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西游记》 孙悟空 名号 心学
《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部长篇章回神魔小说,正是由于它神魔小说的形式,使得它更加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心欲望,它其实是“幻中有实”。就其最主要和最有特征性的精神来看,它于“游戏之中暗传密谛”①,在神幻、诙谐之中蕴含着哲理。而其中的哲理可以从《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各种名号的变化中窥见一斑。
在整本书中,孙悟空的正式名号一共出现了六个: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这六个名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出现背景。要从中了解这部书的意蕴,首先要了解它的成书背景。
《西游记》的成书年代是明朝,正是王阳明的心学盛行的时代,心学的基本思想是“求放心”
、“致良知”,即是使受外物迷惑而放纵不羁的心,回归到良知的自觉境界。小说想通过孙悟空的形象来宣扬佛、儒、道“三教合一”化了的心学。这是小说最明显的寓意。
下面就从每一个名号来具体分析其中的意蕴:
孙悟空是花果山上感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而化成的一个石猴,所以“石猴”也可算作其第一个非正式称呼。关于石破生人的故事,早在《淮南子》中就有记载。其中“石”字,给人以刚强坚硬的感觉,这也暗示了孙悟空石头般的性格。尽管它被压在五行山下数百年,尽管要历尽八十一难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他没有一点退缩,凭着它石头般的意志和石头般的体魄完成了对自己的洗礼。
孙悟空的性格特征另外,石猴表明它是天生的,无父无母,随风而化成一猴形。天产石猴代表了一种绝对自由力量的诞生,无父无母代表着没有约束,在封建社会里即是世俗礼教、三纲五常的约束。所以石猴的自由意义也很明显。它追求自由、无拘无束的性格特征也为后文埋下了伏笔,孙悟空大闹天宫,要争得一个“齐天大圣”的名头,与天等高,与地同岁,这种平等自由的想法这才是孙悟空真正的追求。在“石猴”身上,寄托了作者对于自由的向往,对于突破封建统治秩序的渴望。
之后,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众猴尊为“美猴王”,过上了“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在生活。“美猴王”便是他的第一个正式名号。这一“美”字,从美学的角度分析,表明孙悟空已经开始具有“美”的观念了。它认为自己是美的,是崇高的,“猴王”代表了它的自信,对于统治者自由的向往,它认为自己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在。“美猴王”喻示着张扬个性、渴望自由的人生理想,这也有明代心学的理念贯穿其中。
为“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他飘洋过海,越岭登山,最终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得“长生之妙道”以及腾云变化之法,并获得了自己的又一个名号———孙悟空。其中,“孙”字乃是取“猢狲”中的“狲”字去掉偏旁得以人姓,而“悟空”则是具有典型佛家意味的名号。“悟”即觉悟,“空”是佛家的追求,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此乃空。“悟空”即是借用佛家的名号,希望其领悟到道家神游、佛家四大皆空的真谛。对于“初世为人”的美猴王来说,“打破顽空须悟空”②,“悟空”乃是“见性明心”③,战胜一切内心的欲望,即“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达到“万缘都罢,诸法皆空”④之境界。因此,由美猴王到孙悟空名号的变化,可以称之为是一个“求心”的过程。孙悟空生性自由不羁,不符合儒道佛家的道德评判标准,因此须菩提师父要求他修心,最终达到空的境界。它之后的西天取经历程,也都是一步步在修心的过程。直到最后它到达西天,“空”也就产生了,它也通过这般
修炼成为了斗战胜佛。
《西游记》中有多处称孙悟空为“心猿”。成语“心猿意马”便出自于此。小说选用“心猿”这一典型的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用语来作为孙悟空的别称,第七回中说美猴王道:“猿猴道体配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牢栓莫外寻。”这清楚地表明了作者是把孙悟空当作人心的幻相来刻画的。它暗示了人的心往往就像孙悟空一样,只是“放心”,追求无拘无束,需要定心——修心这一过程。
孙悟空被告上天庭,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将其招安上界,“拘束此间”,授予弼马温官职,这也是孙悟空的第三个名号。“弼”是纠正、辅佐的意思,“温”有洗涤之意,将它狂妄不羁的心洗涤净,修成清净之心。说明了玉皇大帝想要通过管马官的这个职位来一改孙悟空狂妄自大的个性。由孙悟空到弼马温名号的变化,乃是一个“束心”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成功。“温”通“愠”,从表面看来是温顺的意思,但实际上,以孙悟空的个性,这么轻易改变个性实在难以做到。当它知道这只是个管马的小官以后,它感觉受到了侮辱,大怒,一气之下怒返花果山,封自己为“齐天大圣”。在遭到天兵天将打击时,英勇击败了托塔天王李靖与哪吒三太子,于是皇帝再次招安,它便顺理成章获得了“齐天大圣”这第三个名号。
