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针灸】给您讲讲——针灸古法二十八式
持针入肉各有方,
十二经有十二节,
九刺用以应九变,
散刺后人遵古说,
说出《官针》法最详,
五脏五刺细街量,
缪刺《素同》有专章。
二十八法勿相忘。
注解
刺法者针道之用也, 《灵枢·官针篇》中载之最详。一曰九刺以应九变;二曰十二节刺以应十二经;三曰五刺以应五脏。 缪刺则《素同·缪刺论》中论述更为详备。在九刺, 十二节刺及五刺之中同时有输刺法。 在三种输刺之中, 十二节刺与五刺中之输刺, 名同而法亦大体相同,故不重复赘赋。 另有散刺法系后人据古法而立。共为二十八法, 胪述于后。
招式在下面的分割线
一式 输刺(九刺)
输刺用针内外备,
外取手足内取背。
诸经手足有荥腧,
入肉脏腑背俞尤足贵。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输也。” (,甲乙经。作腧刺)是乃外取手足之荥腧,内取腰背之藏俞,内外同取之刺法也。如手太阴肺经羅患时,在手可取鱼际(荥)或太渊(腧),在背可取肺俞。其余藏府可以类推。
二式 远道刺(九刺)
病在上者取之下,
远道刺法疾可罢。
头面府病刺府腧,
手足上下义无二。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此乃上病取下,引而竭之之刺法也。《灵枢·刺节真邪篇》曰: “刺府腧去府病。'故以六府之病变为宜。 足少阳之腧在足临泣,足阳明之腧在陷谷,足太阳之腧在束骨。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头面及身以上属于三阳经之病患, 均可在足取
之。
除此以外, 其他经穴可以手足上下互取者用之尤多。 如列缺能治茎痛、尿血,照海能治咽痛、目赤。 《肘后歌》云: “头面之疾针至阴, 腿脚有疾风府寻。”均远道刺之类也。
三式 经刺(九刺)
表里阴阳枢纽穴,
大经结络经分说。
经刺之法重在斯,
足如公孙手列缺。
实者可泻虚可补,
不盛不虚以经取。
依经为治正那宜,
汤液灸刺均能主 。
注解
这在《内经》中有二义:其一,即《灵枢·官针篇》曰: “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乃在人身之大经脉与络脉相结合处之刺法。“经分” 有大经脉在此处分行和即在该处取穴之意 。 如手太阴阳明之列缺、偏历;足太阴阳明之公孙、丰隆;手少阴太阳之通里、支正;足太阳少阴之大钟、飞扬;手厥阴少阳之内关、外关;足厥阴少阳之;蠡沟、光明。举凡经脉与络脉相结合处,均为阴阳表里经之枢纽穴,较之各经之其他腧穴,实尤为重要也。
经刺另一要义,即《灵枢·经脉篇》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难经》第六十九难曰: “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病, 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所谓正经自病, 即病既不从生我者而来, 亦不从我生者而来;既不从克我者而来, 亦不从我克者而来, 系由于本经自感之那所致。因之当以本经之穴治之, 而他经之穴则不居于重要地位。
四式 络刺(九刺)
络刺之法不取穴,
视其浮络泻其血。
瘀血郁滞多在阴,
刺宜浅点乃要诀。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此乃不取经穴, 但视其浮络以泻其恶血之刺法。 《素问·调经论》曰, “刺留血奈何?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灵枢·经脉篇》曰: “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灵枢·寿夭刚柔篇》曰:“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是均络刺之用也。
瘀血之留于络脉者, 以身之阴部为多見,如耳后、肘内及膝腘等处。头之颞颥部亦常采用络刺之法。 络刺泻血,有去瘀决滞, 清热解毒之功。刺时对准青络脉,用浅刺及点刺法,疾入半分至
一分, 迅即遇出,以能出血为度,不闭其孔令恶血自流。如出血已变为鲜红, 可按捺针孔以止之。在肘窝或膝腘等处青络脉不显时,如拍击数下则青络自见。络刺与点刺,法既相近,而义亦可通。至于点刺取穴与络刺不取穴,当随宜斟酌,不可强分。
五式 分刺(九刺)
分刺深针分肉间,
邪气深藏浅刺难。
臀股肉多皆可用,
腹胸胁肋勿轻谈。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分肉”即肌肉丰厚而有界限可见者。邪气深藏其间, 则浅刺不效, 必须深刺方能达于病所。在臀股及肌肉丰厚之处多可用之。胸腹胁肋等处,肌肉菲薄,如针刺过深即有刺中内脏之虞, 慎勿轻用。
六式 大泻刺(九刺)
脓血深留泻始除,
铍针大泻决江河。
脓不畏多除务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