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ll
中国对"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王云霞撰文指出,在国内相关的法律文件
中,"文化遗产"一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中国
建立后,我国法律中使用的相对概念一直是"文
物".2l世纪初以来,随着国际上"文化遗产"概
念使用频率的提高,我国也越来越多地以"文化
遗产"这个大概念来泛指原来的"文物","民间
文化"等概念.2006年中国设立第一个"文化遗
产日"以来,"文化遗产"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虽
然在现行的法律渊源中,仍缺乏对"文化遗产"
概念的明确界定.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文化遗
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
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
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
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
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
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结合方面具有突
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
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
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
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
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是至今为止中国法律文件中对"文化遗产"概念的最权威, 最明确的解释.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秦伯益撰文指出,"现代化"不等于"西化",
西方首先提出的一些价值观念也不等于他们自己已经做到了,他们中的部分人还背道而驰.甚至还在践踏.这正说明这些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还应由全体人类共同奋斗来追求它的最终实现.西方文化也同样面临时代发展要求的挑战, 同样也要"与时俱进".我们既要反对"全盘西化",也不必害怕"西化".道理很简单:该化的自然会化,不该化的自然不会化.我们的服饰文化不是"西化"了吗?从中央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 谁还穿长袍马褂,唐装宋服呀!我们的饮食文化呢?西化了吗?没有啊!即使长期侨居海外的华人,不还是喜欢中餐吗?而且"越老越中国".人
民众会在自己的实践中选择,使各种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流融合,创新发展.我们传统的大中华文化就是"兼容并蓄"的,就是在几千年不同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的交流, 冲突,融合,发展中积累形成的.文化是要天长Et久,耳濡目染,深入骨髓,沁人心脾,形于内,
发乎中,影响到人们活动的事事处处,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从这个要求来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建设还真任重道远.文化不仅决定着衣食住行,还决定着制度,体制,法律,礼仪,
文化遗产规章,伦理等诸多方面,更决定着一个民族深层
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及反映以上
各方面内涵的教育,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领域.我们应该主动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升,使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在扎扎实实的文化现代化基础上健康地发展.
中国世俗化的盛行
及其对超越价值的消解
沈慧芬认为,中国社会现代性最显着的成
效与标志之一,就是社会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日渐世俗化.世俗化造成了对宗教乃至一切外在于人的形而上超越价值的消解.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民胞物与","参赞化育" 的天人境界,被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夺所代替;原本由于人类的敬畏而被赋予神性的自然成了市场主体之间无情竞争的物质筹码,不计后果的大肆掠夺,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持续恶化.表现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国家不再是个人的情感归属与精神依托,而是基于契约关系的管理者, 服务者,不再是个人必须无条件忠诚与敬畏的对象,而是可以监督甚至指责批判的被委托人; 个人之于国家也不再是可以任意左右的从属者,而是必须认真对待与尊重的权利主体.甚
至出现了主张建立市民社会,以市民社会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2011年第2期c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