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本节课选自生本教育体系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四单元
2、生本实验教材的编写理念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是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巧、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学习者,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可开发资源进行开发,让他们在自主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而生本教学的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根据这样的教学原则它的教材编排对知识点都采取:感受—认识—熟悉这三个层次进行的。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课之前,教材安排了让学生去测量课桌、黑板、树干的周
径、圆形花圃、篮球场等不同形状的物体的边长,并要求计算出边长的总和是多少,通过大量的感受活动使学生对图形的周长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并具备了测量、比较的理念和动手的能力,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用不同的方式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总结周长计算公式。
(2)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周长计算的问题。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的能力,以及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2)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以及和全班同学的合作交流,总结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总结周长公式
二、说教法、学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紧紧围绕“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关键;运用生本教学理念,通过师生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提高参与探索的欲望,从而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在教学方面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老师在课前先布置了小研究,并让学生回来后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在教法上冯老师做到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以学定教,从面做到不教而教的生本理念。在教材的研究方面,做到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形成小课程大活动的模式,达到整体感悟的效果。
2、把课堂交给学生。
本节课在学法方面主要以学生“自主研究——推出方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进行,留出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参与到学习中,并将所学知识进行内化提高。老师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孩子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
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长方形的周长总而言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舞台。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能紧紧围绕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四人小组活动中学、做,轻松地获得新知这个关键。运用开放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小研究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课前复习
(二)情景引入设置问题悬念。合作探究,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1、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选出小组中最喜欢的一种方法写在小黑板上。
2、汇报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1)学生汇报长方形周长的求法。
(2)小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3、汇报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1)在情境中探究正方形周长的求法。
(2)小结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4.回归问题,运用所学的方法接解决问题,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体验学习的快乐。
由于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非常多,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热烈、民主、交流的学习氛围,冯老师在“放”的同时又注意了“收”,从学生的多种计算方法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并说明原因,从而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练习巩固:
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基础题:看图求周长
算一算黑板花边的长度、不同形状的相框求周长等与生活实际相结的题目,让学生在学会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练习,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巩固已学知识,还让学生知道这一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广泛。
2、从图形题上升到文字题
在生活中结合实际情况求周长,让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拓展题:把边长为 1厘米的两个正方形合拼成一个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
这一题是课件演示正方形转化为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转化过程,并考虑做题时应选择哪一种的计算方法,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
(四)小结:让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的小结能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除了课题与周长计算公式外,都是让学生来板书的,可见老师让学生操作课堂过程的用心,而且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与老师小结的最优化方法,以及全课的教学过程,从中还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