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时茂儿子
王朝的命数——中国古代货币和财政和专卖
接上篇,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政府运营国家的方法除了缺少金融方法外其他都差不多,无非是土地制度、财政制度、税收制度、货币制度、专卖制度。一个决定了国家是谁的,其他全是搞钱的事。如果说土地所有制决定了封建王朝的寿命极限,那么钱就决定了这个王朝一生的命数。
田亮白情人节
货币理论
提起古代货币,绝大多数人除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书同文、车同轨”,搞了秦半两之外就直接到袁世凯的袁大头了。中间2千多年的货币历史最多能说出个叫交子的宋代纸币。在基于英雄史观的中国正史里,工商、货币这些东西都是“末技”,帝王将相的道义法统才是关键。而在唯物史观里,正是这些“末技”左右着的社会变革,而帝王将相们只是社会变革的提线木偶。
交子的雕版
中国古代能称为货币的无非是黄金,白银和黄铜。黄金和白银作为贵金属,很早就被作为足值货币用来进行大额交易或者是赏赐,但是贵金属绝对不是作为货币的最佳选择。
自制过滤器
高中就学过,货币的作用是储存和流通。所谓储存,就是可以将购买力保存起来,想用就用,这方面贵金属当仁不让。所谓流通,就是充当交易的中介。一种完美的货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直接等于财富,而是充当一把测量价值的尺子(现代信用货币就是这个理论完美的实践)。而贵金属产量有限,生产力发展一定快于贵金属货币的增长。因此当商品迅速增加,又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增量的贵金属货币,就会造成贵金属货币购买力越来越大,商品价格越来越低,人们更倾向于囤积贵金属而非花掉它用来买东西。最终贵金属货币成为财富本身被不断沉淀下来,市面上白银流通量越来越少,自然而然地引发通货紧缩。
在早期生产力极为落后的朝代尚不明显,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大发展急需大量货币,而中国缺乏银矿,白银主要依靠远洋贸易输入,故而造成长达数百年的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使得白银价值畸高,以至于中国被称为“白银黑洞”,欧洲的商人根本不需要做什么生意,只要利用欧洲和亚洲黄金白银的兑换比例差倒腾贵金属就能发大财。(明代的白银货币化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下一篇会有更详细的解释)
因此,古代最适合作货币的当然是铜钱。在古代中国,由于主要的商品流通都是价值不高的粮食布匹,最需要的不是高价值的贵金属货币,而是低价值适于流通的贱金属货币铜钱。
并且,铸造铜钱本来就是可以赚钱(所谓铸币税)。相对于古代那种极低的行政效率,政府其实完全可以靠铸造铜钱代替税收。手机如何上网
可惜的是儒家思想坐而论“道”为上,把真正的经济学嗤之以“术”为末。铜钱铸造多少,什么成,多少购买力,和黄金白银的兑换比,怎么防止劣币驱逐良币这些极其关键的问题几千年就从来没有彻底地研究过。直到明末彻底告别科举的陆世仪,在《论钱币》中对货币起源、货币形态更新发展的动因,以及铜钱、白银、纸币和会票的性质进行了精炼的论述,才算是真正有人关注起货币这玩意。
正因为缺少理论支持,历代王朝的货币制度非常混乱。有的王朝规定只有官方才能铸币,有的则是把这事交给市场让私人铸币。中央政府铸币大多都是乱来,什么小钱大钱铁钱,多少成都没谱,私人铸币多少有点市场经济竞争的味道,而且铸币量紧跟市场需求,所以一般来说的私人铸币时代日子会好过些。总的来说,不管是政府自己铸币还是民间铸币,只要能好好地发行贱金属货币,基本就能搞出个盛世了。
在铜钱匮乏,货币制度混乱的朝代这种剪边打薄的劣币盛行,被称为“小钱”
这种情况直到袁世凯的“袁大头”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变化。袁大头作为中国第一种国家铸造的贵金属货币,因为成大小重量固定,周围还有防止剪边的花纹,所以已经推出便具有了很强的购买力,而民国推出的“法币”更是中国第一款现代信用货币,历史直接翻篇。
中银通
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袁大头是中国第一个广泛流通的固定成固定分量标明面值的货币。周围的一圈小点是为了防止切割制作“小钱”
中国的第一款现代信用货币法币,从此国家才真正有了货币发行权
古代财税制度:
财税制度分成财政制度和税收制度两个对立的部分。税收即国家通过强制力无偿取得的收入。皇帝不可能带着部队挨家挨户要钱,必然需要一人去帮忙收钱,这就是官僚系统最初建立的目的。而财政制度就是怎么把收上来的税花出去,皇帝又不是账房先生,干什么事花多少钱的又离不开官僚系统了。所以说,财税制度本身就是官僚系统运作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