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歌曲蜗牛》,赞成与否?
作者:文城熙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4年第09
        小眼睛,嘴角挂着邪邪的笑,一副很拽的样子,所到之处无不引人尖叫,他就是小天王周杰伦。没有人不知道周杰伦。听周杰伦的歌,是在感受一种旋律,那断断续续、含糊不清的歌词,不仅给人以青春的感觉,更是8090后们成长的标志。他在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把华语RAPR&B提升到主流高度,同时也发展了中国风。他重塑了大众流行的听歌标准,开启了华语乐坛周杰伦时代,凭其天马行空的词曲创作才华,成为华语乐坛的流行风向标。
        2013周杰伦的所有歌曲7月,语文出版社启动语文版小学、中学教材修订的攻坚战。目前,语文版新版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已经通过教育部验收。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将大陆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而传统爱国主义篇目《吃水不忘挖井人》 配的是挖空心思来的老水井的新闻图片。目前,语文版教材在广东、湖南、福建、广西、云南、河南、宁夏等部分地
区使用,共面向2000多万名学生。此番语文版教材最引人注目之处是收录周杰伦的《蜗牛》。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周杰伦的《蜗牛》进不进入三年级的延伸阅读部分尚未最后确定。因为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原来就有一篇文章叫《蜗牛》,这次是打算放几篇跟蜗牛相关的文章,作为延伸阅读,所以选了周杰伦的这首歌词。
        其实,这并非《蜗牛》在教材中的首秀。早在2001年,《蜗牛》就和《好大一棵树》《水手》《真心英雄》一同被选入了上海二期课改初中一年级上学期使用的《音乐》教材,被收入励志歌曲单元。参与二期课改的教研员曾表示《蜗牛》深受学生的喜爱,把《蜗牛》编入教材考虑到了这首歌的演唱背景、演唱者人生的经历、歌词的内容等方面。20053月,《蜗牛》还被收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推荐目录,关于《蜗牛》是不是爱国歌曲一时引起热议。《蜗牛》也并非周杰伦唯一一首入选教材的歌曲。《听妈妈的话》于2006年入选台湾小学一年级教材,理由是其歌词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爱在西元前》还曾进入台湾高中联招历史考题。
        《蜗牛》此次再进教材,争议仍然存在。不少网友认为这首歌写得简明且励志,而且只是作为延伸阅读,并无不妥,相比鲁迅的深刻文章更适合小学生阅读。但也有网友认为《蜗牛》的水平还达不到入选语文教材的高度,甚至调侃编书者一定是周杰伦的粉丝。
        正方观点
        寓教于乐方能寓学于乐
        语文到底是什么?简言之就是语言文化,如何让孩子们熟练地运用好语言和文字才是语文的根本。但是在之前的语文教材中,语文课更像是政治课、道德课、历史课等,其主要冲突就是将语言与文字的美置于其后了。再加上一些编者的思想陈旧,往往将一些通俗性强或没有附带政治道德思想的文章拒之语文教材门外,这也让语言教材普遍落后,无法跟上潮流与时俱进。单说周杰伦的这首蜗牛,通俗的语言让孩子们易于接受,便于理解,努力向上的思想更容易引发共鸣,小小蜗牛的拟人手法轻易地让人们产生代入共鸣。不仅是孩子,很多大人同样可从其简单的文字中到学习的方向,这首蜗牛曾唱响了印度洋海啸义演、四川抗震救灾演唱会等,激励了无数人,其正能量的传播毋庸置疑。与说教式的教育文章相比,通俗的语言故事更符合儿童的身心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这样的歌入选语文教材,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育的课程特点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
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周杰伦的歌曲所具有的丰富人文内涵和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出来的熏陶感染作用都是进入教材的重要依据。在这个课程标准中,针对教材的编写要求明确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据这个要求,周杰伦的歌曲进入教材贴近现实,也贴近课标;贴近学生,也贴近教师,恰到好处。
        作为一位80后歌手,周杰伦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他自强不息,自学成才。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创作出了不少好歌曲。周杰伦的歌词雅词古韵,文化意味十足。他的歌曲歌词不仅是一个文化标本,而且还是教材的料儿,能经受得住推敲和咂摸。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如此积极向上、华章词美的内容还不该进教材吗?
        中国教育,尤其是小学启蒙和中学知识的灌输,基本上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而是以成人式功利思维的灌输,去强制学生学习,去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或成人观念框架的人才。要去伪存真,让小学语文教材贴近生活,尤其是贴近孩子的生活,而非以政治家、道德家的高标
准,去让孩子承受和其年龄不相称的语文教育。只有让中国学生从孩子起就喜欢语文课,才可能冲淡所谓国学对现代语文的干扰,亦可改变英语的喧宾夺主。
        反方观点
        新语文不能靠噱头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这里面有一种让人上进的意境。不过,要是入选以教育青少年为己任的语文教材的话,那就有些单薄和小气了。古往今来励志的文章、诗歌,可谓数不胜数,为何单选周杰伦的作品呢?
        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周杰伦在华人圈里尤其是青少年体中的巨大影响力,二是《蜗牛》有代表某个阶段青少年内心动态的意义。可如果《蜗牛》出自一个名气、影响力远不如周杰伦的人之手,那这首《蜗牛》就基本上是一首平庸之作;倘若仅有《蜗牛》或者不多的作品能够代表某阶段青少年向上的激情的话,那只能说明那一阶段文化工作者的不负责任、人才及作品的匮乏。这样一来,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选取《蜗牛》,很像是一种式的取悦于人,就是个噱头。毕竟,今天的青少年有很多是喜欢周杰伦的。当然,
《蜗牛》的荣幸也隐约代表着一种趋势:对港台新流行文化的认可。就如同当年金庸武侠小说,最终进入主流教材一样。但是,与金庸武侠相比,周杰伦的流行歌曲似乎还很幼稚,它们所经过的时间洗礼还远远不够。说到港台流行音乐,像《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些歌曲,曲调雄浑,内容催人奋进,一腔爱国之情影响了几代人。我们不禁设想,再过十年,周杰伦还会如此火热吗?
        过多的流行文化会让语文教育的历史积淀更加薄弱
        不少专家认为,流行元素的加入势必会减小经典传统作品所占的比重,所以应该以经典传统文化为主,流行文化为辅。现代语文版教材的编著应注重青少年基本的国学知识和传播文化的培养,目的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而流行文化的传播不应该由语文教材来承担,那是媒体的责任。语文是国之大器,要做一本值得推敲,被社会认可的教材,马虎不得,随意不得!
        教材改动不可太频繁
        我们改动教材不要太频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要推行循环使用教材。教科书循环使用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还能有效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目前,我国课本的使用寿命只有半年,而发达国家的课本平均使用寿命是510年。而当前的语文等教材之所以频繁变动,就是在教材之外赋予了太多的东西,如语文教材赋予了太多的思想教育,从而出现了假大空。教材要与时俱进,但教材的稳定性也不可或缺。评价一本教材编的好不好,需要时间来检验,现在说好不一定就是真的好,而能长期保持稳定才是对好教材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
        总结陈词
        围绕着语文教材如何修订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此前曾就鲁迅作品是否大量退出必修课争得面红耳赤,后来又有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的不实传言,其实这些无非都在证明: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影响到每一代学子,课文的取舍的确要慎之又慎。一方面传统的经典要很好地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墨守成规,还是要敢于结合当下、结合现代生活,给予孩子们更多、更全面的中华文学素养。这才是当下语文教材应该履行的社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