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指导》课题研究申报
1.研究目的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义务教育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就要重视大量的阅读与积累。我们有必要创造一切条件,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说明局限在课堂的语文学习是封闭的,不可能有高效。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扩大课外阅读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发现,对于读书多的学生来说,课堂上学到的任何一个概念都能够被他们纳入从各种书籍中吸取来的知识体系中。课堂所教的
科学知识对他产生特殊的吸引力。课外书读得越多,积累的东西越多,掌握知识就越容易,用来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就越少。他还认为,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力手段,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这时,如果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摘抄一些名诗佳句,背诵一些精彩段篇,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作文水平,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古人曾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美国的学校也明文规定:“不阅读就别想毕业”。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
我校常抓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激励全校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争创“读书型特学校”,通过一些实践和探索,积累一些经验。如,在校园中班级中张贴读书宣传标语,每天早操前的15分钟课外阅读,同时学校为各个班级的学生专门放置了大量的课外书供学生阅读,教师鼓励学生大量读书等。不仅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而且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引导。但是,由于对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使得我校的“读书活动”不能很好地深入下去。学生读课外书时,也有些盲目,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我们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推动学校特的创建,要把课外阅读活动持之以恒、行
之有效地开展下去,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于课外阅读,只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课题研究。
2.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通过研究,提高教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掌握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促进教师的发展;整理出适合本校低、中、高各年段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的书目,探索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各种课型;引导每个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研究内容如下:
1、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2、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源问题。通过研究,到能拓展学生阅读书源的多种途径。
3、整理出“第八小学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确立与学生相符合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
4、总结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经验,研究并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多种课型。指
导学生读多少课外书,读哪些书,如何安排好时间等,订出相应的年段、学期、课时的周密计划。每两周开设一次课外阅读指导课,如读物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形式多样化,如可以指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的内容,让学生远离低品位、低质量的书籍,而去阅读经典的、有益的、有趣的书籍;可以指导学生能边读书边动笔墨,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可以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与浏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理清情节,评论人物;可以指导学生提出思考,读后回答;可以指导学生欣赏语言,学习写法;可以指导学生做读书卡片,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等。
5、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组织多形式读书交流、读书汇报、读书展示等活动。如举行速读赛、朗诵赛、辩论赛、读书故事会、读书知识赛、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在实践与体验中,引导学生交流读书收获,分享读书乐趣。
研究的重点是: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书源问题;整理出适合本校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书目,并推荐学生阅读;研究并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多种课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3.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1、按计划落实各项读书活动,保障晨读、大阅读时间。
2、教师定期推荐阅读书目,推荐订阅少儿期报刊,坚持让学生诵读经典;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中高年级学生写读书笔记。
3、每个教学班级设立图书角,在每个年级建立学生个人图书交流中心;定期举行学生好书推荐活动。每个班每学期出两期有关“课外阅读”的墙报或者黑板报,并设计一些小的栏目:如“好书大家读”“读书心语”等。
4、以“书香校园创建”为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读书节活动,开设“班级读书会”。
5、努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的网络平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阅读。
6、改革评价方法,将课外阅读的评定纳入学期语文学习评价中去,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赏习作的时空。建立读者意识,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欣赏的时空,提供发表见解的机会。将学生课外阅读的主体愿望变为一种习惯。
7、背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生必背古诗;学校推荐书目中所要求的学生必读文章,
及时写好读书笔记,提高读书的效果;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定期评选“读书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王”等。
8、课内外及时衔接,教师辅导学生链接课内延伸至课外的相关书籍文章,拓宽视野;教师撰写教育日志,建立学生的阅读档案,积累好一系列过程性资料。
9、学校组织外出交流学习,学习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先进教育理念,取长补短,积累经验,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0、回顾、反思,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个体,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科学客观地记载,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进行缜密分析,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2、行动研究法,调查清楚我校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清楚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制定相应计划,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并做好记录。通过调查分析,弄清教师在指
导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能力;弄清学生的阅读爱好,推荐给他们喜欢的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争取家长的认同和支持,积极为子女订购课外读物。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并让孩子保持阅读的激情,调动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3、个案研究法:对阅读能力较强的和阅读能力尤其低下的这一部分学生,对阅读先进班级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搜集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研究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做好课外阅读推荐。所谓最好的书,也就是在特定成长阶段最适宜的阅读的优秀读物。如小学一二年级可以多度童话、神话故事方面的书籍,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先诵读经典故事、科幻故事等,到了五六年级可以多读一些优秀儿童文学,逐步过渡到经典名著。
4、经验总结法: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表现、个体差异、阅读的共同规律、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等进行经验总结,促进学生阅读有效性的提高。以课文为基点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的书籍,并通过讲述故事、绘本阅读指导、古诗文吟诵、班级读书会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对学生
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及时从课题实验中总结得失,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5、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为学生阅读提供正面材料。出台学校课外阅读指导目录,建立电子图书库。
4.实施和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人员、时间、资料)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一)研究人员分析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成员都是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研能力和接受新观念能力。在教学中,他们大胆地尝试着教学改革实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对课题的研究热情高涨。学校也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相信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定能如期完成此课题。
(二)研究的保障措施
(1)有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和理论作为课题的指导原则。
(2)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3)有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
(4)适时表彰奖励实验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