语码转换的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作为基础语出现的,其余的语言是作为辅助语出现的(范,1998)。蒋金运认为语码转换是指语言使用者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蒋,2002)。基于语言学家们对语码转换的定义,作者认为语码转换指在句段或语篇中出现不同语言变体的现象。
2.2 语码转换的分类
甘柏兹和布鲁姆首先对语码转换进行了分类,他们采用了二分法。他们认为语码转换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情景语码转换,这一类语码转换指根据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语码。说话者是否进行语码转换是根据情景而定的。换句话说,语码转换和情景有直接的联系,在这一类语码转换中话题保持不变。另一类语码转换是喻意型语码转换,喻意型语码转换是因话题改变而引起的语码转换,说话者采用这一类型的语码转换主要是为了改变语气,改变角。喻意型语码转换表达了说话者想要达到某种交际效果的愿望。这两种语码转换的根本不同点在于谈论的话题是否发生变化 (Blom & Gumperz, 1972)。
Myers一Scotton 采用标记模式将语码转换分为两类:标记性的语码转换和无标记性的语码转
换 (Myers一Scotton, 1993)。 标记性的语码转换指在某一场合采用非规范性的语码,使用标记性的语码转换表达了说话者想要偏离或改变交谈双方所预期的、现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无标记性的语码转换指说话者在某一特定情景中使用规范性的语码,从而来实现维护交际双方所预期的或现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目的(杜, 2004)。
不同于甘柏兹和布鲁姆的二分法,Poplack 将语码转换分为三类。这种分类是按照语码转换出现的位置进行分类的。他将语码转换分为三类: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附加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是以句子为单位出现的,不同的语码出现在不同的句子或分句中(Poplack, 1980)。这种语码转换通常出现在讲话者的轮流交谈中,其在不同的句子或分句中使用不同的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句内语码转换指不同的语码出现在同一个从句或短语里,这种语码转换仅仅局限于从句或短语,在这种语码转换中,充当辅助语的语言要符合基础语的语法规则。附加语码转换指将一种语言的附加成分嵌入到另一种语言里(李, 2009)。
2.3 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
20世纪90年代,Verschuere在《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自然语言具有顺应性的特点。所谓顺应性是指人类用商讨的方法来选择语言,从而实现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的目的 (Verschu
eren,1999)。在Verschuere的影响下,我国语言学家于国栋提出了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他提出语言使用者进行语码转换的目的就是接近或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语言使用者进行语码转换主要是为了顺应。语码转换的顺应主要包括顺应语言现实,顺应社会规约和顺应心理动机三个方面。前两种顺应被看作是被动顺应,心理动机属于主动顺应 (于,2000)。
1.文献综述
语码转换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双语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国外的语言学家对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和完善原来的原理和理论;(2) 更关注会话语篇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3) 语码转换的微观研究,表现为对某一语域的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
国内的语码转换研究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对语码转换研究的综述,如何丽的《近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李少虹的《语码转换概述》,何自然的《语码转换研究述评》等。(2) 研究语码转换的模式,如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杜辉的《语码转换与社会规则》等。(3) 语码转换的实证性研究,如吴舸的《语码转换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王瑾的《语码转换的功能及其体现模式——中文报章中英语码转换的功能分析》
等。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对网络用语或社交软件中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屈指可数。丁小芳(2014)在《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一文中探讨了中语码转换出现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孙弘扬 (2017) 在《浅析版新闻标题的语码转换现象》一文中探讨了新闻标题中语码转换出现的原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收集了10名英语专业老师和学生2017年来发表的120条朋友圈来研究语码转换现象。探讨朋友圈中语码转换的外在结构特征及其出现的动因。
1.研究方法
本文将以Poplack对语码转换的三种分类方式以及于国栋提出的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的办法,选取10名英语专业老师和同学2017年来发表的120条朋友圈为语料,并用表格的形式将统计结果呈现出来。以这些语料和统计结果为基础来探讨语码转换的外在结构特征及动因。
1.结果与讨论
5.1 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的外在结构特点
以Poplack对语码转换的三种分类方式为理论基础,本文对朋友圈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做出了如下的分类和统计。
语码转换类别 | 句内语码转换 | 句间语码转换 | 附加语码转换 | 总数 | |||
频数 | 字母组合 | 单词 | 字母单 词 | 短语 | 29 | 0 | 120 |
28 | 35 | 1 | 16 | ||||
91 | |||||||
频率 | 75.8% | 24.2% | 0 | 100% | |||
根据表内数据显示,句内语码转换出现的次数最多,在所收集的语料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大,约占总数的75.8%。句间语码转换出现的次数仅次于句内语码转换,其所占比例约为24.2%。在所收集的这些语料中没有出现附加语码转换现象。在句内语码转换现象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单词,其次是字母组合,字母单词和短语出现的频率相差不大。
例如, (1) a: 关于POCIB比赛,收获满满!
b: 服务区high一波!
c:小们的 NCEPU style。
d: 京东Lady Run
(2) 2018, new beginnings. 2018——新起点。
朋友圈如何只发文字第一个例子中的四句话分别对应句内语码转换的四种类型。句子主干部分为汉语,插入的英语成分充当辅助语,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有时会忽略插入的英语部分的语法规则,但不影响信息的准确表达,也不影响理解。这一点与句间语码转换现象不同。第二个例子为句间语码转换的例子,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的分句中采用了不同的语言。在这个例子中,不同分句中的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都应该符合自身的语法规则。
5.2 朋友圈中语码转换现象产生的动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