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电影与生活的近亲性在于,其通过拍摄、剪辑、镜头运动/机位/拍摄角度等的变化来实现对现实生活空间的模拟,而这些我们在电影中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以及在看到和听到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其他感知其实就是对电影这种充满各种审美信息的空间的认识。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空间也随之发生演变,进而对生活空间进一步呈现于观众眼前。因此,本文立足于电影技术发展的角度,借助电影史和当下发展的实例,尝试对电影空间的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 :
电影空间;视觉空间;声觉空间;赛博空间
作为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在传统认知中被定义为在利用人类固有的视觉暂留机制的基础上,运用照相和录音手段把事物的真实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然后通过放映和声音还原,在银幕上造成用活动影像和相应声音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尽管数字技术的介入让电影的拍摄载体早已不再局限于胶片,但外界的事物以放映设备为中介呈现于观众眼前是涉及视觉的,声音以类似的方式进入到观众的耳朵是关乎声觉的,电影依靠声音和画面这两种媒介空间“将原型的表象转化为一种感性的结构”。
1. 从默片到声音进入电影
从电影史来看,自电影宣布诞生时卢米埃尔兄弟放映《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影片到1927年美国电影《爵士歌王》出现前的一段时间,电影一直处于无声状态,也就是说,电影的视觉空间是先于听觉空间而存在的。视觉空间主导电影的年代里,画面元素是电影的重心,无语言对白的夸张表演让电影成为一种无交流障碍的“世界语言”,不同国家说不同语言的人都能从一部电影中得到笑点或泪点(除一些因导演特别用意而产生多义的影片外)。正如看卓别林的《淘金记》里那个煮鞋充饥还吃得津津有味的淘金者的表演会哈哈大笑一样,无声片的戏剧效果(尤其喜剧),的确不容小觑的。
而声音工艺在电影领域的成熟运用则打破了视觉主导优势,正如声音最初进入电影时卓别林的激烈反
媒介技术发展引发的
电影空间美学形态演变
文/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付亚康
数字艺术︱Digital Arts
89
影视制作
对一样,他一直无视语言对白,认为声音会削弱喜剧效果和国际吸引力。1931年的巅峰之作《城市之光》仅仅运用配乐和真实的音响效果,直到《大独裁者》才有所改变。经过克服先期台词影响剧情改编、演员经验不足、摄影机和麦克风不能轻易移动等困难,最终使得编剧精进编剧技巧以丰富故事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声音工艺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视觉空间的发展。
另外,由于声音进入电影带来的巨大商业上的成功,世界各地也纷纷开始了有声电影的摄制,电影的声觉空间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变得更为广泛,打破了美国好莱坞电影一家独大的局面。可以说,这一时期电影的发展传播就是电影内部在技术上一步步开发声觉空间的历程,后来的彩电影带给传播受众的冲击力远没有声音对电影空间的开掘来得震撼与影响持久。
2. 声觉空间与视觉空间
在麦克卢汉那里,“人的感觉可以产生空间”,视觉空间被定义在抽象的字母表及其引申含义里,主要涉及到视觉层面,这是由于使用拼音字母阅读和写作而产生的感知习惯;声觉空间与声音相关,传递的信息不是从固定的位置产生的,它缺乏透视,缺乏与主体的距离。电影的视觉空间先于听觉空间而存在,但单从传递的信息量而言,今天的电影很难说得清视觉空间与声觉空间谁更能占据主导地位。
一部电影所带给观众的情感,很难有人分得清究竟是来自于画面还是来自于声音,因为它们是一体的,他们共同构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举例来说,我们看《魔戒》三部曲中,你很难不被画面中身材矮小的
霍比特人历经艰险独自完整拯救世界的使命而感动,但若抛开背景音乐与对白,我们无从了解他们身上的崇高使命高和经历危险的紧张感;同样你能记住《大话西游》里“曾经有一份真挚爱情放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时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从来的机会我会给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感情加段期限的话,我想是一万年。”这样经典的台词与主人公在山洞中抛弃个人杂念与儿女情长,戴上紧箍咒选择漫漫西天取经之路的场景联系在一起才能体会到当时至尊宝的艰难抉择。
