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界的十大“名校圈”!
作者:莫莫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6年第18期
作者:莫莫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6年第18期
在人际交往中,引申而来的人脉圈子,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事业的高度。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在这些圈子里,校友圈子又显得比较特别,有人说,世界上能够产生最好的朋友的地方是学校和战场。以下梳理了10所最具代表性的大学,围绕着这些有深深学院烙印的投资界帮派,中国金融投资领域正在形成自己的特。
1、人大的“江山”
历数国内金融投资行业内的高校圈,像人大圈这样凝而不散、自成体系,甚至形成论坛规模的,确属少见。在形式多样、活跃的人大投资圈子的背后,蕴含着一种相同的积极主动、孜孜以求的精神与气息。
“不完全统计,在金融监管部门,人大的局级以上干部目前就有58个。”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一位老师说,尤其是85-88级毕业的校友是主力。
“实事求是”的校训镌刻在人大校友东门内的巨石上,近70年来,这四个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大人,鲜有哪个高校的自发校友活动如人大般成规模、成体系、成建设,他们仍在用实际行动秉承校训,认真为人、踏实做事。
2、北大自由联
全国十大名校 北大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吸引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学生。“北大投资界没有特别紧密的校友圈子,因为北大毕业的优秀的人才太多了。”北大84级校友、松禾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兼总经理罗飞说。
但是投资界这个庞大的北大毕业生体,无论是本科、硕士、博士抑或是MBA、EMBA都享受着北大这个光环笼罩的虚拟大圈子。东方基金基金经理李骥认为在他离开学校之后的职业生涯中,碰到的最优秀的投资人依然是北大人。
北大金融,被称为是“自由人的自由联”,是由就职于金融业的北京大学毕业校友自发组织形成的非赢利性民间交流组织,于2008年7月1日在北京创立,目前员已发展至300余人,涵盖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等数十个院系,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等各个金融行业以及政府、法律、审计等相关行业,遍及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城市。
光华管理学院的老师说“我们是培养领袖的学校”,一位学生则笑称“北大毕业生可能都内心强大到不需要圈子”。
3、“精悍”五道口
在投资界,五道口的声名赫赫,从事投资的毕业生几乎遍及投资界。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银行系统特别是央行是五道口毕业生的目标。因此,在现如今的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亦有不少五道口人执掌重要部门甚至高层。
但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证券基金业的发展,一批人投身到了投资界,尤其是95、96级毕业生最为极致,这是因为,1998年中国诞生第一家公募基金南方基金,随后迎来了中国基金业最蓬勃的时期,五道口这两届毕业生恰好踩在了这个时点上,集中地投身这一朝阳行业,成长为基金业的重镇。
一位投资行业的人士笑称,最鼎盛的时候,“五道口人”管理着中国一半的基金资产。
4、厚积中财
据了解,目前中财校友的这种业务交流或者学术讨论聚会并不少,更大规模的聚会则以校友会形式在各地开展。
目前,中财在各主要的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台湾)以及北美地区均成立了校友会,校本部则由校友总会主要运作,海内外中财校友10万余名。
有数据统计,中财培养了超过5位正部级校友,人民银行总行有3位行长或党委书记和4位副行长(或同级别),4位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行长,将近20位的商业和政策性银行总行副行长,30位以上省级分行行长、副行长。
中财毕业的学生比较踏实,属于应用型人才,但这并不是中财毕业学生的全部特点,他们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也很强。在我国资本市场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财学子作为建设大军中的一股力量功不可没。
5、西财:江湖之远庙堂之高
得名“光华村”、位于成都杜甫草堂西侧的西南财经大学 (下称“西财”),拥有一张伸向京、沪、深等金融重镇的网。
