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泛道德主义“道德”与不道德泛
作者:王瑞贺
概要:在泛道德主义下,道德异化了,成为了伪道德,成为了不道德。在现阶段,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手段就是德治,或曰“德主刑辅”, 道德教化可以防患于未然,比严刑峻法更有利于统治。不但可以麻痹人民的斗志,而且有利于使统治阶级的思想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因此,道德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凌驾于其他一切思想,成为人们唯一的价值尺度、评价标准。
人们用伦理道德准则来处理一切关系,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甚至是处理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样道德就走向了泛道德化。“道德意识出现了严重的越位扩张,侵犯到其他文化领域(如文学、政治、经济),去做它们的主人,而强迫其他文化领域的本性降于次要又次要的地位,终极目的就是要把各种文化的表现,统统变为服役于道德,以及表达道德的工具。”由此可见,道德的泛道德化源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和推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1 泛道德主义的“道德”
道德的泛滥犹如江河决堤,其破坏性难以估量。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同样泛道德化也有一定的正功能。
1.1 泛道德化是对道德的普遍化、一般化,因此泛道德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相对的强化了道德的功能,它使社会上人人谈道德、讲道义,具有向善性,可以相对的弥补现时代我国逐渐缺失的道德。
1.2 泛道德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约束强势体,保护弱势体。道德的泛道德化使人们对强势体(政府、企业、文体明星等)的道德期许不断上升,人们在泛道德主义的影响下对强势体做出道德且仅仅是道德上的评价判断,从而影响到强势体的价值选择,强势体在体道德舆论的压力下势必会做出符合社会道义的选择,尽管有些是流于形式的,但也相对地约束了强势体的行为,保护了弱势体的利益。
1.3 泛道德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儒家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一定意义上说,儒家文化
充满了道德精神,儒家文化是泛道德文化。”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人教育人,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者将儒家思想的“德治”发展到了极致,使道德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方方面面也都体现着道德,泛道德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
2 泛道德主义的不道德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泛道德主义这个幽灵成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社会的梦魇。它在方方面面阻碍我国的现代化进城。
2.1 泛道德主义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矛盾。我国的市场经济虽然带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但它也要服从市场经济的一般逻辑,更要遵循资本的逻辑。义利之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永恒话题。道德的泛道德化过度地强调“仁、义”,而忽视甚至是排斥“利”,使人们谈利变,这与资本的逻辑(即利益最大化)是根本冲突的。同时对“仁”的过度强调也导致了中国人保守的性格,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富有“侵略”性、竞争性。由此可见,道德的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根本矛盾的,它已经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2 泛道德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绊脚石。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统治中,统治阶级一直以来都是实行“德治”,或曰“德主刑辅”,法律一直都是道德的婢女。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法制日益完善,但在泛道德主义迷雾的笼罩下,我国的法制建设仍然非常缓慢。在具体的法律案件中,尽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是人们(包括某些法律工作者)仍倾向于用道德进行分析判断,而这种分析判断往往又是与法律相违背的。人们在处理日常的矛盾纠纷时,首先想到的是用家族伦理道德,而不相信法律,尽管在道德处理上自身的权利受损。泛道德主义已经严重的误导了人们的法制意识,道德与法律已经不是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而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的霸权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必须要推翻道德霸权。
2.3 泛道德主义将社会舆论引向歧途。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衡量人们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引领着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道德为基础形成的。然而,泛道德主义片面的突出了道德的地位,使社会舆论异化为赤裸裸的道德舆论,混淆视听。在汶川地震中出现了“范跑跑”的道德败类,范美忠几乎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但是,在泛道德主义的影响下,社会舆论的批判角度却出现了错误。道德评价只有对人们有意识的行为才有意义,泛道德主义却使一切都具有道德意义,使本来不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事物也道德化了。
在泛道德主义下,道德异化了,成为了伪道德,成为了不道德。在现阶段,我们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参考文献】
[1]海晓君,刘林山.泛道德化对转型期我国社会制度建设的影响研究[J].青年科学,2009,(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1995:293.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