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传染病小常识
冬去春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此时正值各种病源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和作祟之际。加之早春的气候多变,昼夜温差、气压、湿度变化较大,忽冷忽热,冷暖莫测。人们一时还不能适应天气的变化,机体不能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因而容易导致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失调,各种疾病也就悄然而至。这些传染病易在学校及人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春季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第一篇、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主要是指人中,由普通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传染性强,传染迅速,会导致每年的流行,在短时间内使很多人患病甚至死亡。人患流感后能产生持久免疫,一个人不会在短期内反复患流感。流行性感冒可通过感染者咳嗽和打喷嚏等方式导致传播,正常人也可能通过接触带有流感病毒的物体,再接触自己的口鼻而导致感染。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其中突发高热一般高达39~40℃,往往要持续3~4天。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
发症,病死率较高。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十分典型,极易和普通感冒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相混淆,因此流感需要综合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病原学检查来诊断。患流感后,应就地适当隔离、休息、多喝开水,房间多通风和消毒,对症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细菌性继发性感染,发病早期(48小时之内)可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症状严重的患者,如严重肺炎,呼吸极度困难,高烧不退等,需住院。大多数患者在两周之内就可康复,但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肺炎,支气管炎,鼻窦和耳部感染是流感并发症。
预防流行性感冒要做到: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2.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3.经常开窗通风,适量运动、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4.咳嗽打喷嚏要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流感病人要佩戴口罩。
5.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的场所,尽量佩戴口罩。
6.接种流感疫苗。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接种全病毒灭活疫苗。 
第二篇、不明原因肺炎
“不明原因肺炎”是继SARS流行之后,卫生部为了更好地及时发现和处理SARS、人禽流感以及其他表现类似、具有一定传染性的肺炎而提出的一个名词。
不明原因肺炎的预防要点:
1.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
2.衣着适量,随气候增减,注意防寒保暖。
3.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每天约2300毫升)。
4.平时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5.充足睡眼,不要熬夜。
6.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因为有些病原体可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经手传播。
7.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8.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第三篇、流脑
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冬春季,人对流脑普遍易感,在各年龄组人中均可发生,一般好发于16岁以下儿童,学校人员以青少年和儿童为主。流脑的病原菌分为A、B、C、D、W等13个,以A、C脑膜炎奈瑟菌引起发病为多见。病人和带菌者是流脑的传染源,脑膜炎双球菌一般寄生在病人或健康带菌者的鼻、咽部粘膜内,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喷射出大量带菌的飞沫,污染空气,健康人一旦吸入,在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脑膜炎双球菌就会由呼吸道进入血液,而后达到颅内,引起脑膜炎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2—3天,C流脑与A早期症状没有明显区别,均有类流感样的高热,伴有头痛、呕吐、咽痛、鼻塞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进一步出现颈项强直、烦躁、抽风、皮肤粘膜有出血点或淤斑。一般病人经及时,1—3周病情好转。少数病人起病急骤,休克型和脑膜脑炎型的重症病人如不及时,24小时内将危及生命。与A流脑相比,C流脑具有易传播、起病急、病程进展快等特点。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冬春季气候多变,应注意气温变化而随时增减衣服,要注意防寒保暖。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课间要常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
春季卫生小常识3.由于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教室应注意空气流通,要保证经常通风换气和阳光充足,保持生活、学习环境空气新鲜、洁净。
4.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频繁出入人聚集的公共场所,更不要携带儿童出入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5.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注重合理饮食,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6.在流行的高峰季节里,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类似症状要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如果已经与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可连续3天服用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
7.可提前接种疫苗预防发病,到县疾控中心接种A或A C流脑疫苗。 
第四篇、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集体人员亦为易感人,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带状疱疹。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人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第五篇、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很强,如果所在的地区人口密度大,而且没有普遍接种麻疹疫苗,那么这个地区就极易引起麻疹的流行。麻疹发病时的特殊表现是口腔粘膜上有红晕的灰白小点。单纯传染麻疹治愈后良好,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由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均发病,过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最高。
1.发病之后,在家要多开窗通风,注意防止传染他人,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2.麻疹没有特效药,在发病之后主要是以对症为主,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所以
防治麻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麻疹疫苗。
第六篇、风疹
风疹为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受染,造成发育迟缓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风疹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能被紫外线及多种消毒剂杀灭,但对寒冷及干燥环境有一定耐受力。风疹传染源为病人,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含大量病毒,出疹前后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是经空气飞沫传播。多感染幼龄儿童,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风疹的潜伏期10~23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轻咳和流涕。浅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伴轻度触度。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及射干部分。皮疹经2~5日消退,一般不遗留素沉着。病人常全身症状轻微,仅少数病例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脾大。
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第七篇、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又名“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可延及其它腺体引起.
该病毒耐低温,在高温、紫外线照射、酒精等作用下迅速死亡。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
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症状体征: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发病期有全身不适,发热,轻者可不发热,常为一侧腮以耳垂为中心的肿大,先为一侧,几天后可两侧局部肿胀不发红。检查可见腮腺管开口处红肿。一般10天左右消退。重者出现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及时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乳腺炎。
预防措施:
1.主要是一般和对症。注意休息,忌食酸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2.早发现,早隔治,隔离至腮腺肿胀消退,对密切接触者要观察21天。
3.室内要通风换气,被褥要在日光下晾晒,用具要消毒。

预防春季常见病的小知识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发热、咳嗽、肺炎等。此类病症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临床症状为: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咽干、咳嗽等,如果不及时,将会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因此要正确认识并科学预防。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劳逸结合,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清洁卫生,教室、宿舍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注意衣、食细节。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
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过敏性疾病:春天,大自然生机萌发、蛰虫苏醒,微生物、花粉等致敏原容易使过敏体质者产生变态反应,罹患哮喘、皮炎等。过敏体质者必须注意生活细节,外出适当涂些防晒剂,衣服、被褥最好不用羽绒或蚕丝的,减少花粉的吸入,慎用或忌用某些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