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
黄帝,据《史记》记载为五帝之首,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生于轩辕之丘,故称为轩辕氏,是中国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黄帝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他在位时间很久,国势强盛,政治,文化进步。他除了善于征战外,亦颇懂医术,传说《黄帝内经》为他所著,而这本中医学巨著,亦是针灸理论形成的标志。
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他精于方药,擅长针灸。其特点是:“处剂不过数种,针灸不过数处”。华佗的事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为曹操头风病,曹操每次发病时,华佗就用针刺他的鬲俞穴,头痛马上好了。另外,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事迹,也是历史传颂甚久。
入肉
皇甫谧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西晋朝那人,魏晋时代的杰出针灸学家。皇甫谧毕生致力于针灸研究,大约在公元256—259年间,完成著名的针灸巨作《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简称《针灸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的成书是针灸学上继《黄帝内经》后的又一次总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理论、技术、系统的针灸专著,为针灸专科发展奠定基础。
杨继洲
杨继洲(约1522—1620年)是明代著名针灸医家,明代三衢(今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六都杨村)人。其祖父杨益曾任太医院太医,享有很高声望。杨继洲年幼时专心读书,热衷科举考试,后来弃儒学医,行医四十多年,精通针灸。杨氏所著的《针灸大成》总结了明末以前针灸学的重要成果,是继《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
黄灿
黄灿(1850—1917年),清江(今属江西)人,清末针灸家,夙精针灸。其父亲黄良楷是清道光元年(1821年)武举人。黄氏蒙先人余荫,三十岁时,在淮阳富安任盐务官十年,但
由于他生性恬淡豪爽,厌于官场迎送,反而乐意以金针济人。任职时,常常用针灸为百姓治病,后来干脆弃官行医。1916年著《针灸诠述》一书。黄氏认为针灸之善有三:“性纯而入肉无毒,一善也;质软而中窍无苦,二善也;体韧而经年无折,三善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