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第18期)编号:3200922011-1
王晓国
中国证券业协会
我国创业板2009年10月23 日开板、10月30日开市,资本市场增加了新的层次,金融市场出现了新的证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切。从承载美国创业板功能的纳斯达克市场一度超过主板市场的趋势看,我国创业板有可能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半边天”,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这就需要紧跟国际趋势,认真研究我国创业板定价的基本规律,不断优化创业板投资的政策取向。
一、基本规律
从2009年3月31日起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等一系列创业板相关规定,构建了我国创业板的基本制度框架,增加了新的投融资关系,现有证券生产关系发生部分质变,必将引起现有证券生产力部分量变、甚至质变。所有这些变化将集中表现在创业板的证券形态、价值形成、价格发现、上升空间、市场结构和发展历程等六个方面:(
一)创业板企业经过市场细分、创新元素和增长门槛,证券形态具有“珍贵本性”。我国创业板以成长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重点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偏好高科技、高成长性、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商业模式的“两高”、“六新”企业。目前已受理的创业板申请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服务、新能源、文化教育传媒、现代农业等新兴行业。
这就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是技术密集的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生产体系引入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新组合”,不需要传统制造企业的资本密集,规模中小即可,往往表现为一个或几个创新元素,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同时,《创
1本文为中国资产评估协会2009年度课题“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无形资产评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规定创业板有高成长的准入门槛,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一千万元,并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五百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五千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百分之三十。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成长期企业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较成熟期处于较高水平,成长期企业单位价值高于成熟企业。这就决定,创业板主要由规模中小、价格较高的股票组成,股本规模较小、但价值较高,展现“珍贵本性”。从海外成功创业板看,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总体高于主板市场。金融危机前,美国纳斯达克平均市盈率34倍左右,一直保持相对主板一倍左右的溢价。
(二)创业板企业面临技术依赖、买方市场和折现因子,价值形成往往“曲线成长”。按照熊彼特的创新分析框架,创新企业主要依赖一个新市场,如“分众传媒”的新传媒行业;一种新组织,像“如家快捷”的连锁经济酒店;一种新来源,如“51job”人力资源中介服务;一种新技术,如“百度”的搜索引擎;一种新产品,如“盛大网络”的网络游戏;一种新方式,如“新东方”的英语培训;上述表明,依赖技术和管理是创新企业共性。
创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只要市场接受,扩大再生产不依赖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短期内就有可能爆发增长,通过规模效益和垄断利润形成上凹的利润增长曲线。相反,如果不适应市场,技术环境变化或商业模式变革,就可能变成“跳水曲线”。比如,手机的迅速普及打击寻呼企业,A 股的*ST 波导净资产收益率在寻呼机鼎盛的1997年高达74.78%,2007、2008年则分别为-56.33%和-25.24%。这又表明,不像传统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处于成熟期,只要市场供需不发生重大变化,其利润维持在一个可以预期的线性变化范围之内;创新企业利润现金流非线性成长。进而导致市场折现曲线现金流,需要合理确定节点和划分阶段,其价值形成过程显现为曲线成长。
(三)创业板企业受制定价经验、微观结构和比价关系,价格发现常常“跌宕起伏”。
中国资本市场现有1600多家上市公司,多是传统行业的成熟企业;截止2008年底,只有网盛科技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分析师缺乏创新企业价值分析的足够经验和成熟技术。从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发行定价
