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武术刀术特点
论中国武术刀术特点
“刀术”指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明代戚继光《辛酉刀法》、何良臣《阵记》、俞大猷《单刀法选》以及戚继光《武备志》中都记载了刀的用法和使用技巧。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刀术的特点是:勇猛快速、气势逼人,刚劲有力,如猛虎一般。刀,“其用法,唯以身法为要,远跳超距,眼快手捷”,并要求进退闪转和纵跳翻腾都要刀随身换,身械协调一致。
套路
刀术表演
刀术的套路有自选刀、八卦刀、龙行刀,大刀、朴刀、单刀、双刀、梅花刀、八极刀、六合刀、春秋刀、滚手刀等。
特点
武术家们常用“刀如猛虎”来形容刀的勇猛彪悍,雄健有力。大刀属于长兵器,俗云“大刀看刃”,就是在用刃上,做到劈、抹、撩、斩、刺、压、挂、格等功夫。单刀、双刀都是短兵器,语谓“单刀看手,双刀看走”,所以单刀讲求裹胸和劈、砍、刺、撩、抹、拦、截等刀式,而双刀则讲究两手用力均匀,刀式清楚,步点灵活,上下协调,以显出“叶里藏花,双蝶飞舞”的姿态。流行的有朴刀、三尖两刃、双环刀、长刀(双手刀)等。刀以劈砍为主,“刀之利,利在砍”,另外还有撩、刺、截、拦、崩、斩、抹、带、缠裹等刀法。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刀在古代是一种单刃的砍杀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构成,刀身较长,脊厚刃薄,适于劈砍。在原始社会,古人类就用石头、蚌壳、兽骨打制成各种形状的刀。古人不仅用刀作为劳动工具,还随身携带作为防身自卫的武器。
刀术表演
秦汉时期,钢铁问世以后,刀的制作工艺得到改善,擅长劈砍挥杀的钢刀的制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刀已成为主要兵器之一。最通用的刀要算“环首刀”,这种刀直背直刃,刀背较厚,
刀柄呈扁圆环状,长度一米左右,便于在骑战中抽杀劈砍,是一种实战性较强的短兵器,在战场格斗中,用法是长矛短刀并用,远刺近劈,威力无比。
隋唐时采用“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朝的刀演变为横刀。
明朝军队,倭刀显现出了相当大的杀伤力,使中国军民深受其害。当时不少优秀的军事将领和民间武艺家,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学习日本刀法,戚继光是日本刀法的积极引进者。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在军队中积极推广日本刀法,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教程,在兵学名著《练兵实纪》中有记载。
程冲斗是明代少林棍法的名家,他将某些“长倭刀”法与中国棍法相类比,从中悟解到不少东西,撰写了刀谱《单刀法选》等。吴殳,是明末著名的史学家、武艺家,又是一位坚守前朝志节的遗民。晚年精心研究武术,纵论古今,多有著述。吴殳以得之于渔阳老人的剑法,与日本双手刀法相融合,重加编定成单刀十八势,写成《单刀图说》一书。
1925年,马凤图、马英图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破锋八刀”,作为西北军环首大刀的教材,以取代原来表演性较多的老刀套。先在张自忠将军的教导团中加以试行,后来积极推广到全军。在长城抗战和泸沟桥抗战中,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显示了精湛的刀术。
1)缠头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左肩贴背绕过右肩,头部正直。
2)裹脑刀:刀尖下垂,刀背沿右肩贴背绕过左肩,头部正直。
3)劈刀:刀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刀刃,臂与刀成一直线。抡劈刀沿身体右侧或左侧抡一立圆;后抡劈要求与转体协调一致。
刀法手心护具
4):刀向右下方或左下方斜劈为砍。
5)撩刀:刀刃由下向前上为撩,力达刀刃前部。正撩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刀沿身体右侧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前臂内旋,刀沿身体左侧撩出,余同正撩。
6)挂刀:刀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右为挂,力达刀背前部。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抢挂贴身立圆挂一周。
