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的节目「时与潮──七十年代电影的变异」剖析七十年代电影类型及潮流的变化,为了深入探讨七十年代的电影工业,以及电视文化如何建立香港本位的意识,本馆协助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15日由浸大文学院院长锺玲在开幕礼致辞后,主持卢伟力博士逐一介绍莅临的嘉宾,包括本馆节目策划罗卡、刘天赐、张同祖、蔡继光及唐基明,而锺玲亦分享与胡金铨导演往韩国拍片的始末。
罗卡首先分析七十年代电影与电视的互动情况。在七十年代,无论就创作方法、题材及人才方面,电影与电视均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在1975及76年,无线电视拍摄的长剧,往往沿用家庭伦理、爱情等题材,其实与粤语长片并无二致。而无线电视在成立之初,大部份的电视艺员均是粤语片演员,主要因为在七十年代初期,粤语片被国语片打垮,一批批电影人才如萧笙、梁醒波、沈殿霞、杜平、张瑛及黄曼梨等转往电视发展。反之,许冠文在电视台策划《双星报喜》,大受欢迎,然后才加入电影界,参与《大军阀》(1972)及《鬼马双星》(1974)的制作。
罗卡首先分析七十年代电影与电视的互动情况。在七十年代,无论就创作方法、题材及人才方面,电影与电视均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在1975及76年,无线电视拍摄的长剧,往往沿用家庭伦理、爱情等题材,其实与粤语长片并无二致。而无线电视在成立之初,大部份的电视艺员均是粤语片演员,主要因为在七十年代初期,粤语片被国语片打垮,一批批电影人才如萧笙、梁醒波、沈殿霞、杜平、张瑛及黄曼梨等转往电视发展。反之,许冠文在电视台策划《双星报喜》,大受欢迎,然后才加入电影界,参与《大军阀》(1972)及《鬼马双星》(1974)的制作。
1976年之后,电视台招揽外国学成回港的年青人,他们往往贴近生活,擅于刻划城市人的感觉及节奏。这批年青人如许鞍华、蔡继光、严浩、陈韵文及岸西等,其后均往电影界发展,将电视刻划生活的细致感觉拍成电影,摆脱了武侠片及功夫喜剧的类型,逐渐发展成香港新浪潮电影。凡此种种,缔造了电影与电视在人才与创作方式的交流。在六十年代,电影虽然是一枝独秀,但改变亦比较缓慢。直到电视台出现,培养了不少人才;电视剧亦能带动潮流,取代了以前粤语片的观众,题材亦贴近生活;电视与电影作良性竞争,但电视亦为电影界注入人才,改进电影的创作方法。
刘天赐是七十年代在电视与电影左右逢源的创作人。他认为七十年代充满矛盾,是个媚俗与脱俗的年代;既具颠覆性,亦顺从社会的规条;创作人有突破,却同时有继承的表现。刘天赐在1969年加入电视台,是时梁淑怡与许冠文正在「抄袭」一个美国电视台的Gag Show节目Laugh-in,移花接木在无线电视播放,就是《双星报喜》。这个电视节目无疑是即食文化,要节奏快,又逗人笑,每集大概有20分钟的笑料,需要42个Gags,许冠文便他及邓
伟雄一起创作。最初是全部抄袭《一千个笑话》这些书籍,又不可涉及性、宗教及政治,惟有在社会生活上寻题材。另一部电视剧集《73》则是「抄袭」All in the Family,形式仍是美国式的Sitcom,但却取材自香港事。而电影《半斤八?O》(1976)亦沿用同一公式,没有故事,没有戏剧结构,即是「炒杂碎」。这就是七十年代Gag Show和喜剧的创作方式。
回顾六、七十年代,张同祖亦有感怀。他在少年时代曾在邵氏公司担任场务,辗转再加入剧务部,拍摄古装武侠片。他曾参与胡金铨执导的《大醉侠》(1966),对胡金铨大为赞赏,认为胡导演的《大醉侠》一新耳目,开创武侠电影的新格局。
他忆记在年少的时候热爱电影,一部影片往往看上两、三回,例如《春光乍泄》(Blow-up, 1966)及《魔鬼怪婴》(Rosemary's Baby, 1968)。另一方面,张同祖不相信国内导演拍摄武侠片会比香港导演优胜。在1949年以来,国内已没有拍摄武侠片,缺乏此类型电影的历史及文化;相反香港却有动作片传统,不断创出新的动作及形式,所以动作片一定会由香
回顾六、七十年代,张同祖亦有感怀。他在少年时代曾在邵氏公司担任场务,辗转再加入剧务部,拍摄古装武侠片。他曾参与胡金铨执导的《大醉侠》(1966),对胡金铨大为赞赏,认为胡导演的《大醉侠》一新耳目,开创武侠电影的新格局。
