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985大学名单排名·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封建社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及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发展不充分,相对本国的封建势力而言,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没有坚实的,反封建的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
(2)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维新派手中,而紧握在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手中。而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策略错误侵犯了一些大官僚的利益,如开国会、设制度局,一些老臣的职权被剥夺,又没有安排措施,所以他们坚决反对新政。维新派在一些具体的变法措施上也侵犯了一部分人民众的利益,引起了这部分人的不满和愤怒,更加深了自己与人民众的误会,从而更孤立了自己这一方的力量。。
(3)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
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脱离了广大人民众.资产阶级维新派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众。
(4)脱离了广大人民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 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众。康有为在每次上书中,都反复提醒光绪帝 忘记人民反抗的危险。正因为没有人民力量作为后盾,所以当他们得悉守旧派要发动军事时,只得打算依靠掌有兵权的袁世凯,结果反被袁世凯出卖。
(5)直接原因:袁世凯告密
(6)维新派缺乏政治斗争经验
首先,康梁等维新派对戊戌时期清政府内部的政治形势认识不清。其次,维新派没有认识到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稳步的前进,而维新变法的改革有很多都操之过急。在者,维新派不善于笼络清政府内部势力,特别是那些曾经倡言变法与改革的洋务派。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1)国内背景:
明治维新:幕府对全国控制的程度很弱。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成为众矢之的。
戊戌变法: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守旧势力很强大. 高度中央集权的专制模式,土地私有制下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体,互相勾结,使旧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较大。
(2)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对西方列强力量的牵制,为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戊戌变法: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
(3)领导力量不同
明治维新: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戊戌变法:中国的维新派由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领导,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既没有基地,也无兵权、财权,加之守旧势力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4)参加者:
明治维新:反幕府的藩国、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了强大的维新阵营,一举推翻了幕府旧政权。
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守旧势力一反扑,维新势力顷刻瓦解。
5)政策措施:
明治维新: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戊戌变法: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6)思想文化传统: 
日本明治维新知识分子容易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学说普及早
中国儒家思想传统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较难接受新鲜事物
戊戌变法对中国的影响: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虽然变法失败,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
壁垒打开了一个口子,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教育放面,兴办新式学堂,对中国的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积极:1,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之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第一强国。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改变了东亚的国际格局,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促使中国的清王朝改变政治体制,仿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
消极:
虽然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但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极的一面逐渐显现出来,农民生活贫困,严重影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工业发展。
明治宪法颁布后,藩阀长期以天皇名义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获得民主权利。
推行愚民政策,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绝对服从天皇,为天皇尽忠卖命。
侵略野心和军国主义传统推动日本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