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有感
今天有幸参观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兵器博物馆,览闭深有感触
兵器发展的历史,直接反应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历程。从刀剑戟的冷兵器发展到现代各种制式的精良武器,兵器装备见证并记录着人类发展的轨迹。
南京理工大学由原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分建而成,具有关荣的革命传统。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下,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经过数十年的广泛收集,珍藏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各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武器装备,囊括了火炮类,轻武器类、弹药类、引信类、军用通讯和光学器材类等诸多门类计6000余件珍贵的藏品。其中许多为我国自行研制的武器装备,这些展品记录了炎黄子孙为抵御外辱、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
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一大批国防尖端技术被突破,传统武器正在向信息化发展,我国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使我国在世界军事先进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增强了我军整体的作战能力,有效抵御了外来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这个集文物收藏、教学科研、陈历展览为一体的兵器博物馆,旨在以珍贵的展品和丰富的内容帮助世人了解兵器发展的历程,普及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促进我国兵器的研究和国防人才的培养,使之成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主要参观了一楼成列的各种高射炮,导弹实体,无后座力炮,双管炮,精密计算仪;别小瞧了这个兵器馆。这里分成了炮馆、馆、引信馆……,存有从土炮到喀秋莎的各类中外火炮,从毛瑟到我国行研制的 5.8毫米族等各类械,各种引信更是应有尽有,这里的有些珍品甚至国家军事博物馆都很难看到。邪恶与正义之师的伟大与光荣同居一室,在这里化作永恒的定格。
  这里的每一件藏品,对南京理工大学的专家教授和莘莘学子来说,都是研究的对象和创新的起点。
  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蕴涵着一段又一段动人的故事;
  每一件藏品都是南理工人培养人才与科学研究的真实写照;
  每一件藏品也都体现出中国国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南京有什么大学
  可以这么说:抗美援朝战争之后,我军所赢得的每一场战争,都与南京理工大学这座高等学府里开展的科研密切相关;
  也可以这么说,新中国兵器科学与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凝聚着南理工人的无穷智慧与辛劳汗水。
  讲解员一方面介绍结构和作用过程,一方面专注现在,放眼未来,介绍各武器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和在其他国家的应用前景,使同学们收益匪浅;参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提出了很多设计和材料上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在得知很多的在展兵器都是学校的校友研发和捐赠后,很多同学流露出对学校老一辈兵器专家的敬仰之情;这其中可以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身为南理工学子的自豪和荣耀之情。
60年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和减轻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忘我奋斗,以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篇章,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民族的先锋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
国共产党的广大党员坚决听从党的召唤,奔赴抗日最前线,冲锋陷阵,浴血疆场。杨振宇“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 、张思德“众至上,舍身为民” 、 “女英八烈,光照千秋” 、狼牙山五壮士 ……无数的共产党员面临绝境宁死不降,身陷囹圄毫不动摇,在敌人的刑场上大义凛然,从容就义。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许多同学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站在烈士肖像面前合影,表情如宣言时一般的严肃,这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真正发自内心的崇敬,仿佛在对烈士说“昨天你们为了我们而牺牲,今天我们将为后人而继续奋斗!” 所谓奋斗, 这是一种精神,而不是肉体,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有人死了却依然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话。所以烈士们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们临危不惧、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始终与人民众同甘共苦、关键时刻舍身为民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正处腾飞之际,中国人面对世界,仰望天空,感受到的是摆脱旧社会、打开经济之窗、进行改革开放的兴奋和动力,同时又面临着随时接受世界强国挑战、反对强权主义和恐怖主义,捍卫国家安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始终保持“中国精神”,继承先烈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用生命培育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才能把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这次活动整个过程秩序井然,体现了南理工学子的基本素养;在深刻了解学校历史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献身国防的决心,坚守“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精神,将南理工的优秀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爱国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