他忆记在年少的时候热爱电影,一部影片往往看上两、三回,例如《春光乍泄》(Blow-up, 1966)及《魔鬼怪婴》(Rosemary's Baby, 1968)。另一方面,张同祖不相信国内导演拍摄武侠片会比香港导演优胜。在1949年以来,国内已没有拍摄武侠片,缺乏此类型电影的历史及文化;相反香港却有动作片传统,不断创出新的动作及形式,所以动作片一定会由香
港导演作出突破。就如胡金铨的节奏,以及张彻对侠义的看法。而动作片的精髓,最重要是能彰显侠义精神。
锺玲简介胡金铨往韩国以实景拍摄电影的始末。胡金铨在1977年2月至1979年4月往韩国拍摄两部古装片:《山中传奇》(1979) 及《空山灵雨》(1979) 。为何胡金铨不在台湾的片场拍摄,而要走到韩国取景?正是因为韩国的地方大,很多地方都可以取景,而且两部电影可以取同一个景拍摄。片场的布景容易「穿崩」,很难拍低镜头;而韩国的佛寺往往较具质感,用木头造的布景却没有戏味可言。但当然以实景拍摄电影亦相当吃力。锺玲在座谈会上展示胡金铨在韩国看外景后的素描和文字札记。例如在韩国庆州的书出院,分别拍成《山中传奇》里徐枫与张艾嘉下榻的房舍;而济州岛的火山口,就是《空山灵雨》中老和尚?盘的地方,以及石隽在《山中传奇》开始与结尾镜头下的景致。
蔡继光则谈到他在七、八十年代在香港影视界发展的过程。他在1975年由美国返港,梁淑
锺玲简介胡金铨往韩国以实景拍摄电影的始末。胡金铨在1977年2月至1979年4月往韩国拍摄两部古装片:《山中传奇》(1979) 及《空山灵雨》(1979) 。为何胡金铨不在台湾的片场拍摄,而要走到韩国取景?正是因为韩国的地方大,很多地方都可以取景,而且两部电影可以取同一个景拍摄。片场的布景容易「穿崩」,很难拍低镜头;而韩国的佛寺往往较具质感,用木头造的布景却没有戏味可言。但当然以实景拍摄电影亦相当吃力。锺玲在座谈会上展示胡金铨在韩国看外景后的素描和文字札记。例如在韩国庆州的书出院,分别拍成《山中传奇》里徐枫与张艾嘉下榻的房舍;而济州岛的火山口,就是《空山灵雨》中老和尚?盘的地方,以及石隽在《山中传奇》开始与结尾镜头下的景致。
蔡继光则谈到他在七、八十年代在香港影视界发展的过程。他在1975年由美国返港,梁淑
怡随即聘请他担任无线电视的编导。是时刚刚推出彩电视,大家其实都不懂电视的运作,但反而有好处,就是自由度很大。那时资源缺乏,电视台只有两部Steenbeck剪片机;而每出剧集为48分钟,却只有三个工作天,时间很少,可是因而培养了很多人才。观众习惯了电视台拍摄的题材,追捧电视台艺员,也培养了一批电视台观众。大概在1979年,功夫片的票房一蹶不振,片商于是在电视台挖角;吴思远也来蔡继光,为他编写《蛇形刁手》(1978)的剧本,这部片由成龙主演,那时成龙已拍了十多部功夫片,惯演大英雄的角,但卖座不佳,令他成为票房毒药。蔡继光于是借鉴美国片如Little Big Man (1970) ,主角是Underdog,为人愚笨,但忠诚实干,认为这种角也会适合成龙。当时的功夫片很严肃,但有鉴于《七十二家房客》(1973)相当卖座,于是《蛇形刁手》便拍成一部配上粤语的功夫喜剧,又加上讽刺的元素,结果大受欢迎,是成龙第一部卖座的功夫片,亦开创粤语功夫喜剧的潮流。其后陈欣健他执导一部青春片《喝采》(1980),蔡继光是第一次当导演,陈欣健则第一次担任监制,文隽及郑丹瑞第一次担任编剧,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自己的岗位是做甚么的,但这次合作的经验非常难得。
唐基明是现任的无线电视监制。监制的职责是部份行政加上创作的工作,而导演则可以百份百控制创作。他回想在1980年曾为缤缤公司执导《追捕》,但当时该公司已面临倒闭的危
唐基明是现任的无线电视监制。监制的职责是部份行政加上创作的工作,而导演则可以百份百控制创作。他回想在1980年曾为缤缤公司执导《追捕》,但当时该公司已面临倒闭的危
机。那时李小龙及许冠文的电影已再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香港电影却在国内、台湾、欧洲电影及香港新一代的文化冲击下,注入新气息;兼且有四条院线,需要大量的导演,造就由外国学成回港的年青人的种种机会。同时马来西亚及新加坡在七十年代仍未有本土的电影市场,香港电影开始雄霸东南亚的华人市场;所以七十年代电影可说是为八、九十年代的电影市场奠下基础。
