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慰问惹哭女支书,
豁出命要让荒村富起来
2015年重阳节,河南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支部书记郁林英和驻村书记陈军等人登门看望村里的老人。一行人来到刘明生老人家里,这位老党员握着陈书记的手,颤声问:“陈书记,你说咱们庙荒村能富起来不?”
刘老汉一句满怀期待的发问,让庙荒村支部书记郁林英的眼圈霎时红了。昨天和陈书记商量为老人们买礼
物的时候,她已经流了泪,流泪的原因是庙荒村太穷了,穷到一些村民连酱油都吃不起,穷到村集体账上非但没有一分钱,还欠着20万元的外债。作为庙荒村的当家人,她心里有愧啊!设施改造,
要想让庙荒村富起来,
兴办实业,
凌的红旗渠水穿村而过,
游应该是条致富路子。
就在此时,
意在黄华镇选址打造生态旅游产业,
这个项目。为了给庙荒村引来金凤凰,
邀请那家地产公司的负责人来庙荒村考察,诚意终于打动了对方,
庙荒村。
发展旅游地产项目,
了说服村民同意征地,
“领头雁本文主人公郁林英
人生视界·
R
电话把在外地打工的男人叫回家来。为增加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林英为村里注册成立了游发展有限公司,民宿乡村旅游项目,作社+贫困户文/陈锁贵
的硬核女支书
郁林
英在
认真
指导明星电话
郁林
英荣获“产全国优
秀共
党员”称号
伴侣
2022.1
参加领奖会了,不禁有了怨言。
一天下午,郁林英刚开完会,便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庙荒村通往乡村振兴的路灯黑了,你一心想着自己出名,忘了初心,让老百姓寒心!”
郁林英被这条短信深深刺痛了。想到这些年自己不顾身体有恙全身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却遭遇许多不理解和冷嘲热讽,郁林英不由泪湿枕巾。那天夜里,她整晚都在复盘近两年工作上的得与失,同时也坚定了信念:我工作上没有任何私心,时间久了,乡亲们会理解的。为了警示自己,郁林英把那条短信保存了下来,时而翻出来看看,提醒自己工作上要细心,再细心些。
外地来庙荒村旅游的人都对当地的美景、纯朴的民风赞不绝口,却听不懂当地晦涩的方言。郁林英认为,要想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必须学会说普通话。男人大多在外打工,妇女能顶半边天,提升妇女的致富技能及语言表达能力迫在眉睫。
在郁林英督促下,村里的妇女掀起了学说普通话的热潮。三个月过后,村里大部分妇女都能用普通话与外界交流了。
郁林英还十分注重发挥妇女的致富带头作用。村民莫永香家里有残疾人,人口多,家里穷又没有致富门路。每年五到十月,是村里的旅游旺季。郁林英便鼓励莫永香做小生意贴补家用,经过考察,莫永香在村里儿童游乐园旁摆摊卖起了烤面筋,每天都有两三百元的收入。自从做起了生意,家里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在郁林英的引导下,村里涌现出一批妇女致富带头人。
郁林英懂得治贫先治愚的道理,更深谙作为母亲在家里的影响力。她定期邀请专家在村里举办讲座,既讲孝道文化,又讲致富理念,还讲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获多项荣誉流下幸福泪经过郁林英与村两委班子的努力奋斗,庙荒村脱胎换骨。顺着宽阔的柏油马路进村,沿红旗渠畔往里走,竹林、篱笆、石板房,处处透着浓郁的山村气息,尚德小院、自强小院、和谐小院、幸福小院等农家乐沿渠畔排开,如同穿起一串乡村旅游的珍珠。
2018年,庙荒村先后获得河南省乡村旅游村、最美村庄、全国2A 级景区等荣誉,多次受到省市级表扬嘉奖。庙荒村发展生态旅游的扶贫案例成功入选全国100个贫困村特扶贫案例。2020年,庙荒村村民人均年收入17969元,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近年来,郁林英获得了“出彩河南人”2020乡村振兴人物、全国抗疫三八红旗手等称号。2021年6月28日,党中央决定授予郁林英“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郁林英获得诸多荣誉可谓实至名归,而在这些光环笼罩的背后,却有着她对家人的深深愧疚。
郁林英与丈夫刘明太当年在工厂里相识相恋相爱,结婚前,郁林英悄悄考察过庙荒村,看到村民吃的是水窖水,走的是泥石路,烧的是干柴,住的是石头房,心里不禁有些打鼓。经过慎重考虑后,她还是义无反顾嫁给了爱情,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庙荒村。
结婚30多年来,郁林英和丈夫感情笃深,丈夫对她工作上的支持从不打折扣。2016年,村里修路缺少资金,沙子、水泥等建材都是赊来的,供应商要郁林英拿家产做担保,丈夫二话没说,便拿出家里的房产证做了抵押。
村里大搞基础建设时,郁林英忙得连轴转,八旬老母亲生病在床,她无暇照料,只得把在外地工作的丈夫叫回来替自己行孝。丈夫便抛下工作回
家照顾岳母,没有任何怨言。
而让郁林英最愧疚的是,丈夫2019年患病,在市人民医院做手术,但当时郁林英在忙村里的事情,手术开始一个小时后才赶到医院。女儿刘晶告诉她,爸爸是哭着被推进手术室的,进手术室的最后一刻,爸爸的目光还一直在搜寻,他多么渴望妈妈能出现在面前。听着女儿的讲述,郁林英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跑到走廊一角哭了起来。
说起儿子刘静伟,郁林英更是眼圈发红。2016年春节后,庙荒村筹建电商平台,村里缺少这方面的人才,郁林英便向在外地工作的本村村民广撒“英雄贴”,却无人愿意回村效力。无奈,郁林英打起了儿子的主意。
当时,儿子刘静伟刚大学毕业,在省城到了月薪7000元的理想工作。想到儿子对电脑方面比较精通,
郁林英便动员他回家乡帮助村里发展电商。儿子放不下心仪的工作,又心疼母亲无人相助,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辞职回到了母亲身边。
郁林英把满腔痴爱献给了庙荒村,亏欠家人太多太多。村民们将她的无私奉献看到了眼里,从对她不理解、嘲笑甚至谩骂,渐渐变成了爱护、拥戴。
乡亲们的信任和理解,让郁林英多年来的委屈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这位庙荒村的当家人脑子一刻都没闲着,村子这几年虽然有了发展,但还存在不少短板。来村里旅游的客流量远远不够,不少村民仍需要外出打工增加收入。除了进一步改造提升庙荒民俗旅游景区外,郁林英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吸引更多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落户庙荒村,合力做大乡村振兴这块蛋糕,那时的庙荒村会更加繁荣!
责编/高爽
E-mai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