这一名号充分显示了它要求绝对自由,要求平等,反封建礼教的思想。天即天子、玉帝,它区区一个石猴竟要与天齐名,并称自己是圣人、大圣。这狂妄语看似是一毛猴不明事理说出的,但实际上表明了作者对于打破封建等级制度,追求自由平等的向往。
而当后来孙悟空知道自己又一次被玉帝愚弄时,它便彻底爆发了,搅乱蟠桃会,醉闯兜率宫,打败众天兵,蹬倒八卦炉,大闹灵霄殿……它甚至要求玉帝让位于他,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叛逆口号,公开提出了推翻玉帝统治的要求。在这里,孙悟空反抗正统神权的叛逆精神达到了顶点。而这背后作者对于封建统治的愤怒之情、反对之音也达到了极点。由弼马温到齐天大圣名号的变化,是一个“放心”的过程,这种“放心”在大闹天宫时达到了极致。
但小说毕竟是在一个封建统治了上千年的环境中,作者无法突破这一束缚将小说引向自由的国度。它是宣扬心学,宣扬佛家的修心的,在极度“放心”之后,需要一个约束力量来让孙悟空“定心”了,于是如来佛祖出现了。如来佛祖象征着约束力量,也揭示了自由是有限度的,无论是在哪个社会制度下,个体思想要想保持在绝对自由的状态下任意发展,不受约束,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来佛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名曰‘五行山’,把孙悟空压在山下,终于“五行山下定心猿”⑤。孙悟空在山下压了五百年,“渴饮熔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终于,唐玄宗派去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此地,将孙悟空救了出来,收起为徒,并给它取一法名为“孙行者”,这是它的第五个名号。这个名号沿用了“孙”姓,重在“行”,这里的“行”既可以理解为接下来十万八千里的艰难取经路程,也可以理解为“修行”。孙悟空一个筋斗就可以翻过的路程,却要它一步步走下去,这漫长的路是佛祖对它的一种修行,从此,孙悟空开始了“修心”的过程。“行者”也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心学思想。生命的最高境界不是个体的无限度自由,而是把个体的自由精神转化成一定的理想信念,并为之执著追求,这样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在磨难重重的西行路上,孙悟空不仅要与各界神魔相斗,还要与自己的心魔相斗。碰到各种妖怪时,它要斩妖除魔,尽全力保护师傅。而当唐僧错怪它时,它不能一气之下一走了之,它依旧要陪在师父身边。其中六耳猕猴的出现其实就是孙悟空心魔的象征,它不想再忍受艰难的取经之路,它向往着回到花果山重新得到那份自由,但经过一番斗争,最终它战胜了自己的心魔,从此后一心一意跟着唐僧去往西天。在取经路上,孙悟空的心渐渐定了,对于取经的目标它开始有了坚定的毅力,“心灭,种种魔灭”,它百折不挠绝不退缩,一片赤心忠于师父。
在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后,师徒四人终于来到了西天,完成了这一伟大的任务。此时的孙悟空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了,它的心猿彻底灭亡,它最终完成了修心的过程,被如来赐予了“斗战胜佛”的名号,而它头上的金箍也因为它“今已成佛,自然去矣”。此时已不需要外物的约束了,它的心定了,任何事物也引起不了它心中的一丝波澜,此则佛的境界。
斗战胜佛是孙悟空的最后一个名号,可谓是实至名归。“斗战”符合孙悟空的性格特点,也说明了它的主要功绩是通过斗战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达到对自己的修行。斗战也概括了孙悟空的一种反抗精神,它对于权威统治的反抗、追求绝对自由的精神贯穿小说始终,“斗战”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一精华之处。而“胜佛”表明它最终是胜了,斗战取得了胜利,它也通过斗战的方式修成了佛。这是对它反抗精神的一种肯定,也对它历经磨难修心过程的一种肯定。
总的来说,《西游记》其实就是一部心经,“千经万典,只是修心”。作者紧紧围绕孙悟空这一灵动形象,来展现其对人性的信仰、意志等深层的、内在的精神意蕴的思考。孙悟空的名号由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的变化,亦是心与魔之间相交的
变化。心是人的主观意念,魔则是人的欲望邪念的象征。它在总体上十分清楚地宣扬了与道家“修心炼性”、佛家“明心见性”相融合的心学,隐喻着“魔以心生,亦以心摄”的思想主旨。在哲学思想上,《西游记》表现了心学思想作用下的儒家思想为主、三教混一的哲学思想。
同时,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看,它隐含的心学思想很难为一般人所关注,读者更多理解的是孙悟空作为一个反封建统治的代表,他追求绝对的自由、平等,蔑视封建礼教并敢于与其作斗争,这都张扬了人的自我价值,表现了对人性美的追求,在明代时期,具有很强的历史进步意义。
注释:
①出自《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第十九回总批
②《西游记》第一回
③《西游记》第二回
④《西游记》第三十二回
⑤《西游记》第七回
参考文献: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