所以,作为一部完整意义上的电影的电影,它的视觉空间与声觉空间是缺一不可的。即使是选择一部默片时代的经典作品放给今天的观众,长时间观看可能也会让大部分观众觉得无聊甚至打瞌睡。正如格里菲斯第一部长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但随后的《党同伐异》却从此让格里菲斯一蹶不振。形式上的新鲜感只能保持一时,仅仅有视觉空间远远是不够的;经典好莱坞时期的歌舞片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掀起浪潮,诞生大量佳作,如《雨中曲》等,但这种声觉空间主导的类型片终究变得没落和边缘化。
图1《雨中曲》(美国,1952年,斯坦利·多南、吉恩·凯利执导) 电影截图
图2《大话西游》(香港,1995年,刘镇伟执导) 电影截图
数字艺术︱Digital Arts
90影视制作
91
影视制作而保罗·莱文森在其著作《数字麦克卢汉》所提到的赛博空间大致上就是包含视觉空间和声觉空间而存在的。人的眼睛需要休息,当它闭起来的时候它就中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中断了信息的接受,而人的耳朵则不会被关闭(人为除外)
,它在二十四小时源源不断地接受信息,但它又远远不如眼睛和其他感官一样辨别信息的真实情况。赛博空间作为视觉和声觉的融合点,具体在电影中,它不仅成为创作者编码信息的关键,更在传播
中因为符合人们的视听习惯而变得更有吸引力。
3. 虚拟空间与赛博朋克
在英文中,赛博空间(Cyberspace )是控制论(cybernetics )和空间(space )两个词组合而成,这大概可把赛博空间理解成一种空间里的协调者,让各个部分变得有条理而发挥最大作用和价值。尤其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让人类世界(甚至达到虚拟世界)变成最大优化的系统,偌大的人间变成小小的“地球村”。同样,空间的拓展成为电影传播产生重要影响。
“赛博空间是紧随现实空间之后,是现实空间的延伸、补充和超越”
韩国电影2018r片推荐
,传统应由口述、书面、广播、电视等传播信息的媒介被虚拟化的赛博媒体所替代,去实体化和中心化的信息传播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文艺作品里,赛博空间也成为一种被表现的对象——赛博朋客,作为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它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通常以社会秩序受破坏为主情节。当下的赛博朋克的情节通常设置在未来社会,围绕黑客、人工智能之间的矛盾等展开。这可能更直观地体现在一些被称为“烧脑”的科幻电影里,如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星际
穿越》里宇航员父亲代表人类去外太空寻适合居住的新星球而穿越到“四维空间”给女儿传递信息;美国电视剧《西部世界》中供人消遣的机器人有了意识之后的开始怀疑世界的本质进而觉醒并反抗人类;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头号玩家》中来自未来废土世界的主人公在电子游戏空间中寻得生命的真谛……
同样作为赛博空间承载主体的移动智能设备改变了电影的传播方式,受众慢慢从“被动看”到“主动选择看”转变,慢慢从单纯观众变成既是放映者又是观影者的角。当下碎片化生活状态中,被碎片化的空间在电影愈加注重受众体验的努力中得以重组。
4. 结语
总之,电影空间的发展,不论是内部传递信息的空间还是把展现空间的高技术作为表现对象,都是与其科技属性分不开的。杜比音效、3D 、CGI 制作、网络大电影、VR 影视作品等大量出现,但它的形态和
传播方式都应该是以电影本身“内容为王”的原则为中心,单纯强调形式上视觉/声觉空间的单一模式来吸引眼球只能昙花一现,在赛博空间里,应注重的不仅是专注于受众心理的传播方式,还有走进受众内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林华:《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年版。
[2] 高慧芳:《论麦克卢汉的声觉空间与视觉空间—对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一种新理解》[J],国际新闻界,2016年04期。[3] 【荷兰】约斯·德·穆尔著,麦永雄译:《赛博空间的奥德赛》[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图3 《头号玩家》 (美国,2018年,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 电影海报
数字艺术︱Digital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