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邮驿之始
一  古代世界的邮政
古往今来,许多国家都曾有过邮政的悠久历史。公元前6世纪时的波斯帝国,著名国王大流士以京城苏撒为中心,开辟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驿道通信网。驿道十分宽敞,沿途设有驿站,随时有信差备马以待,把国王的命令传达到帝国各省,各地的消息也通过这一通信网源源不断呈送到国王面前。从苏撒到小亚细亚西端的萨底斯,全程有 3 000 公里。通过驿站信差们的日夜分段传递,只要7天信息就到达了。可见其效率之高!所以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用格言的形式,写下了当时波斯驿站的效能
:“不管雨雪纷飞,不管炎热难当,不管黑夜的朦胧,信差们都要以最迅速的方式完成任务,把文件投递到所指定的地方。”人们常说“条条大路通向罗马”,是说古罗马的首都有着连接四方的宽阔大道。我国史书《后汉书·西域传》里,曾提到古罗马“列置邮亭”的情况。那里“十里一亭,三十里一置(即驿)”。各国使者进入其境,都可直接乘驿达其王都。据统计,公元2世纪时,罗马境内驰道共有372条,总长度达8万公里。这些大道也是驿道,把各地的信息及时地传送到罗马城。
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关于古代传递信息的情况,最为生动的莫过于马拉松的故事了。公元前490年,强大的波斯军队,在希腊雅典东北的马拉松附近登陆,对希腊进行侵略,雅典只有11 000人的军队,抵挡着数倍敌人的进攻。希腊将士同仇敌忾,再加上统帅米太雅得的英明指挥,竟然使希腊军取得了辉煌胜利。因为这场惊心动
魄的战斗,关系着雅典人民以至全希腊的生死存亡,所以当激烈交战时,雅典人都自动地汇集在雅典城的中央广场,翘首等待马拉松前线的信息。前线统帅米太雅得为了尽快让大家听到胜利喜讯,派出了快跑能手斐力庇第斯跑回雅典报信。这时斐力庇第斯已经受了伤,但他毅然接受了任务,当斐力庇第斯满身血迹、精疲力尽地出现在雅典人民面前时,他激动地高喊了一声:“欢乐吧,我们胜利了!”便倒地牺牲了(希罗多德《历史》)。这个古代英勇信使的故事流传了2000多年,至今仍使人激动不已。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会上,规定了一项马拉松长跑竞赛的项目,并把战场至雅典的距离42公里195米,定为马拉松竞赛的长度。
公元前500年,在古代波斯还有过“小马快递”的邮务。这种投递书信的方式,类似我国古代的“马递”,是用一种良种快马,选用最精干的邮差,以最快速度传递军事文书和信件。过了将近2000年,美国东部城市又一度风行这种邮政业务,小马快递的驿夫单人匹马,荷实弹,艰难地来往在驿路上。那时,从纽约发一封信到旧金山,需要20天以上才能到达。
上边说的古代一些国家的通信方式,既有用快马传递的,也有用急行人传递的。我国古代的邮政,却具有自己的独特形式。
我国古代,把邮政叫做“邮驿”。何谓“邮”?何谓“驿”?据我国东汉时学者许慎写的《说文解字》解释说:“邮”,字形,“境上行书舍。从邑垂,垂,边也”。学者们因此认为“邮”是指古时边陲地区传递书信的
机构。所谓“驿”,《说文》解释说:“驿,置骑也,从马,睪声”。“驿”在古代即指传递官方文书的马、车。
自周秦以来,邮驿又各有不同的称呼。周代称“传”或“驲”(rì),春秋战国称“遽(jù)”或称“邮”称“置”。秦时统一叫“邮”,汉代叫“驿”,魏晋时“邮”、“驿”并称,唐时又把“驿”叫做“馆”。宋时则出现了新的名称“急递铺”,元又有“站赤”之称,明代又把元时的站统称为“驿”,清时将“邮”、“驿”合二为一。现在习惯上把我国古代的邮政,简称为“邮驿”,或称为“驿站”和“邮传”。
二  禅让时代的“喉舌之官”
我国古代通信,由来久矣。据古书《古今注》记载,尧曾经“设诽谤之木”。这种木制品,形似后世的华表,既可以在上面书写对政府的意见,又可作为路标。是用一根横木交叉在柱头上,“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在各路的交通口都有设置。这大约是我国文字记载的向上表达意见的一种最早方式,也可以认为是上古时代原始形式的上书通信。
尧时很注意道路的修整。为了交通的通畅,他在都城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修了一条通衢大道,称为“康衢”,后来改此地为“康庄”。现在我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源于此。道路的宽广,说明了那时信息的传递较为迅速方便。