罗卡再补充粤语片在1971年息微,但电视以粤语播放,电视观众远多于电影,而且电视的Gag Show 以俚语和俗语搞笑,形成新现象。而直至粤语对白的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大卖,证明观众怀念本土语言,并开始对本土语言有重新的认识。卢伟力总括在七十年代,无论就电影及电视而言,均是变动不居的年代,却带来不少创意和冲击。(整理:赵嘉薇)
七十年代香港电影工业与社会变化
baby谈退出演艺圈
罗卡再补充粤语片在1971年息微,但电视以粤语播放,电视观众远多于电影,而且电视的Gag Show 以俚语和俗语搞笑,形成新现象。而直至粤语对白的电影《七十二家房客》大卖,证明观众怀念本土语言,并开始对本土语言有重新的认识。卢伟力总括在七十年代,无论就电影及电视而言,均是变动不居的年代,却带来不少创意和冲击。(整理:赵嘉薇)
七十年代香港电影工业与社会变化
baby谈退出演艺圈
(左起)澄雨、章国明、罗卡、冯凌霄、卓伯棠及陈少鹏
8月17日假香港电影资料馆举行的「七十年代香港电影工业与社会变化」座谈会上,电影界圈内圈外人士聚集一堂,剖析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与社会如何息息相关。座谈会由本馆节目策划罗卡主持,嘉宾讲者包括陈少鹏、冯凌霄、澄雨、卓伯棠及章国明。
自五十年代起担任武指的陈少鹏分享武侠片的发展历程。五十年代当红的武侠片明星是石燕子、于素秋、曹达华,到了六十年代,拍摄文艺片为主的公司亦开始竞拍武侠片,谢贤、胡枫等成为主导。七十年代,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1971)最初不被看好,但试片后发觉与以往的功夫片很不同,结果大为成功,往后的武打片开始讲求拳拳到肉的真功夫。
冯凌霄在六十年代末加入长城,他从电影公司的角度切入,讲解「长、凤、新」三间公司的创作变化。「长、凤、新」普遍被视为左派公司,他解释长城早年与国泰一样备受欢迎,没有界线,邵氏及国泰甚至争相购买长城影片的外埠发行权。外人多以为公司的变化自1967
8月17日假香港电影资料馆举行的「七十年代香港电影工业与社会变化」座谈会上,电影界圈内圈外人士聚集一堂,剖析七十年代香港电影与社会如何息息相关。座谈会由本馆节目策划罗卡主持,嘉宾讲者包括陈少鹏、冯凌霄、澄雨、卓伯棠及章国明。
自五十年代起担任武指的陈少鹏分享武侠片的发展历程。五十年代当红的武侠片明星是石燕子、于素秋、曹达华,到了六十年代,拍摄文艺片为主的公司亦开始竞拍武侠片,谢贤、胡枫等成为主导。七十年代,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1971)最初不被看好,但试片后发觉与以往的功夫片很不同,结果大为成功,往后的武打片开始讲求拳拳到肉的真功夫。
冯凌霄在六十年代末加入长城,他从电影公司的角度切入,讲解「长、凤、新」三间公司的创作变化。「长、凤、新」普遍被视为左派公司,他解释长城早年与国泰一样备受欢迎,没有界线,邵氏及国泰甚至争相购买长城影片的外埠发行权。外人多以为公司的变化自1967
年的六七开始,冯凌霄则认为是思潮、香港环境及英政府的态度影响了公司的创作路向。时,江青将于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断章取义,取其有用部份重新演绎,例如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一点,「长、凤、新」的创作思潮备受影响。他又以讲述建筑工人没有屋住的《屋》(1970)为例,说明当时的社会环境恶劣,并忆述自己参与六七的经过,谓当年工人游行被警察镇压,及后更有防暴队开槍杀人,强调「长、凤、新」是在上述的环境下才拍出「偏左」的影片。
