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的一组是
A.酝(niàng)     菜     逼人(duō)     花团
B.窠(cáo)       亮     翻来去(fù)      喜出
C.宿(rú)        润     抖精神 (sǒu)     不可
D.应(hè)        迁     清空灵(chéng)   然而生
 
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29日在京举行。今天,我们要( )英雄、( )英雄,忠诚担当、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同( )新时代人民共和国的壮丽凯歌。
A.敬仰 学习 谱写    B.敬慕 研习 谱写
C.敬慕 研习 描写    D.敬仰 学习 描写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丽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时代追求。
B.杨泗港长江大桥为长江主轴建设增添了新奇观,是建设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C.郎平带领以朱婷为首的女排姑娘们,一举创造了中国体育史上的神话。
D.70年,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不仅有中国腾飞的经济、人民红火的生活,还有科技进步的“中
国速度”。
 
4.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树影。
B.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D.《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独而寡闻,”交个好朋友,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5.  下列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撰写的回忆性散文集。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
这些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
B.老舍是《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由两部分组成:“百草园中的游戏玩乐”和“三味书屋中读书学习”。两部分内容前后连接,表现了一个儿童的成长过程。
D.“四书”之一的《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中有许多名句是关于修身的,如《子罕》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①国庆节,《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又火了,全国各地纪念建国70周年快闪活动中,使用得最多的歌曲就是这首。
        ②《我和我的祖国》是先有曲子,后填词。1962年,秦咏诚作了一首小提琴曲《海滨音诗》。张藜很喜欢《海滨音诗》的旋律,就跟秦咏诚说:“我太喜欢这曲子了,你能不能给我抽出一段让我填词?”之后,秦咏诚就把《海滨音诗》的一些段落拿出来,重新改了一下,就成了后来《我和我的祖国》的曲子。
        ③多年之后,张藜在回忆录中回顾了当年填词的情景:“1985年,当秦咏诚把曲子写出来后,我却久久不能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歌词。”张藜把曲谱揣在兜里,一揣就是半年。有一次去广西出差,第二天一早起来他推开窗户远望,一轮旭日缓缓升起,把对面山川映照得如诗如画。联想到自己走过的路,尽管曲曲折折,但毕竟和祖国命运紧紧相连。此情此景,一下开启了他的灵感,张藜脱口而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感觉到了,他一鼓作气又写下:“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④《我和我的祖国》于1985年发行,30多年后人们还在唱,她为什么这么打动人呢?
        ⑤首先是很好地概括了产生时所处时代的精神。很少说有一首歌在当时都不受欢迎还能流传下来的。因为如果没人听、没人唱,歌就不存在,所以大部分经典歌曲首先得受到当代人的欢迎。无论是词还是曲,先得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产物。《我和我的祖国》是1984年创作、1985年发行的,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国家建设初见成效,就出现了《我和我的
祖国》。
        ⑥第二,她到了一个超越性的点,把一个小小的我对祖国的情感和普遍的人生哲理,高度提炼出来了。张藜先生是大连人,从小就跟海很亲,他就把我的祖国和我,比作“海和浪花一朵”。这样一个意象不论是今天还是当时或者未来,大家都会认同。个人的命运必须跟整个国家紧紧结合在一起,就像浪花依托海一样。往小了说,这是个人和祖国的关系,往大了说,这也是人类跟大自然的关系。当这样一种共性被集中提炼出来,这首歌就有了超越性,直到今天仍然可以被老老少少都喜欢,就算00后、10后听了也不会觉得有哪里不懂。
        ⑦当然,除了词写得好,曲肯定也要好听。《我和我的祖国》的曲也是老少咸宜的,从音乐的角度上,也获得了一个很高的超越性。她既很讲究,又不是普通的流行歌曲,本身就有很高的审美高度。不光可以独唱,还可以混声合唱,也可以领唱加合唱,小孩子主唱也可以,不像有些歌可能就只适合标准化演唱。而《我和我的祖国》这样一首题材很大的歌,就算是一个小娃娃来唱,一样也会很感人。
        ⑧所以非常好的时代性、人民性,还要加上非常高的艺术性,就使《我和我的祖国》具备了超越时空的这种品格,也就是说她获得了经典性。 
(1)下列对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诞生情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我和我的祖国》是张藜根据自己喜欢的曲子填词的。
B.《我和我的祖国》的曲作者是秦咏诚。1962年他创作了小提琴曲《海滨音诗》,把其中一些段落抽出来作为《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的曲子。
C.《我和我的祖国》曲子写成后,词作者张藜却未能当即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歌词。 D.1985年,张藜去广西出差时到创作灵感,完成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的填词。