这所地处西南的高校不断地带来惊喜,许多金融投资届“大佬”毕业于此,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内投资界。
这些西财精英也有一张有力的人脉网,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西财的这张网是学校主动出面结的,偏处西南一隅的西财,自知地理位置上的劣势,反而更加舔犊情深,聚拢校友。
6、清华“哥们儿”
没有神秘的聚会,也鲜有刻意的维护,但清华遍布投资圈的力量总是会在关键时得到体现。
对于清华出身的投资界人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张帏把他们大致分为两个派系,其一是理工科背景出身,他们有技术背景和创业的经历,对产业技术的发展非常敏感,这是投资界的最早一批弄潮儿;另外一系则是经管学院出身,这批人算是清华在投资界的第二批人马,他们对金融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对各种商业模式了然于胸。
这些人都被烙上了明显的清华印记,清华严谨的作风,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实事求是、做事稳健,而清华对创新的追求使他们对于市场和技术有很好的洞察力。
他同时也强调,清华很重视团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清华人更具团队合作力,相比个人英雄主义显得更为全面。
7、上财的上海滩
“财大人本身也是受到上海文化的地域影响,性格比较内敛,而且做事情谨慎,注重细节,讲究诚信,这些本身都是经商之道。”上海财大金融学院院长、MBA学院院长戴国强如此评论财大人。
除了为投资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外,上海财大更重要的是为国家金融系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根据教育部的一个抽样调查,上海金融系统的局级以上干部,有60%以上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处级以上干部,80%以上毕业于上海财大。
深圳是厦大毕业生除厦门外,多年来就业人数最多的单一城市。在会计和金融专业,一个班中甚至有超过一半的人都选择了深圳。
身为厦大深圳校友会会长的深圳广电集团总编辑陈君聪说,深圳有一种说法,没有厦大的毕业生,深圳开不成证券公司,也办不成银行。深圳金融证券一半以上的骨干来自厦大。
厦大的会计专业在全国常年排名第一,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厦大是国内会计学专业名师汇聚之地。在中国最早的四名会计学博导中,厦大独占两位。此外,潘序伦、杨时展、李宝震等近五十名国家著名会计学专业名师也都长期在厦大执教。
自1945年毕业厦大并留校任教,已年满90岁的葛家澍培养了一支目前身居重职的“葛家军”,其间创造了好几个新中国“第一”,“第一个经济学和会计学博士”、“第一位审计学博士”和“第一位会计学女博士”。
多年来,作为会计学科重镇的厦大会计系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目前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的会计学研究,基本上是厦大人在支撑;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院长,大陆复旦大学会计系主任,都是厦大培养的博士;从北方的北大、清华,到南方的南大、上财,都有厦大会计人的影子。
9、北工商:期货大鳄家族
从1990年开始起步的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试点、整顿、规范发展、迅速扩张等阶段,如今已经迎来它的第20个年头。
与之共同萌生和成长壮大的是期货行业人才,而这个人才体系与资本市场的其他体系有着显著的不同。它的主体是一个“家族”式的树形结构般的网络,诸多期货公司高管、央企衍生品专家、交易所监管机构“智库”……形成期货业关键节点的繁茂枝叶,其汇聚根植的则是北京工商大学这片肥沃的土壤。
百人以上规模的聚会一年两次,从期货公司高管到央企衍生品专家、交易所监管机构智囊团,期货业大腕济济一堂,而将这些人凝聚到一起的只有一点:他们都曾在北京工商大学证券和期货研究院“拜师学艺”。
10、志同道合武大人
从武大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有恋校情结,“每到五一、十一回来很集中。”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李燕飞说,“以班级、年级、院系各式各种的形式搞聚会的都有。”
除了这种相对正式的聚会,同窗好友间私下的小圈子更为密集和普遍。一个可以佐证的
现象是,国内的私募基金界已经形成了武大系,如武当资产、金中和资产、从容资产几家业内声名显赫的私募基金,合伙人或者创办者均为几位武大校友。
武汉大学,这所拥抱着珞珈山,斜倚着东湖畔的大学,被称为全国最美丽的大学,全国最自由的大学。现任武大校长刘经南在他上任之际,就什么是武大精神与珞珈文化说过,“武大人的文化和精神面貌,特点是‘求异’,求异体现了学术自由的文化氛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