澄雨则以影评人的角度,分析当时电影观众的层次──本地人多看戏曲片,如任白的,外省人多看国语片,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则看外语片,三种观众小有相迭。六七融和了老一辈的戏迷,令市场有空间容纳新戏;战后出生的一辈接受英语教育,受外国文化影响,多看欧美电影,他们在后对中国的政治更加冷感,台湾的老人家政治亦不能吸引他们,年青人充满创作冲动,「夹band」及拍电影成为他们投注精神的两大途径,新电影便在这样的气候下抬头。此外,七十年代香港由转口港转型为制造业中心,港人子女的零用钱多了,看电影成为风行一时的消闲活动,也是促进电影发展的一大原因。那时的电影都不涉政治,因为偏向任何立场也会有麻烦。其实七十年代初期已有人关注回归问题,但不能正面讲,只能象征
澄雨则以影评人的角度,分析当时电影观众的层次──本地人多看戏曲片,如任白的,外省人多看国语片,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则看外语片,三种观众小有相迭。六七融和了老一辈的戏迷,令市场有空间容纳新戏;战后出生的一辈接受英语教育,受外国文化影响,多看欧美电影,他们在后对中国的政治更加冷感,台湾的老人家政治亦不能吸引他们,年青人充满创作冲动,「夹band」及拍电影成为他们投注精神的两大途径,新电影便在这样的气候下抬头。此外,七十年代香港由转口港转型为制造业中心,港人子女的零用钱多了,看电影成为风行一时的消闲活动,也是促进电影发展的一大原因。那时的电影都不涉政治,因为偏向任何立场也会有麻烦。其实七十年代初期已有人关注回归问题,但不能正面讲,只能象征
性地发泄不满情绪,这已成为新浪潮的某种主调。
卓伯棠博士集中讲解新浪潮出现的背景。当时社会有很多政团,有多元的声音反映人们的想法,那些想法便被转化为文化产品。经济方面,除了两次石油危机,七十年代其余年份都有双位数字的经济增长,激发香港人的自信与活力,这些都反映在电影中。当时风行的《中国学生周报》、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及香港国际电影节,则培养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及气氛,造就了不少导演,陈果便是其中一员。市场方面,香港电影在李小龙及许氏兄弟热潮后渐走下坡,但星马依然存在大量需求,香港市场供应不了,便开始有独立制片的出现,导演常会被不同公司邀约写剧本、拍电影。而香港电视经过十年的发展,正好培训了一班成熟的人才填补电影行内的空白,注入新鲜的血液。
最后由新浪潮猛将章国明现身说法他生于五十年代,自小喜爱看电影,久而久之自己也执起导筒。他最初拍电影漫无目的,纯粹为了喜欢,做到「起承转合」已很高兴,后来受友人
卓伯棠博士集中讲解新浪潮出现的背景。当时社会有很多政团,有多元的声音反映人们的想法,那些想法便被转化为文化产品。经济方面,除了两次石油危机,七十年代其余年份都有双位数字的经济增长,激发香港人的自信与活力,这些都反映在电影中。当时风行的《中国学生周报》、香港电影文化中心及香港国际电影节,则培养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及气氛,造就了不少导演,陈果便是其中一员。市场方面,香港电影在李小龙及许氏兄弟热潮后渐走下坡,但星马依然存在大量需求,香港市场供应不了,便开始有独立制片的出现,导演常会被不同公司邀约写剧本、拍电影。而香港电视经过十年的发展,正好培训了一班成熟的人才填补电影行内的空白,注入新鲜的血液。
最后由新浪潮猛将章国明现身说法他生于五十年代,自小喜爱看电影,久而久之自己也执起导筒。他最初拍电影漫无目的,纯粹为了喜欢,做到「起承转合」已很高兴,后来受友人
吴宇森、严浩、谭家明、许鞍华等影响,开始作多方面的尝试。他后来加入无线电视菲林组,获领导人刘芳刚、周梁淑怡放手让他们独立发挥、任意尝试。菲林组与其他部门不同,采用16毫米菲林单机拍摄,制作过程与电影一模一样,开心经历令他至今仍津津乐道。不久他便收到多间邀约,最初不敢尝试,后来邀约多了,便决定「出外」闯闯。电视台给予他难能可贵的经验与气氛,由于得到幕后支持,自言在电视台的日子十分「斗胆」。
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与社会及电视关系紧密,是次的嘉宾从不同角度切入,为电影发展描划出一幅立体的图像。(整理:冯嘉琪)
七十年代的香港电影与社会及电视关系紧密,是次的嘉宾从不同角度切入,为电影发展描划出一幅立体的图像。(整理:冯嘉琪)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