7)扎刀:刀刃朝下、朝上或朝左,刀尖向前直刺为扎,力达刀尖,臂与刀成一直线。平扎刀刀尖高与肩平;上扎刀刀尖高与头平;下扎刀刀尖高与膝平。
8)抹刀:刀刃朝左(右),由前向左(右)弧形抽回为抹,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刀刃;旋转抹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9)斩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高度在头与肩之间,力达刀刃,臂伸直。
10)横扫刀: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砍,与踝关节同高为扫,力达刀刃。旋转扫刀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11)按刀:左手附于刀背或右腕,刀刃朝下,平向下按。高与腰平为平按刀;接近地面为低按刀。
12)藏刀:刀身横平(刀尖朝后,刀刃朝外)藏于左腰后为拦腰藏刀;刀身竖直藏于左臂后为立藏刀;刀身平直(刀尖朝前,刀刃朝下)藏于右够侧为平藏刀。
13)背刀:右臂上举,刀背贴靠右臂和后背右侧为背后背刀;右臂侧平举,刀背顺贴于右臂为肩背刀。
14)架刀:刀刃朝上,由下横向上为架,刀高过头,力达刀身,手心朝里或朝外。
15)抱刀:刀柄朝前,两手相交,刀背贴于左臂,向前平举为平抱刀;左手,左臂下垂,刀尖朝上,刀背贴于左臂为立抱刀。
16)剪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下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17)撩腕花:以腕为轴,刀在臂两侧向前上贴身立圆绕环,刃背分明。
编辑本段练习方法
套路练习
刀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朴实无华和简练流畅。相对于已经严重趋向虚华的多数表演性套路来,刀的单势和套势,都显得要简单一些,凡一刀一势,莫不脚踏实地,严守规矩与法度。动作之大小,进退之尺度,全在一定的规定下进行,不允许随意变化和玩弄所谓身法。这种近乎刻板的要求,是现代一般武术中不多见的。然而,这一刀一势一进一退,都非常之吃功夫,需要从大功夫、大辛劳入手,在千万次的练习中求得成功。在正确指导下,练之既久,功夫到了,“刀味”便慢慢渗透出来,长刀特有的“杀气”也会放射出来。这时,随着“脚法”日见提高,流畅感油然而生,练之者自能领略到“流畅”所带来的愉悦,游刃自如,神气淋
漓,欲罢不能。观之者能得到一种在花派武术那里绝对享受不到的气势感和韵律美。
实战训练
刀法的训练一般采用泥墙、篮球、木人桩三种器材训练。
电影中的刀术
一、泥墙
泥墙一般用来练习刺法。着普通墙壁,用较湿润而粘稠的泥土再堆叠一段泥墙,高约五尺,厚一尺,宽两尺。砌好泥墙后,用刀在泥墙上划一个正面人体图,并标出咽喉、心脏、肚脐、下腹等部位。练功者面对泥墙,用短刀刺击各个标志点。要求短刀刺入直至护手或刀柄,否则不合格。刀刺入后,要迅速抽回,不能在泥中停留。也可以用刀划割泥墙,练习方法和要求与刺法相同。每次练习完毕,用手将刀痕抹平,喷上少量的水,再用塑料薄膜盖上以保温。
练习的时日长了,泥墙会逐渐变干。到时,刺刀和划刀的力量都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以后每
刺一刀都会有极强的深度,每划一刀也有极强的透力——因为,人体的肌肤根本没有泥墙那么坚韧。重要的是,刀刺()入泥的感觉与入肉的感觉极其类似,这种感觉普通人是没有机会体会到的。
二、篮球 入肉
将一只充足气的篮球,装在网兜中悬挂在与胸同高处。篮球的高低可以调整,但篮球必须系紧。挑选一块木片或竹片,长宽如短刀,但无须削成刀形。面对篮球,手持竹片,对准篮球快速刺击。面对篮球,手持竹片,用竹片斜划篮球,左右斜划(即正五花动作),动作要快。
利用悬挂篮球也可用来练习砸推、捅刺等刀法。可以说,大部分刀法都可以利用这种悬挂篮球来训练并可尽情地施展。
本功主要练习单式刀法或组合刀法的快速连击,其所达到的程度一般都以半分钟连击几刀来计算。所以必须重视本功的训练,绝对不能有所忽视。
三、木人桩
用木桩一段,比人略高,雕出头身,圈出要害,装上手脚。木桩最好选用部分有些霉烂的泡桐木,不要用坚硬的好木材、固坚硬的木材易伤刀。
()单式刀法练习
练习者右手握刀,分别以刺、划、砸等刀法,攻击木人桩的手、脚、头等部位。这一练习主要训练出刀的准确性,练习者切忌一味求快而失去准头。
()组合刀法练习
木人桩主要用来练习组合刀法,组合刀法是短刀高级训练法,初学者不宜。兹举一例如下:练习者右手,右警戒势而立。先用左划刀斜划木人桩右臂;接着沉身右平划刀划割木人桩大腿;再用刀挺刺木人桩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