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载录
第三章如何让孩子不发烧
30.孩子感冒老不好,请给他调补脾胃
一般人认为,如果孩子的感冒症状消失了,基本上就算是痊愈了。但中医认为此时还需要给孩子补脾。这也是一个被大多数家长忽略的阶段。
为什么每次感冒流行的时候,有的孩子患病了,有的孩子却安然无恙?其实,这与孩子身体里的正气相关。正气足的孩子,即使被冷风吹倒了,他的身体很快就能调整过来;可有的孩子,正气不足,经冷风一吹,很容易就感冒了。所以正气不足才是感冒的关键,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正气足了,孩子是很难患上感冒的。
那么,正气到底从何而来呢?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孩子出生以后,脾胃的健康情况起到到头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孩子来说,“正气不足”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脾胃之气不足”对应。
基本上,孩子的每次感冒,都可以到脾胃失调的影子。现在孩子的脾胃很容易出问题,比如因为家长喂养不当,有的孩子营养过剩,有的营养不足,这些都会导致脾胃失调,使脾胃这气不足,这样就给感冒的发生提供了“温床”。在感冒过后,孩子的身体经过了正邪交战,能量消耗较大,也会导致脾胃之气不足。正因为孩子的脾胃之气不足,所以在遇到环境的时候,身体的各机能会立刻失调,患上感冒。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到感冒的这个阶段,没有及时地给孩子补脾,导致孩子的正气总是不足,不断感冒。甚至一次感冒刚好没几天,就又开始了下一次感冒。
孩子生病了,家长不能总想着靠药、靠外界的力量来帮孩子,我们需要强壮孩子的脾胃,让他的正气壮大起来,这才可能百毒不侵。所以,每次在孩子感冒之后,家长们都要加入最后一个阶段的调理,那就是补脾。
31.孩子感冒快好时的补脾方
曾经有家长跟我抱怨说,她的孩子每个月感冒四次,基本上就是每个星期感冒一次,有时候,为了挂一个专家号,她需要凌晨三点去排队,这让她痛苦不堪。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孩子身体里的正气出了问题,总是依靠药物来感冒,最后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孩子自身抵御疾病的潜能,以至于疾病一来,身体就无法进行正常的防御。
当时我就告诉她,除了吃药以外,在孩子感冒的间歇期,要马上补脾。于是,我给了她一个食疗的小方子,是滋补脾胃的,可以做成饮料给孩子喝,把脾补足,这样就不至于进入恶性循环了。在用了前面所介绍过的五天用的方子后,孩子的感冒痊愈了,这时,她赶快给孩子喝了补脾的食疗方。之后,孩子从一个月感冒四次,减少到一个月感冒两次,再到两个月感冒一次,最后到不感冒,安然地度过了整个冬天。
增强孩子脾胃功能,就是提升了孩子有效防御疾病的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每次感冒来了就吃药,那无异于疲于奔命,永无宁期。
孩子感冒收尾如何补脾呢?可以请中医开个小方子,调理一下。也可以自己用个简便的方法。
配方:怀山药15克、炒鸡内金3克。做法:熬水,每天喝两小杯,连用三天即可。
在中医里,这种通过调补脾胃来强肺功能的思路,叫做“焙土生金”,这是中医里一个常用的感冒方法。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普通感冒的这几个阶段里,第一阶段和最后一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两个阶段很少有人重视,如果家长们能够上心,那么孩子会避免绝大多数的感冒,让妈妈们少担
许多心。
第4章如何养好孩子的脾胃
13.孩子的脾气不足,就得给孩子补脾。要补脾,首先得分出阴阳来。
先说脾阴。脾阴是明代名医缪希雍提出来的,被清代名士叶天士大力提倡,但这个说法现在没多少人提了,也基本上不会用了。不过我发现,现在的孩子恰恰是脾阴不足的多。
为什么现在脾阴不足的孩子这么多?因为现在伤脾阴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吃的好多肉类都是带激素的,激素是阳性的,进入人体后就变成了一种热性的东西,长期食用,脾阴就伤了。
我遇到过很多脾阴虚的孩子,都有常所吃肉的习惯,有的孩子甚至一口蔬菜都不吃。严格地说,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家长的问题,管教无方、不知利害,表面上看是顺从了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
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个孩子,母亲、姨妈、姥姥、姑姑等五个人陪着来看病,她们告诉我,孩子平常一口蔬菜都不吃,只吃肉。很好动,像猴子一样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没有一刻宁静。这就是肉吃多了,脾阴虚。
脾阴虚的小孩一般有什么症状呢?