(2)下列对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成为经典的原因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和我的祖国》的歌词很好地概括了产生时所处时代的精神,是那个时代精神的产物。
B.《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提炼出个人对祖国的情感和普遍的人生哲理,使这首歌有超越性。
C.《我和我的祖国》曲很好听,有非常高的审美高度和艺术性。
D.《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不是普通的流行歌曲,老少咸宜,适合多种场合歌唱。
(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打动了许多人,从发行到现在人们还在歌唱。
B.一首歌如果在当时不受欢迎,没多少人听,也没多少人唱,就一定不能流传下去。
C.非常好的时代性、人民性、非常高的艺术性,使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获得经典性。
D.经典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在将来还会有顽强的生命力,会被继续传唱下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画 糖 人
        ①迂回的小巷,斑驳的青石板,墨绿的青苔,那凹凸不平的褶皱就像是老树身上脱落的树皮,长在岁月的光辉里,却注定要在岁月里去尽光华,在喧器中被掩盖真容。
        ②多年以前,在那段泛黄的时光里,老人小摊就在其中。秋日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绿叶在白的大理石板上、琥珀的糖人上缓缓流过,暖暖的,甜甜的。此起彼伏的吆喝,噼噼啪啪的煎油声,一路的葱蒜香儿,混合着空气里的桂花香,让老人的小摊显得格外宁静。
        ③老人是一个画糖人。只见他用一把精致的小铜勺舀上些许熔化的糖稀,透着四季的花香,香气四溢,他一手拿着竹签,一手拿着勺子,双手在白的“画”板上翻飞舞动,细腻的糖稀随着他的手势勾勒出一个个灵动的形象,凤凰、青龙、白驹就这样从他指缝间倾泻而出。待到轻咬一口,确实不同于普通糖稀的香甜润滑,隐隐间又是秋日里安宁、恬淡的美好。一经询问,方知糖稀里藏着桂花和西柚混合的花酱。
        ④在旁人看来,老人不过是一个穿着布衣、无所事事的老头罢了,我却偏爱老人的小摊。在喧闹的小巷中,老人的小摊毫不招摇,朴素而又安宁。小摊身后的那棵大树也如老人那样静静地守候着,披着午后的光晕,拼着清风中淡淡的甜味儿。时常去老人的小摊,坐在一旁不语,静静地听老人跟我讲述每一个糖人背后的故事,而那故事又是如此流畅鲜活,仿佛就融在他的血液里,生长在他的灵魂里,从未逝去。偶然间,又听老人说起自己世代都以画糖为生,早些年,糖人的手艺很受欢迎,每每出现在大街小巷中时,都会引来一孩子和青年。只是如今的糖人已经失去了当年的清香细腻,更多的是掺杂了香精的粗糙和腻味儿,于是糖人也渐渐退出了江湖。末了,在老人递来一支糖人的同时,也会递上一杯柠檬水,还总不忘叮嘱句:“柠檬水可以解腻助消化,别忘了喝。”抬头,对上那一双柔和宁静的眼晴,我有点失神,却又莫名安心
        ⑤每每来到小摊边,我都会惊讶于老人加些许花酱的匠心,感动于老人为每支糖人加一杯柠檬水的细腻,恍惚于老人身上的质朴无华,回味他多年以来的执着追求一一坚守着一个小摊,坚持做最质朴的画糖人。
        ⑥时光一纵,又是几个春秋。还是那悠长的小巷,斑驳的青石板,只是那墨绿的青苔似乎淡了一点。我悄悄地走着想去嗅一嗅曾经留在我脑海中的桂花香,寻那香甜的糖人,却一路无果。沿路的吆喝声已经散去,那一个个朴素的小摊已经被车棚小店代替。小巷尽头大树底下,空荡荡的,老人的小摊已经不知去向何处。
        ⑦复旦名师陈果在《好的孤独》中写道:“即使在最平淡而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感并享受快乐。”而我认为即使在最平凡而陌生的人身上,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好的品质如那个画糖老人。我们都在时间的洪流中,走不出去,也回不来,吾生须臾,了无痕迹,能留下的唯有那一种精神。
        ⑧小巷深处,大树上,墨绿的叶子漏下几点细碎的阳光,映在长着青苔的老石板上,而树下的画糖人已经不知去向。 
(1)阅读第④段,请简要概括“我却偏爱老人的小摊”的原因。
(2)理解第④段中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湖北有多少个市抬头,对上那一双柔和宁静的眼晴,我有点失神,却又莫名安心。
(3)第⑦段中说“而我认为即使在最平凡而陌生的人身上,我们一样能够窥见美好的品质如那个画糖老人。”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画糖老人的美好品质。
(4)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第⑧段“而树下的画糖人已经不知去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二)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释】王黄门,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儿子,曾任黄门侍郎。子重,是王操之的字,子敬是王猷之的字。子敬最小。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
B.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
C.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诣:拜访
D.向三贤孰愈孰:通“熟”,熟悉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知之    B.吉人之辞寡
C.下车引之    D.择其善者而从之
(3)下列对两则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安认为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柳絮因风起”相对于“撒盐空中差可拟”更好。
B.《咏雪》一文从“公欣然”和“大笑乐”中,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
C.王黄门兄弟三人见谢公时,子猷和子重说了些日常事情,子敬寒暄了几句。
D.谢安通过子敬见自己时说了几句客套话,认为子敬比子猷、子重要贤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