到舜的时候,这种以“诽谤之木”采纳意见的方式,形成为政治制度。舜设有专司通信的官。司马迁的《史记》说,舜曾设置22名“纳言”的官,“明通四方耳目”。这些官员,“夙夜出入”,到各地听取民间意见,并把舜的意图传给大家。他们被称为“喉舌之官”,实际上是当时起上通下达作用的通信官吏。纳言制度,也就是上下交流意见的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上古时候,究竟用什么样的通信方式呢?史书上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但是,民俗学的材料告诉我们,原始社会的居民,确实已经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很有趣的通信活动。云南的佤族,直到1949年前还进行着原始的木刻通讯联络:如甲乙两寨发生了纠纷,甲寨便命人给乙寨送去一件木条,在木条上方刻两个缺口,代表甲乙二寨,下方刻三个缺口,表明乙寨在三日内前去甲寨和解,前面再刻一斜角,表示事关紧要,不可延误。这种原始的通信方式,考古学家们在青海乐都柳湾也同样发现过。那里原始遗址出土的记事骨刻,其所刻缺口与佤族十分相像。说明了距今数千年前母系氏族时代的我国原始居民,已经有了简单的通信活动。
到了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时,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了奴隶制社会。那时候,交通工具已较前代发达。古书上说,“夏后氏二十人而辇”,是指用20个奴隶拉着大车子。若是没有宽阔的道路,20人拉的车是无法通行的。《左传》引用上古文献《虞人之箴》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记载大禹治理水患后,把全国划为九个州,修整了九条宽广大道。以后,夏朝统治者规定了定期整治清除大道的制度。《夏小令》中称为“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是说每年秋九月全国有一次扫除道路的任务,十月则修治桥
梁。这说明夏王朝对交通管理十分重视。正因为道路的通畅,夏朝命令才下达迅速有效。《史记·夏本纪》说,夏王朝统治区东到大海,西至大漠,“声教讫于四海”。
这时,人们的通信活动也比以前复杂化了。流传下来的《夏书》说,有一种政府宣令的方式,是每年春三月,由称为“遒(qiú)人”的宣令官,手执木铎,在各交通要道,宣布政府的号令。这是我国早期下达国家公文的方式。国家组织人们治理洪水,需要完善的通报组织系统;政府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也需要较为严密的通讯联络网。所以,夏朝设立了“牧正”、“庖正”、“车正”等官吏。牧正是专管畜牧的,庖正是管理膳食的,车正就是统管民间通信系统的官吏,负责天下“车旅”。传说,夏禹治水时“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jú)”(《史记·夏本纪》)。有了这么多种交通工具,这时的通信就比以前方便了。
传说尧为了鼓励人民提意见,曾设置了木鼓。谁有建议或不满,可以击鼓示意。这种方式与至今尚在非洲大陆流行的“鼓邮”颇为相似,鼓手能在两面或多面鼓上敲击出不同的声音和节奏,表达不同的语言,起着邮传通信的作用。可以推断,我国使用击鼓传递信息,最早当在原始社会末期。
三  神话中的商纣“声光”通信
古代神话中有一段关于商纣王使用烽火的记载,把我国早期的“声光”通信,提到大约3000年以前。据王子年写的《拾遗记》记载,昏暴的纣王想要吞并邻国诸侯,命令宠臣飞廉到附近邻国去搞颠覆活动,并
在当地点燃烽燧向纣王报告。纣王登台看到了烽火起处,立刻兴兵前往,灭掉那个国家,俘虏其民,抢掠其妇女,供己淫乐。这一行动引起了天神的愤怒,天神派神鸟下凡,口中衔火如星之照耀,以惑乱飞廉的烽火之光,致使纣王不到目标,茫然无措。商纣只好停止了攻伐邻国的活动。这段神话告诉我们,可能在商朝末年,我国已经知道用光来通信的技术,比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还要早400多年。
据甲骨文记载,商纣王时候,已经普遍利用了音传通信的手段。史学家郭沫若和陈梦家曾在自己的甲骨文专著中,几次引到“”这个词。郭沫若说此词“读若戚”,“其字形像于鼓”,好像旁边有人跪而戍守(《卜辞通纂考释》第431、512、513片)。陈梦家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古代的击鼓之人。通过响亮的鼓声,“边地诸侯报告敌国之入侵”(《殷墟卜辞综述》239页)。这是一种古代的边报。此字的频繁出现,说明商代末年已出现了有组织的音传通信活动,最广泛的使用是在当时的边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