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人生之船要自己掌舵
2006年7月末,北京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王一登上国际航班飞往美国,开始了由“与人交流”国际合作机构组织的全世界百名学生领袖环球游学之旅。他是此项活动开展以来入选的第二名中国大学生。不久,“世界政治精英摇篮”巴黎政治学院向王一抛出橄榄枝。该学院条破“非专业学生不招”的惯例,录取王一为研究生。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普通男孩是好何敲开了“世界政治精英摇篮”的大门?近日,王一的父亲王锁平向本刊记者道出了“四自真经”。
自乐:
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1984年1月22日,在大连某部队当教官的王锁平喜得贵子,他为儿子取名王一,寓意永争第一。
然而,让王锁平夫妇大失所望的是,儿子从小贪玩。一次上课,老师突然发现王一不见了,来去,竟然发现他藏在书桌底下玩橡皮泥。校长和老师拿着他一团糟的成绩对王锁平说:“这孩子没法教下去了!他连续几年成为拉班级成绩的尾巴,学校建议他留级一年。”估而,为了避免休学给儿子的心灵蒙上阴影,王锁平竭力说服校长和老师,最后收回了成命。
事后王锁平不由得陷入沉思:学习成绩是孩子成才的唯一标准吗?不是的!孩子成长的核心应该是快乐,而快乐不是逼出来的。于是王锁平在抓紧孩子学习的同时,鼓励儿子尽情地玩、大胆地拆,一心培养儿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在玩乐中,王一的兴趣越来越广泛,他爱上了绘画、书法和乐器,而且都是小有成就,但真正让他到自信的是从看外国大片接触英语开始的。看那些片子时,只要碰到不懂的句子,王一就请父亲当翻译。王锁平抓住机会因势利导:“儿子,如果学好了英语,你就可以看懂任何你喜欢看的外国大片。”王一信心十足地说:“爸爸我要学英语!”王锁平顺水推舟,把儿子送进由名师执教的少儿英语班。
少儿英语班的老师教学方法很独特,特别注重口语对话和朗诵,黑板上的内容只讲一遍就擦掉,然后让孩子们凭记忆复述。这种培训方法在王一身上收到了奇效,平时上课一分钟也坐不住的王一竟然全神贯注地听讲,老师所讲的内容,他当场就能背下来,博得了老师的欣赏和赞扬。
五年级期末考试,王一的英语成绩名列全班第一,让老师刮目相看。在英语强项的带动下,王一的其他成绩后来居上。六年级时,他已由班级的“尾巴”变为第一。
自立:
成长道路上的拐棍
像许多“小皇帝”一样,小时候的王一依赖思想严重,自理能力很差。玩完玩具后,他不会收拾,弄得满屋狼藉。王锁平
觉得应该培养儿子的自理能力,开始要求儿子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次,学校要扩建,班级举行“我为学校做贡献”活动,同学们纷纷举起手,说让家长派车拉沙子、运水泥、镶玻璃……兴有王一默不作声。老师觉得很奇怪:“王一,你不想让爸爸妈妈给学校帮点忙吗?”王一回答得很干脆:“爸爸早就告诉过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依靠家长才能办的事情不要举手。”从那天开始,操场工地上经常出现一个忙碌的小身影,那就是王一。他搬砖头,拾石块,筛沙子,递工具,干得不亦乐乎。王锁平即为儿子的天真、倔强感到有些可笑,又觉得只要这样下去,儿子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初三下学期,学校举办艺术节,在学生中挑选策划人。王一虽然跃跃欲试,但也顾虑重重:“爸爸,我很想毛遂自荐担任艺术节的策划人,可……又怕自已能力不够,更重要的是怕影响学习。”王锁平也很担心,但他认为锻炼组织能力比提高学习成绩更重要,而且希望儿子这块“金子”熠熠生辉,不希望儿子变成高分低能的平庸者。他微笑着对儿子说:”爸爸相信你的能力。只要艺术节搞得有声有,即使成绩考差一点,爸爸也不会怪你!”王一兴奋不已:“爸爸,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接下来,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商讨方案。
艺术节开幕那天,王锁平请了假,以观众的身份到学校分享儿子的劳动成果。看到整台节目构思新颖、主题鲜明、表演精彩时,他情不自禁跟着观众使劲地鼓掌……
让王锁平甚感欣慰的是,搞艺术节的活动并没有影响儿子的学习成绩,儿子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
自主:
迎风翱翔的“金翅膀”
高二上半学期,王一所在的重点班已学完高中三年的全部课程。在高考模拟测试中,王一取得了556分的好成绩。老师和同学都纷纷祝贺他:“王一,你才上高二,就已经具备了考上重点大学的资格!”
王一却高兴不起来,他对父亲说:“从今天起,我就要天天不厌其烦地完成堆积如山的高考试卷,一直到高考结束。白白浪费一年多的大好时光,无非就是为了把现有的成绩提高几十分,好考上清华、北大。这样做太不值得了!”
王锁平心头一震:自已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深知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孰优孰劣,可面对教育大环境,个人又岂能扭转乾坤!他对儿子说:“爸爸不干预你。但是你要记住,成功的人有两样东西最重要,一是自主能力,二是正确的思维方法。有了这两点,就等于有了金翅膀!”