的实践看,主承销商主要使用主板市场的相对定价法,以未来年度的预期收益和相对市盈率水平拟定发行的参考价格区间。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中,机构主要到网下申购新股,一方面,只有报价高于最终定价的机构才有
网下配售资格,获配价格以最终发行定价而非当初报价计算;另一方面,企业年金、新股信托和债券基金等询价机构目标收益率低,采取志在必得的报价方式,实行参考主承销商给定的价格上限再上浮加价的报价方式。这种实现刚性需求的所得报价主要体现短缺供求关系,必然大幅偏离市场价值。
创业企业上市后,市场中介根据企业眼前发展阶段发布估值报告,必然在日后的发展节点大幅调整投资评级,一方面转换市场热点,转移部分主板资金,产生替代效应;另一方面改变市场品种,满足新的偏好,增加入市资金,产生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冲,结果表现为主板和创业板比价关系的钩稽互动,价格发现跌宕起伏。在美国上市的SOHU等三大早期的门户网站,在2000-2001时股价跌幅超过95%,此后股价涨幅超过30倍。
(四)创业板市场享有创业红利、改革复利和发展红利,上升空间具有“成长天性”。从企业发展看,创业板企业的生命周期、起点规模、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市场定位等决定了其具有高速成长基因。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2006-2008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平均55.32%、最高97.30%,营业利润复合增长率平均89.84%、最高337.54%。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外部融资集中资本,实现了扩大再生产。比如,
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后,2005-2008每年税前利润以300%、529.17%、108.28%、66.61%的速度成长。
从政策支持看,设立创业板是党中央、国务院一以贯之的重大战略决策。从《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小企业促进法》、“国九条”、“非公经济36条”,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均要求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从市场需求看,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和融资需求巨大,增速较快。2008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各项存款余额478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各项贷款余额3200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3396亿元;全年企业共发行债券20520亿元,比上年增加20.12%。
创业板股票怎么买以上三种因素共同作用,我国创业板赶超主板只是时间问题。这在国外也不罕见,纳斯达克1999年交易额首次超过纽交所,成为世界上交易额最大的证券市场。同时,赶超纳斯达克也不是梦。据相关统计,我国有970万家中小企业,即便只有10%的企业
比较规范,也有近100万家;哪怕只有1%的企业上市,也有1万家,超过纳斯达克历史之最1997年的5556家。
(五)创业板市场承载企业转型、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市场结构养成“退市个性”。有研究发现,创新企业存在惊险上下跳。如果创新企业能够形成市场势力,就会在短期内迅速占领市场,获得超额利润,像微软、百度、苹果等一样跨越式成长。否则就可能急转直下,甚至像国内诸多VCD企业一样面临灭顶之灾。
创新企业不仅要准确判断技术发展趋势,及时应对当今世界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科学领域里,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中,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还要解决好中小企业往往集中于某个细分行业,受制于消费偏好、市场竞争和产业政策,理论上存在成长潜力的最大值,适时升级产业。否则,如A股的某胶片企业因数码照相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照相技术,市场容量大幅减少,2008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04%,净利润同比下降93.03%。
上述说明,创业板企业不在成长中成熟,就在成长中消亡,存在“生命周期”,最终会面临转板或退市。加上《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实行强制退市制度,新增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被否、净资产为负、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等退市标准,不再像主板一样必须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加大退市力度,不再长时间停牌、加快退市速度,养成创业板 “退市个性”。
