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创意写作教学的“无界”与“有界”--基于统编教材的“创意写作”认知与实践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语中提出:“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本单元“习作”板块又对这句话作出了进一步阐释:“本单元学习的几篇课文都是虚构的故事,读起来却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这是“虚构”第一次出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中,“课程总目标”明确要求“积极观察,感知生活,发展联想和想象,激发创造潜能,丰富语言经验”;在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上,专门设置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并在第二学段提出“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的要求,在第三学段提出“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自己成长中的故事”的要求。从教材中的“虚构”,到课程标准中的“想象和联想”“创意表达”“创编”以及“文学表现手法”,都在积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了解文学作品和审美的基本特点,并把语言的积累过程转化为书面的独特体验与思考的作品,这就使创意写作成为一种真实的教学存在,也为当下的小学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明晰的走向。因此,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创意写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和改革的需要。
一、“无界”:小学创意写作的内涵及特征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中的“创意表达”,即“有创意地表达”,包含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从“创意表达”走向“创
意写作”,更强调在“文学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写作”,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进行个性化地感知、体验,并将自己独特的思考、审美通过新颖的立意、选材、角度、体式、语言等,有新意、有个性地写出来。创意写作是一种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转化、融合的表达过程,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意写作是创意表达的主要方式,但现实教学中对其的理解往往只是狭隘地追求写作内容的“新”,这就需要我们揭开创意写作的“面纱”,把握其内涵与外延,探索其教学价值与实践路径,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1. 从表现手法上看,创意写作属于文学创作
创意写作往往以“虚构”为手段,所呈现的作品一般是文学作品,这与义教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提出的“尝试创作文学作品”的诉求是一致的。“美国许多大学的创意写作课,基本上都是‘作家培养作家’的模式,即教师一般都是作家,而学生则是梦想成为作家的人。”显而易见,创意写作的原初几乎等同于文学写作。在统编教材中,能够冠以“创意写作”的习作,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学创作的味道。比如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编》,先设想一下故事结局,再根据结局想象故事情节。“新编”充分体现了文学创作的意图,“情节”则根据结局推究,有本有源有立意;关注内在关联,跌宕起伏有情趣;前后一脉相承,风格统一有个性,“情节”风行水上。再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你读过有关探险的书吗?这次习作就让我们编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吧。”
“编”惊险刺激的故事,就是在运用文学手法。涵盖“新编”“编创”等要求的“虚构”,就是创意写作的表征——奇幻情节的构思是其内在逻辑,细节描写和文学形象是其艺术审美的表现。在这个层面上,可以将“创意写作”与“文学创作”画上等号。
2. 从语境功能上看,创意写作属于情境表达
创意写作要求不仅在语言内容上要有“创意”,在主旨表达上同样要能够营造“创意”。同样一个习作语篇,表达的功能不同,读者对象也会发生变化,其所选择的素材资源和组材构思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创意。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可以“橡皮”为例,若想让学生“认识橡皮”,可从橡皮的种类、样子、功能、使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如果呼吁学生“爱护橡皮”,可罗列橡皮遭到损坏的种种现象,列举它对学习的种种帮助;如果带领学生“畅想橡皮”,则可以从未来橡皮奇特的样子和神奇的功能入手。一个“小橡皮”可以引发写作的“大创意”。同样的写作话题,可以借助立意引导情境设置,从而实现写作内容的翻转。因此,写作立意也是创意写作“大展拳脚”的地方,不同的立意可以引发表达情境的创意设置。
3. 从思维走向上看,创意写作属于想象作文
创意写作中,创意的内核是思维,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创意”,还是故事主人公形象的“创意”,都要借助想象来实现。因此,“联想”“想象”在创意写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将创意写作称为“想象作文”也不无道理。在
统编小学语文“习作”教材中(不仅仅指习作单元,也包括有习作要求的单元),几乎所有的想象作文都可以称为“创意
写作”。先从童话“创意”入门,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第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故事新篇》等,以此帮助学生过上“童话生活”,实现“童话自由”;再转移到现实“创意”上来,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用联想帮助身处“平凡生活”的学生过上一种不平凡的“奇趣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创造的快乐;接着升级为文学“创意”,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淌的故事》,构思富有生活味道的小说,引导学生体验作家的经历;最后跨入探险与科幻“创意”,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让想象与科技携手,助力学生感受惊险与刺激的场景。想象作文的内容在不断突破,创意写作的思维强度在不断加大。想象作文和创意写作在此处得到最大程度的重合。
孙悟空的性格特征4. 从写作过程上看,创意写作属于跨媒介交流
创意写作的实现需要多种外在媒介的参与和催化。一方面是对思维的激发与唤醒。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时,可以拓展阅读绘本《我的家》,引导学生发现家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似点”,从而激发“创意”思维;在教学第四单元《我和_____过一天》时,可以导入电影《孙悟空大闹天宫》
,让学生了解孙悟空的性格,领悟孙悟空的本领,选择与孙悟空过一天,有“创意”地想象自己与孙悟空的故事。利用习作与媒介可以融合的地方,引导学生
进行“创意”迁移与写作。另一方面是对习作的创意展现。接受美学认为,习作只有经过读者阅读才能成为“作品”。因此,引导学生有“创意”地将习作呈现在读者面前,赢得更多读者的认同与接纳,也是创意写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时,可要求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制作成“美篇”,在文字下面配上对应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并为其剪辑适宜的背景音乐。传统的写作课堂上,教学资源主要是纸质媒介,而创意写作课堂上,教学资源突破纸媒的限制,表现出“教学材料的新媒体化”和“教学材料的整合化”,这也是义教新课标所倡导的“跨媒介”。
从不同视域观照创意写作可以发现,从内涵来看,创意写作可分为四类:表达媒介创新、资源与材料创新、内容与角度创新、方法创新。一篇习作,只要具有宽泛的阅读视角,就会流溢出创意写作的味道。从创意写作的内涵和外延看,它似乎是没有边界的。“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所有的写作都是创意写作。”
二、“有界”:创意写作建构的逻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作文以‘习作’来要求,这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直接把‘模仿’‘仿作’合法化……这在当下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这就值得我们警惕了,是否‘习作’作为一种表述在方向引导性上出了问题?”面对这样的质疑,义教新课标在有意识地扭
转这种有悖于写作本义的倾向,引入“虚构”,倡导“创意表达”。作为创意表达主体的创意写作,与国际“创意写作学”潮流对接,又在一定程度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