王一开始博览书,遍读中外名著和名人传记,对天文、
地理、军事、政治、文学、艺术无一不感兴趣,就连圣经、佛学、西藏文化也被他一一纳入视线。广泛的涉猎让他成为多才多艺的“杂家”,却没有影响他的学业。2002年,他以596的高分考入北京理工大学。
王锁平发现,儿子上了大学后喜欢我行我素,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2005年国庆节长假前夕,王一准备去越南和柬埔寨考察胡志明小道和吴哥窟。他上网查资料,到了一条最经济的路线,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怀揣着500元人民币和40元美金,带着一部装有国际IP卡的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出发了。电脑里装着他从网上用了138个小时下载的《全球数字化图库》,便于精确查世界各著名景点的每一条街道和每一所房屋。
9月27日夜,王一乘票价打3折的“红眼航班”飞往越南河内。为了省钱,他不住旅店,连夜乘车赶路,在车上解觉睡觉问题。旅途中,他一边赶路一边学习法语,没想到他在途中学的法语还真派上了用场。10月3日,王一从越南赶到柬埔寨吴哥窟时已是傍晚,吴哥窟古寺关了门,于是他用刚学会的法语、高棉语和保安交谈,保安终于被他的执著精神打动了,单独放他进支参观,并破例带他去参观难得一见的小吴哥窟。
在越南期间,正赶上“龙王”台风在中南半岛肆虐。一路上,王一看见庄稼、房屋被水冲走、冲毁,树木
被狂风拔地而起,无数人无家可归。一天,正在匆匆赶路的王一忽然听见耳边“嗤嗤”作响,马上条件反射地后退了几步。原来,几根电线从天而降,落在地上冒着火花!回过神来之后,他掏出手机打电话向父亲报平安。
儿子出行后,王锁平每天都提心吊胆、度日如年,尤其是没接到儿子的电话号码时,他的心更是悬到了嗓子眼。
第六天早晨,电话里终于传来儿子熟悉的声音:“爸爸,我已经安全回国,在北京!”王锁平长长吐了一口气。
自强:
自己掌握的成才之舵
儿子上大学后,王锁平经常对儿子说:“要想成为真正的强者,就必须广泛学习,宽泛发展,综合塑造自我。”在父亲的教诲下,他的爱好涉猎于方方面面。
王一参加得最多的当属英语演讲比赛,岂料在频频获奖时,他竟然必弦易辙,转学法语和西班牙语。2004年,王一顺利考上了法国人在北京举办的法语高级学校——法语联盟。苦战一年后,他以总成绩第一拿到毕业证书。2005年12月,在TEF(法语托福)全球统一考试中,他取得641分的优异成绩。“这是
多少法语专业的学生都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分啊!”法语联盟校长惊叹不已,在网上发贴向他表示祝贺。
除了广泛学习外,王一还有意识地锻
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大二时,他成功竞选学生会干部。开朗热情的他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大舞台精心策划一系列大型活动,深得师生们好评。
在王一看来,大学生不应该只呆在象牙塔里啃书本,而应该积极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历练、成熟。他凭借3门外语的优势,到了两份活儿:在中国音像出版公司担任英、法、西班牙3种文字的翻译;在德国一家驻华合资公司担任法语、英语翻译,同时出任技术谈判员和文案员。
广博的知识和出众的综合能力,让王一成为学生中的佼佼者。一次,一位法国专家到北京理工大学作学术报告,王一用一口流利的法语现场提问,法国专家感到意外和惊讶,当即把他请上主席台,和他交谈了十几分钟。最后,这位专家拍拍王一的肩膀说:“你是非常优秀的大学生,你应该申报全球百名学生领袖。我相信,以你超常出众的素质,你一定会入选项。”
王一 博王一从未想过把“全球百名学生领袖”与自已对上号。在法国专家的提醒下,他开始上网查阅人关资料,并惊讶地发现:这项国际交流活动从1965年开展以来,只有一个叫白灏的中国大学生入选。入选者可前往美、亚、欧3大洲7个国家19个城市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访问,并开设5门国际通用课程。这样优厚的待遇,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王一决心成为那百分之一。
2005年5月,王一开始在网上按照严格的程式序申报“全球百名学生领袖”,除了提交详细的个人情况和相关资料外,他还提供了两篇文章,详尽阐释要求参加学习交流活动的原因和对国际文化、传统领域的体验和认识。他惊喜地发现:这些要求与自已这些年来自成长之舵、综合塑造自我的观念和大胆实践不谋而合!
2005年12月的一天晚上,王一的手机铃声大作,一看区号,他立即从嘈杂的寝室躲进卫生间,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对方交谈。原来,美国丹佛大学派员对他进行了半年的跟踪考核,现在让他过最后一关——电话考核。通话在一个多小时后结束了,王一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打开门兴奋地说:“刚才本人顺利通过了美国方面的最后一关考核,成为‘全球百名学生领袖’之一!”顿时,寝室沸腾起来!
喜事成双。2006年5月,王一顺利通过法国研究生考试,出人意料地被培养过无数世界政治精英的巴黎政治学院破格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成为该学院建立130多年来录取的第一名非专业学生。
法国大使馆举行的一次鸡尾酒会上,一位法国工作人员走上前来问王一:“你能告诉我成功的诀窍吗?”
王一微笑着说:“决窍嘛,好像有一个——人生之
船要自己掌舵!”
(摘自《青年文摘》2006年十二月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