(六) 创业板市场限定功能定位、制度设计和市场竞争,发展历程表现“生命周期”。历史表明,创业板有“生命周期”,大体经历起步、繁荣、调整和复苏四个阶段。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例,1971年成立,标志着创业板市场的起步;这时市值规模较小,处于主板市场的从属地位。20世纪90年代进入“黄金十年”, 2000年3月总市值最高时一度突破6.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总市值的1/5;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下历史最高点5132.52;总市值、股价指数和换手率出现历史高位。网络股泡沫破灭后,进入调整阶段,总市值由2000年最高的6.71万亿美元下降至2002年最低的1.88万亿美元,减少72%;股价指数大幅下挫,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幅最高达78%;市场规模迅速萎缩。2005 年以后开始复苏,总市值恢复至2005年底的3.6万亿美元,市场功能和规模逐步恢复。
分析起来,创业板限定专事创新直接融资,内生技术创新潮起潮落和企业生命周期的波动;镶嵌的强制退市和转板机制,显化了创业板生命周期;像合并后的纽交所推出专门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高增长板市场,和纳斯达克在印度、中国开设办事处争夺“金砖四国”中小企业上市资源的市场竞争,加剧了创业板生命周期的波幅和波速。目前,创业板出现并购重组和分化发展的格局,2004年日本加斯达克获准成为证券交易所,2005年韩国整合主板、创业板及期货市场、建立新的韩国交易所,2006年纳斯达克与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分离成为全国性证券交易所。
二、投资特点
综上所述,创业板的资产定价富有规律,运行机制不同常理。如果机械套用主板的价值投资,依靠在相当长时间内对冲阶段波动,很有可能撞上“退市个股”血本无归。如果一味强调创业板的“退市个性”,迁就短线投资,大有可能放纵游资死缠创业板的“成长天性”和“珍贵本性”,肆意爆制“全线涨停接全线跌停”的场场闹剧。这就要求反思现有的市场性质、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把握好创业板的投资特点。
(一)与同类市场相比,我国创业板具有“中国新制造”的市场细分。
从国际上看,美国纳斯达克依靠美国人更愿意承担风险的创新文化,成为世界最先进科技的摇篮;中国创业板依靠我国人口红利和储蓄优势,以价格优势和资本保障实现后发优势,成为“中国制造”的助推器,或者说,世界创业板中的“中国新制造”。
(二)与主动投资相比,被动投资在创业板具有比较优势。
创业板的价值分析面临曲线现金流的预测瓶颈,需要废弃现有的线性前提假设;价格发现又碰上指令驱动的价格形成机制,不能照搬国外报价驱动市场的贴现因子;定价能力还无法摆脱像2008年市场的大幅调整集体失语的现象,定价经验因匮乏案例又不能消除样本不足的统计偏差;创业板个股的风险定价能力还需要一个不断培育和完善的过程。即便是成熟市场,创业板定价也闹过亚马逊公司的定价笑话,就是一个旁证。
从微观上看,创业板定位于一个高风险的股权资本市场,转板和退市增加了风险维度,“珍贵本性”增大了风险幅度,与主板的比价关系变动传导了外生风险,汇聚成特定的风险生成机制。从宏观上看,经济结构调整要求相应的市场层次与服务体系,资本市场分工预留创业板的发展空间,成功效应示范加快创业板的兴起,风险投资偏好推动创业板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加创业板发展变数,市场竞争促进创业板的存亡,创业板市场本身有生命周期,内生微观结构调整和市场重组的系统风险。这就说明,在创
业板无法形成有效的选股能力,支持主动投资;适宜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依靠组合投资对冲个股风险,张扬被动投资的比较优势。
(三)与主板市场相比,被动投资在创业板注重择时能力。
从供给上看,优胜劣汰在创业板是一种常态。一方面,退市是创业板的第一生命力;据统计,美国纳斯达克每年大约8%的公司退市,2003~2007年间,纳斯达克退市公司数为1284家,超过了同期新上市公司的总数1238家;英国AIM的退市率约12%,每年超过200家公司退市,退市与新上市数量之比超过50%;韩国科斯达克退市公司数超过100家,占新上市公司数量的三分之一。转板是创业板的第二生命力。一旦个股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风险特征改变,投资体转换,适宜主板的投资偏好和监管制度,就要进入转板机制。澳大利亚第二板市场运行期间,前后有473家公司上市,其中232家转到了主板市场。
从需求上看,风险投资把创业板作为便捷的退出通道,依靠少数上市项目的收益弥补大量失败项目亏损,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据美国442个风险投资项目的调查,30%的项目以上市退出。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中23家有风险投资,我国创业板也有限售股解禁的“偃塞湖”。这就说明,风险投资套现的“偃塞湖”带头速战速决,强制退市制度和转上主板预期要求不可久留,决定了短、平、快的投资模式,依靠择时能力赢利。
综上所述,深圳创业板的资产类别是“中国新制造”,既区别于主板和中小板的“中国制造”,又区别于纳斯达克的“美国新创造”。在创业板市场,无法再依赖选股能力进行主动投资,被动投资能既分散个股因“珍贵本性”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又分散个股增大的非系统性风险,比主动投资具有比较优势;需要形成择时能力,既规避“退市个性”,又对接“成长天性”,达到规模经济; 要求大力发展指数产品,形成现实的证券生产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