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日两个东方文明的代表性国家中,近代的成人女子教育由于发展历程产生了迥异的发展特点。本文在总结了近代中日成人女子教育发展历程异同基础上,试着对两国成人女子教育发展特点的迥异做以探究。
一、近代中日成人女子教育发展概况
在当闭关自守的国门被西方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中国进入了一个屈辱的时期,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救亡图存、思想文化反省与重建的时代。洋务派通过办洋务传播了大量西方女子教育问题的观念,使得传统女子教育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由适应到发展,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争之后到民国期间女子教育进行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始于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封建社会时期,这个时期只有少数的贵族女子和
武家女子可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明治维新后,日本出现了自上而下的文明开化浪潮,建立近代体制首当其冲。在这一背景下,欧美各国的女子教育思想被源源不断介绍到日本。在不断地吸收外国先进文化时形成了教育文化的兼容性和多样性。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寺子屋开始接纳平民女子接受教育,日本女子教育开始普及。
二、中日两国近代成人女子教育的特点比较研究
首先,中国近代成人女子教育起步较晚。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人们就逐渐认识到进行女子教育、提高女性素质的重要性。19世纪70年代,当日本启蒙思想家提出“国家富强之根本在教育,教育之根本在女子教育”之时,中国仅有一些西方教会创办的女子学校,不仅中国自办的女校尚且没有,连提倡女子教育的人也不多见。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才开始为女学奔走呼号。而此时,日本文部省已经发布了“高等女学校令”,确定了良妻贤母的女子教育理念。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仍将女学归入家庭教育法。直到1906年,迫于高涨的翻地反封建运动的压力,才不得不将女学列入学部职掌。1907年才有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而此时日本女子小学入学率已经达到96.1%。中国在1912年到1916年间,在国民学校、高等小学、中学、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专科学
校等各种学校中,男女学生的总人数都分别有所增加。但是女生的增加速度却比不上男生,男女人数的差距在逐年拉大。而日本的教育普及程度无论从时间还是程度上都远远超过中国。
其次,中日两国近代成人女子教育的理念不同。受儒家影响的日本在女子教育中当然也有儒教的内容,如对“女德”的重视。虽然日本也要求女德教育,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在日本却难以认同。不仅如此,日本的女子教育非常重视才智。在平安时代,贵族为了争权夺利不惜利用女儿们,所以女儿如果有才学会更有益处,于是教女性才学在贵族中十分流行。那一时期有许多有名的女性文学家诞生,如藤原道纲的母亲、清少纳言、和泉式部、紫式部等。到了寺子屋接受平民子弟的时候,学习的内容已经遍及近代的科学技术领域。因此,日本女性不仅有东方的贞淑,也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文明。相反,在中国却强硬坚持“三从四德”,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妇人识字多”,于是不教女子知识,只教儒家思想。女性和才智几乎完全没有关系。古今流传的故事中,也只是讴歌如岳母、孟母这样完美完成教子任务的贤明母亲。女性之能作为女儿,作为妻子,作为母亲,安守本分,别的一概不行。如果识字,就能明白学问和道理,反而妨碍了其安守本分。所以在女子教育上,中国的教育家及统治者将“才”和“德”对立了起来。
最后,近代中日成人女子教育的普及率差异大。早在1872年颁布《学制》时,日本就明确提出了普及全民教育的方针,要赋予女子教育以合法的地位。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得到官方承认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并且不是像日本那样有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广,而是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自下而上推动的结果。维新变法失败后,维新志士们发展女子教育的思想随之受挫。近代中国直到1907年学部颁布才颁布了最初的女学章程,女子教育第一次取得了初步的合法地位。中国女子教育起步晚,女子制度的建立更晚,所以女子教育的普及率无法与同时期的日本相比。在明治四年,文部省成立了《学制》调查委员会;次年9月,明治政府颁布了《学制》。在《学制》的九项施行计划中,第三项计划规定:“令一般女子与男子平等受教育。“1871年《学制》调查委员会成立的同月,文部省发布了建立官立女子学校的布告,表明明治政府对女子教育的重视。次年,东京女子学校、京都府女子学校、开拓使女子学校相继成立。19世纪末时,当中国的女子教育刚刚开始起步时,日本已经基本普及了女子六年制义务教育。日本在经历过明治维新及其以后的改革,迅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女子教育随之取得了很大发展。相比之下中国则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建,女子教育却迟迟不能起步。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中日女子教育的产生发展,以及特点异同分析,使我们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的认识到在中日成人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以及特征,并从中到不同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对不同国家的女子教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分析日本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特点的同时,我们也在反思近代中国的女子教育发展特点,反思可以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并超越自我。教育关乎国家百年大计,教育强国家才能够有光明的未来,对于女性教育的重视,更是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并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并到落后的原因,才能真正的实现女子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慧荣.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熊贤君.中国女子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周萍萍.近代日本女子学校的发展与特征[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
[4]李春英.论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
[5]刘登秀.清末女子教育特点简析[J].四川大学学报.2004
[6]阎文芬.中国女子教育的近代化历程-特点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
[7]李卓.良妻贤母与贤妻良母的不同命运-近代中日女子教育比较[J].日本学论坛.2006
[8]粟玲.日本近代女子教育历史进程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0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