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爱国人物红故事3-8分钟【10篇】
经典爱国人物红故事3-8分钟【篇1】
有一个叫铁头的男孩。他有个双眼皮、大眼睛、圆脸盘,薄嘴唇,年纪才十四五岁。他天天盼望着加入八路军当骑兵,拿着马刀,骑着大马,在战场上与骑兵一起拼杀日本鬼子。在一次送情报的过程中,凭自己的智慧与勇敢,小铁头赤手空拳夺过了日军中队长的大洋马,参加了八路军,加入骑兵;在李指导员的精心培育下,很快成为一名英勇的八路军骑兵战士。
铁头和其他战士一起抓汉奸、杀鬼子、攻城池,屡立战功,使他在战火中、马背上迅速成长。赶走日本鬼子以后,他又骑着大洋马随着浩浩荡荡的解放大军一起夜渡黄河,向南挺进,继续为解放事业做贡献。
这是红经典《小铁头夺马南征记》描述的精彩故事。看完这本书,我被小铁头大智大勇彻底征服了,仿佛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看见许许多多像铁头的一样拥有强烈爱国之心的革命先辈;为了赶走侵略者,创建新中国,无论多少困难摆在眼前,他们都毫无畏惧勇往直前,用自己的青春与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们对敌人充满着仇恨,但对自
己的亲人同胞都充满热爱。如机智勇敢的小嘎子,临危不惧的王二小,英勇善战的小飞虎队……他们都跟铁头一样小小年纪,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年代勇敢地打击敌人,保卫国家。正是他们的奋斗和牺牲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幸福的阳光下成长;虽然不能体验当时的情境,但应该多阅读一些像《小铁头夺马南征记》的“红经典”了解历史,亲近英雄,思考责任,真正了解胸前的红领巾是红旗一角的含义,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代代相传;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排除万难努力学习,长大了为国家多做贡献。“咱铁头能行!”我坚信新时代的中国少年都能行!
经典爱国人物红故事3-8分钟【篇2】
岳飞精忠报国
800多年来,岳飞“精忠报国”慷慨悲壮的动人故事,一直在我国人民中间广为流传。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陰县一个贫苦农家。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鸣而过。父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由于家境清贫,岳飞小小年纪就得打柴割草,还 要帮助父母下地耕作。在艰辛的劳动中,岳飞练就了一副强健的体魄,并学得一手好箭法和好武艺。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
这一年,岳飞正好20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在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区的苦难同胞,把敌人驱逐
出境,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力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一心,一定可以收复中原。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他们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革掉了。闲居三个月后,岳飞难以压抑心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岳飞慷慨陈词,决心以身许国,消灭敌人,恢复故疆,以报答父老乡亲。从此,岳飞又转战在抗金的战场上,而且愈战愈勇,“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1140年,正当岳飞奋勇前进,胜利在望的时候,赵构和宰相秦桧却害怕“岳家军”强大起来之后,成为南宋政权的威胁。因此,不惜出卖民族利益,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借口,在一天之内连下12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岳飞对此极为悲愤,长叹道:“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岳飞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盈野,岳飞也潸然泪下。
岳飞回到临安后,赵构和秦桧为了向金兵求和,诬陷他唆使部下谋反,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送进监狱。1141年12月29日,岳飞和他儿子岳云、部将张宪等一同被害,当时岳飞年仅39岁。临刑前,他奋笔疾书,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意思是“老天有眼呵,老
天有眼呵!”岳飞被害后,南宋与金人订立了可耻的绍兴和议,向金朝称臣纳贡,大片国土沦于金人之手。
岳飞虽然惨遭杀害,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光辉业绩,深深地铭刻在世代中国人民的心中;而奸臣秦桧等人,却被铸成铁像,反剪双手,长跪于英雄墓前,被万世人民唾骂!
经典爱国人物红故事3-8分钟【篇3】
__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1930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和民兵,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勇敢,立三等功1次。
1952年10月,在__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
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经典爱国人物红故事3-8分钟【篇4】
郑成功(1624—1662),字大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勇猛有为”,11岁时他以一篇《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阐述了自己对于人生和战争的看法,得到了的赞扬。
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清军入关,占据北京,明朝遗臣退居南方,自立朝廷,与清廷对抗。隆武皇帝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后,封郑成功之父郑芝龙为建安伯。郑芝龙带着当时21岁的郑成功去谢恩。在会面中,隆武皇帝问起该如何救国,郑成功用南宋英雄岳飞的话说:“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隆武皇帝很欣赏郑成功,赐他明朝国姓“朱”,这就是台湾百姓称他为“国姓爷”的原因。
经典闽南歌 1646年,清军攻克福建,隆武皇帝遇害,清朝大学士洪承畴奉命招抚南明遗臣。郑芝龙认为明朝气数已尽,不顾郑成功的反对,只身北上投降清廷。清军在这个时候劫掠郑家,其母因为不愿受辱切腹自尽,郑成功背负着国仇家恨,于1647年在小金门起兵,独自抗击清政府。1649年,南明永历皇帝封他为延平郡王。1651—1652年,他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等地取得三次重大胜利,歼灭了清军在福建的的主力部队。之后清军多次南下攻打福建等地,郑成功利用北方士兵不善海战的弱点,将其一一打退或歼灭。清廷无奈,多次让郑成功的写信对其劝降,并曾下诏封郑成功为靖海将军海澄公,郑成功坚辞不受。1657年,郑芝龙与郑成功私通书信被清廷知晓,清廷以通敌罪将郑芝龙发配宁古塔,后又将其谋害。
1661年,郑氏降将黄梧向清廷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断绝郑成功的经济****,郑成功面临财政
危机,不得不放弃一些岛屿基地,转而进攻被荷兰殖民的台湾。郑成功亲率士兵数万人,战船数百艘,自厦门出发,出其不意地在台湾禾寮港登陆。先以优势兵力攻下赤嵌城,又对台湾城长期围困,经过八个月的苦战,于1662年2月打败荷兰人,迫使荷兰侵略者撤离台湾岛。此役结束了荷兰人在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宝岛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