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2年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一、句子默写
1.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2)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杜甫《春望》中,运用衬托手法,以乐景写哀愁,借花鸟来表达诗人忧国伤时情感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当有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这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秋瑾《满江红》中,运用典故来形容当时中国前途危殆的处境,同时痛苦不已、更加思念故乡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综合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bǔ心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_______”,轻轻地把他压住。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撑()着臊()气未bǔ()先知
(2)请为选段空缺处选择恰当的山名()(3)提取画线句“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一句的主干,应为:______________。
(4)选段选自《西游记》,是_________。文段中,“大圣”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五指山
B.五行山
C.五台山
D.武夷山
三、综合性学习
3. 希望中学开展“春节习俗知多少”的活动,请参与其中。
(1)同学们搜集了一首关于春节的古诗,请列举诗中的民俗活动。(写出3种)鹧鸪天·丁已除
夕宋·赵师侠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民俗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禁放区域和场所燃放烟花爆竹……”“禁燃令”颁布以后,城市中再也看不见烟花爆竹的影子。针对“禁燃令”,请你列举三点支持的理由。
(3)校团委拟邀请民俗研究专家李教授来学校报告厅作“春节习俗知多少”的报告。李晓明同学写了一封邀请函,其中有三处不当,请你帮忙修改。邀请函
尊敬的李教授:您好!为了让同学们领略春节文化习俗的魅力,汲取营养,我校邀请您于3月9日到我校报告厅作传统文化讲座。希望你按时参加。此致敬礼希望中学校团委2022年3月7日
①格式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内容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语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母亲手中那根棍张金刚①“哒、哒”,木棍敲击水磨石地面的声响,回荡在医院走廊,有些突兀。我搀着母亲的左臂,母亲右手拄着拐棍,慢步走向楼上化验室。一声,再一声,敲得我心上有些生疼。②【甲】这木棍是我从朋友那里淘到的深山六道木,褪了皮,直溜、光滑、坚硬;选一枝杈处,留段握柄,截断,磨光,正好给走路已然蹒跚的母亲当拐棍。她眉头一皱,不乐意了:“我不需要这玩意儿,拿走,拿走。”我随手撂在了门后墙角,任其搁置数年,积了厚厚的灰尘。③【乙】这次母亲头晕、腿疼,我将擦拭干净的拐棍递给她。母亲叹口气,一手扶着门框,一手颤颤巍巍接过,第一次拄着上了去医院的车,边走边念叨:“到底还是拄上了呀!”一向要强的母亲,终因拄上那根拐棍,让她服了老。④【丙】只不过,先前那根棍总是被母亲自如支配,“舞”在手上,支撑起我们全家虽贫穷却未倾倒的烟火日子。⑤“娘,我回来了!”远远望见,母亲正趴在锅上,挥舞木棍,搅着一锅金黄喷香的玉米面疙瘩,)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年轻的面容。哪料,母亲猛扭头,直起腰,不管燃着火、做着饭,举着搅棍就朝我冲来,嘴里骂着:“我叫你和同学打架!”看
来是有人提前告了我一状。⑥我生怕被母亲逮住,像打大哥、二哥那样,被摁在墙角,用细柴火棍抽打,便扔下书包,撒腿就跑。母亲跑得快,我跑得更快。她停步喘口气的当儿,还不忘将搅棍横在嘴边,转着圈儿地啃光粘在上面的玉米面,边啃边嚷:“小兔崽子,给我站住!”我跑上了山,母亲忽地站定,一跺脚:“不好,疙瘩煳了锅了;回来再你算账。”扭头,挥舞着搅棍,冲回了家。⑦【丁】当我从山上折了两根六道木回家,送给母亲做搅疙瘩棍时,饭菜已摆上了桌。我“嘿嘿”一笑,分明闻到了丝丝煳锅的味道。如今,母亲已没心气搅疙瘩给我吃了,可那两根被母亲磨得溜光的搅棍,还挂在墙上。⑧近年,回老家多,常拿起那些老木工具,帮年迈的父母做些活儿。每次干活儿,母亲都会嘱我穿上那双在家时穿过的布鞋。那是十几年前,我陪母亲在灶前闲聊。先聊到她打小没念过书,连名字都不会写,我便握着她的手,她握着烧火棍,一笔一画在地上教她写“李向荣”;后来,她又在墙上陆续写了很多遍,越写越好。再聊到我很怀念儿时的千层底,母亲便扔掉烧火棍,随手折了两根柴火棍,敲我一下:“抬脚!”量过脚底板长、宽,收好长棍、短棍,花一个月时间,一针一线为我做了那双布鞋。穿在脚上,下地,进山,走路,踏实、舒服得很……)⑨上医院二楼,母亲身体明显侧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加了把力。木棍的声响已很微弱,我生怕打滑或拄空,叫母亲停下,接过木棍夹在了我的左腋下。母亲虽然重复说:“拄着棍儿能走,能走。)合肥中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
”却分明又将身体压向了我,我的右臂不由使足了劲,反倒走得快了,稳了。⑩住院观察一周,无大碍,便回了村,但那根六道木拐棍却成了近八十岁老母亲的手中之物,从不离身边,可行动也仅限于院里院外几十米的范围。坐在院里,还不时将拐棍挥在手中,轰轰鸡,扒拉下乱柴草,指点父亲和我做这做那。我让她写自己的名字,她用拐棍在地上划拉半天,憨憨一笑:“忘了!”日后,母亲再自己进山,出村,肯定是不可能了。只能一手拄着拐棍,一手拄着我;甚至,干脆拄着我了。(选自《齐鲁晚报》2022年11月03日)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