症状:手脚心热,心烦、夜里盗汗、眼睛干、口干、喜冷饮,脉博跳得快、下眼袋大且微微发红、嘴唇鲜红;舌头往往瘦小,颜鲜红,舌苔薄或者没有舌苔。吃完饭后肚子会鼓起来,半天下不去,大便干燥。特别爱动,几乎没有静下来的时候,让人觉得他像火一样,不断地在燃烧。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个给孩子补脾阴的小方子。
喝什么饮料最健康配方:山药、莲子肉、薏苡仁、麦冬、沙参、生地。以6岁的小朋友这例,这个方子的份量是: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麦冬、沙参、生地各6克,冰糖一块。
做法:把这些药放入锅里,加入四杯水,用大火煎煮,开锅后用小火煎半小时。大约只剩下两杯左右的药汁,把药汗滤出,放入一块冰糖,放凉。这就制作完毕了。
叮嘱:1.这道汽喝起来甜甜的,孩子很喜欢喝,可以像饮料一样随时服用。一天服用一帖即可,连续服用一至两个星期。感冒后滋补脾阴的话,五帖就够了。   
2、大人脾阴不足,口干舌燥、舌头红、眼睛干、手心热,喝这个饮料也挺好的。
这个方子里的山药是补脾阴的,白润肺,味甘入脾,还有补肾的作用;莲子肉是补脾的,熬的时候,最好捣碎。整个熬的话,二十多分钟都不会烂。捣碎后,药性就会散发出来。莲子肉里边的莲子心最好能去掉,因为它是泄心火的,补脾一般是用莲子肉;薏仁是祛湿的;而麦冬和沙参完全是滋阴生津液的。
对于这个小方子,家长可以附近的中医根据孩子的体质具体分析一下,然后做出增减,这样效果会更好。
另外,脾阴不足的孩子,家长注意尽量少给他吃辛辣的食物。在中医里,热性的肉类对养阴不利,所以热性的肉类也要少吃。
14.脾阳不足的孩子怎么食疗
脾阳不足的孩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症状:1、从舌头上看,舌头淡白,舌苔上往往布满齿痕,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牙印;2、一动就出汗,气喘,四肢无力,少气懒言,不爱说话;3、大便溏泻,不成形;4、吃完饭就肚子胀,同时身体很容易浮肿。
很多孩子反复感冒,这次感冒刚刚好,下次又犯了,让家长十分苦恼。这样的孩子,一定是脾胃之气不足导致的肺气不足,所以才不断感冒,陷入了恶性循环。此时,我们要阻止这种恶性循环,就要在孩子某次感冒刚好的时候开始补脾,让正气充足,然后才能阻止下次感冒的到来。
给孩子补脾阳有什么方法呢?可以用八珍糕。
八珍糕是明代外科大家陈实功创立的。他当时考虑到很多人的外伤总是不能愈合,分析是因为脾气不足导致的,于是创立此方。后来他发现这个方子对体虚的人也大有好处,开始大力推荐。后来,清代宫廷时里面的御医开始用这个方子给皇帝等人制作保健糕点,效果也非常好,乾隆皇帝就是常年服用此方的。
配方:太子参、白术、炒白扁豆、芡实各3克,茯苓、山药、莲子肉、薏苡仁各9克。
做法:1.把这些材料按照比例多买几份,研磨为细粉,搅匀后加入大米粉、糯米粉适量,蒸糕即可。2.如果觉得太复杂,将原配料加水,小火煮40分钟以上,煮开锅,然后稍微放入一点白糖。一天两次,每次一小杯。这个分量适合6岁以上的孩子,按这个比例,吃一周即可。
叮嘱:具体服用的时候,可以附近的中医帮忙参考一下。因为这道方子只是一个补脾的思路,
而中医补脾的方法还有很多,当地的中医可以据此加减分量,开出最适合您孩子的方子来。
制作八珍糕的原材料里,有几味药是补脾阳的,像人参、白术、茯苓,但中医讲究的是从阴中生阳,所以方子里面还配了补脾阴的药物,比如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白扁豆、芡实,以平衡阴阳。
八珍糕里用了茯苓和薏苡仁,是为了湿气祛掉,也是调脾的重要环节,因为湿气是脾最讨厌的,脾属土,土最厌恶湿气。
那么什么东西能够祛湿呢?中医用的是茯苓,它是一种菌类,药店里卖的是切好的白小方块,一点味道都没有,放进嘴里可以直接嚼。茯苓的皮祛湿的效果最强,把皮去掉后,将里面白的肉质成分切成一块一块的,晒干了,就是茯苓。
有人曾经统计过,把所有见到的中医方子全都输到电脑里去,然后看哪一味药出现的次数最多,结果排第一的是茯苓。这说明从古到今,中医到意识到茯苓的重要性。用茯苓以后,湿气祛掉,好多总是都解决了。最主要的一点 ,茯苓的性质是平的,没有寒热的趋势。另外一个带点凉性的是薏苡仁,但祛湿的效果一般,所以用茯苓的时候会比较多。
在给孩子补脾时,家长们要分清是脾阴不足还是脾阳不足,然后分别对待。对脾阴不足的孩子,用前面介绍过的饮料,一般服用几天就可以明显改善;对脾阳不足的孩子,可以用八珍方来调养,食用几天,孩子的脾阳很快就能充足。
15.孩子不需要任何保健品
很多家长问我:是不是可以长期吃这些补脾的东西啊?反正也是药食同源之品。实际上,在孩子体内寒气祛除以后,可以给脾阳不足的孩子补点脾阳,但是不能长期补,为什么?这会让孩子身体过热的。而且如果长期滋补,身体就知道有外援来帮助了,自己的功能反而会退化,所以一般是在孩子感冒过后服用五帖就足够。
药物的作用是在孩子身体出现问题时帮助他渡过难关用的,之后就要靠锻炼和饮食来调理身体。
家长们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很多家长自己判断孩子脾胃虚弱,就把这类补脾的方子当成保健品给孩子服用,这是万万不可的。孩子需要的是健康的、多样性的饮食,不是药方。前面我们讲的方子一定是孩子确定脾虚才可以使用的。而且,这种脾虚不是家长自己判断的,
一定是医生最终确诊后才可以使用。记住,正常的孩子,健康的饮食最重要,孩子不需要任何保健品
-----------摘自罗大伦《让孩子不发烧 不咳嗽 不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