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主持人:永兴县湘阴渡张家岭小学肖雄伟
参与人:王满和王芬李业新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的消化理解、轻阅读的感染熏陶的尴尬境地。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弱,已经成了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通病”。我们认为,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而课外阅读却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教学”就成为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从目前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当前我校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1、课外阅读数量极少。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其父母在外打工者人数众多,多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加之又是独生子女,长辈年事已高,小辈年纪尚轻,两代人无法融洽沟通,能保证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已很不错了,哪谈得上阅读课外书籍?每班除少数几人条件稍好外,其余人的课外阅读几乎为零。2、课外阅读质量难以保证。①书籍的五花八门。父母打工的孩子,缺乏真正的监管,又受读初中不好学的哥哥影响,常看一些言情、武侠小说、网络小说,真正对他有用的书太少。②书籍来源面太窄。以我班学生为例,41个学生家庭中,有电脑的4个;有书柜的6个;有真正人文、科学书籍的有8个;有20本人文、科学书籍以上的有5个。③外来影响严重。多种原因造成的农村学生上街打电子游戏者居多,回家只想看电视者居多,相对阅读课外书籍兴趣较少。加之现在教学质量抓得很紧,各科老师占用严重,学生阅读时间所剩无几了。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我校尤其是语文学科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作文的整体水平无法上一个新的台阶,教学质量大受影响。因此,进行课内外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是提高学校语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更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课题研究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
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阅读方法的掌握,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基础。椐现代语文教学专家研究统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200万字的阅读量为底限。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意在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从科学认知的角度,把小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内在联系作为切入点,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内外阅读实效性的实验与研究,建立课内外阅
读有机结合的方法体系,从而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探索课内外阅读教学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我们将以语文课内阅读教学为中心,课外阅读赏析为基本点,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家庭、社会为框架体,着力研究小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途径。课内阅读,着重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阅读有效教学。
2、通过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在广泛而深入的阅读实践中培植学生热爱母语、尊重母语的情感,营造书香氛围,让孩子与好书为友,与知识为友,与真理为友,用阅读来填充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孩子充满智慧。
(二)研究内容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
①课内外阅读指导课如何有效指导。探究重在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的课内阅读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内阅读的实效;探究易于操作又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课型,使课外阅读指导更好地落到实处。
②如何促使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和和谐发展,探索课内外阅读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③如何关注学生差异,对学校、家庭和个人阅读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课内外阅读。
④如何丰富和完善能促进阅读能力提高的情感激励体系和阅读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1、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经验总结法
(4)成果展示法
2、策略
(1)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转变以教材为本的观念,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
(2)以课堂教学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教给学生正确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采取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1)准备阶段:(2017.4——2017.9)
设计调查表,分析调查现况:搜集教师课内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无效信息反馈的案例;调查、分析影响课内外阅读效果有效的主、客观影响因素。
阶段达成目标:①教师认真研究学生课内阅读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内外阅读内在的衔接点上下功夫,悉心为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架设出一个个并不陡峭的坡度,让学生能从课内向课外自信、自主地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拾级而上,一边“散步”一边饱览语文世界的美丽风光,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语感,登上语文素养的顶峰;②教师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撰写调查报告;③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起草、制定、完成课题研究方案。(2)实验研究阶段:(2017.9——2018.7)
①分别以两个不同年段的班级学生为对象,进行一年教学实验,探索课内外衔接的结合点与基本方法。
主要研究:a.如何在课内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教给学生一般的阅读方法,并使他们将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b.如何压缩课内教材的学习课时,开辟专门的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欣赏课;c.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检验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②研究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数量与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
阶段达成目标:①实现课内外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②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相辅相成的阅读体系。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③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一批掌握课内外阅读衔接方法、能有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骨干教师;④收集整理资料,分析总结,形成报告,验收。
(3)总结阶段:(2018.7——2018.10)
①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②对实验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有关测试和分析。
③收集实验教师的教案、论文、经验总结,并印成文集。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1、组织成员:
主持人:肖雄伟
主持课题组全面工作,督促和协调各成员间的工作安排,为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做好统筹安排工作。
课题组成员:王满和王芬李业新
根据具体分工做好过程性资料,并及时交流、分析和总结。
2、研究条件:
课题组成员都是大学学历,是学校的语文骨干教师,其中二位是市级教学能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校有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方便。学校有多媒体教室、打印机,建成了校园网,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课题成员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过程落实:
抓好课内阅读教学,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每月开设1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减少作业,增加自由阅读的时间。
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如读书故事会、读书笔记展评等。
选好读物,可以是教师统一指导的读物,可以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也可以是由教师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
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篇目、字数要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要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一)预期成果
通过一年半的努力,使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能做到“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从课内阅读中学习方法和技巧,在课外阅读中吸收和储备大量的优美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具备较好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文化积淀,提高阅读能力。
(二)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方案、经验总结、论文、随笔、课件等;
2、编写各年级学生课内外阅读书目;
3、学生读书笔记选辑;
4、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报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