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帝(⾼阳⽒)后裔汇总
颛顼后裔主要有四⽀:⼀为陆终族,⼆为伯益族 ,三为舜族 ,四为禹族
⼀陆终世家:
黄帝-昌意-颛顼帝(赢姓)-称-卷章-(重黎,长⼦),吴回(次⼦)-陆终⽣六⼦:⼀⽈昆吾,姓苏,⼆⽈参胡,姓黄,三⽈彭祖,姓彭,四⽈会⼈,封晋,赐姓柴,居平阳,五⽈安,姓曹,六⽈季连,姓芈(楚),
祝融⽒会⼈及其后裔封国
祝融⽒是黄帝后世⼦孙。祝融,名重黎(简称黎),⼜称祝诵,祝和。相
传帝喾⾼⾟⽒时,他在有熊⽒之墟(今新郑)担任⽕正之官,能昭显天地之光明,⽣柔五⾕材⽊,为民造福,帝喾命⽈祝融,后世尊为⽕神。《史记·卷四⼗·楚世家》说:“⾼阳者(帝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也。⾼阳⽣称,称⽣卷章(⽼童),卷章⽣重黎。”《世本》说:“⽼童(即卷章)⽣重黎及吴回。帝喾时代,重黎,以罪诛,其后为司马⽒,⽽其弟吴回复为⽕正。吴回死,陆终嗣。陆终有⼦六⼈,⼀⽈昆吾,封于苏,苏姓。⼆⽈参胡,封于黄,黄姓。三⽈彭祖,封于彭,彭姓,四⽈会⼈,封于晋,赐姓柴。五⽈安,封于邾,赐姓曹。六⽈季连,封于楚,芈姓。”
陆终第四⼦会⼈(⼜名求⾔)的后裔承勋,周武王时袭封柴晋公,世居平阳(今⼭西临汾)。据史载,会⼈及其后裔有封地⼗⾢。⼀⽈晋(⼭西临汾),商代封,赐柴姓。⼆⽈郐(今河南新郑、密县⼀带),为西周初武王所封,郐姓。三⽈邬(今河南偃师县),周朝春秋时封,邬姓。四⽈鄢,会⼈后,西周封鄢,鄢姓.五⽈云,会⼈的另⼀封地,云姓。六⽈雍(今河南沁阳
县东),为夏时所封(云姓⼦孙),商末国灭,雍姓。七⽈罗,西周时封会⼈(云姓)后裔于湖北宜城,称罗国,后被楚灭,罗姓。⼋⽈潞,春秋时封会⼈后于潞(今⼭东潞城县东北),路姓。九⽈韦(今河南滑县南),西
晋太康七年圣旨勅司空司⾪校尉著作郎权知谱事崔陵等所撰柴⽒宗谱云:“会⼈封于晋,其孙元哲封于韦,是为⾗韦,当夏商之世,代为公侯。”然据《姓纂》记载,韦姓出⾃颛顼⼤彭之后,夏封于⾗韦,苗裔以国为姓。《唐书宰相世系表》亦云,夏时封颛顼孙⼤彭为诸侯,少康时封其别孙元哲于⾗韦,苗裔以国为⽒。彭祖为会⼈之三哥,⽽元哲到底为谁之孙,尚待考证。会⼈之后的第⼗封⾢(根据资料推测,可能是会⼈后,商朝时期封程,为程姓),⽬前尚⽆资料可考。
这⾥有必要对古郐国作⼀简单介绍。据史料所载,郐国,⼜写作桧国,原为西周初年的封国,到春秋时为郑武公所灭,将其地并⼊郑国。古郐国都城遗址⾄今尚存,“帝喾命⽈祝融都于郐国,今河南郑州府新郑县祝融墟,即郐国都也。”⼀说在今河南密县东35公⾥的曲梁乡⼤樊庄东北,秦⽔东岸的故城⾓寨⼦村。
此由可见,河南新郑、密县⼀带不仅是祝融⽒的发祥之地,也是其苗裔会⼈封国之处。会⼈为柴、郐、云、邬、鄢、罗、雍、路,程等姓⽒共同的祖先。
陆终后代姓⽒有:陆,祝,柴,董,顾;融,苏,黄,彭,钱;郐、云、邬、鄢、罗;雍、路,程,曹,朱;芈,楚,靳,屈,潘;
⼆为伯益族,
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禹治⽔有功,被帝舜赐姓嬴⽒。传说伯益的后裔14⽀,既徐⽒、郯⽒、莒⽒、终黎⽒、运奄⽒、菟裘⽒、将梁⽒、黄⽒、江⽒、修鱼⽒、⽩冥⽒、蜚廉⽒、秦⽒、赵⽒、合称嬴姓⼗四⽒。
李姓源出⾃嬴姓,为颛顼帝⾼阳⽒的直系后裔。颛顼⽣⼤业,⼤业⽣⼥华,到⼥华之⼦皋陶之时,作了尧帝的理官(相等于现在的法官)。其⼦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孙历三代世袭理官的职务,其⼦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称理⽒。理⽒改为李⽒的说法有两种。⼀种说法是: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理姓家族将⾯临灭族之灾。在这种情况下,理徵有⼀⼉⼦叫利贞,便逃⾄伊侯之墟避难。因⾷李⼦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另⼀种说法是:据《姓⽒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从有⽼⼦姓李,名⽿,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相通,便也以李为⽒。显然,李⽒是始于李⽿称姓的。
三为舜族,
黄帝孙⼦颛顼,颛顼⽣穷蝉,穷蝉⽣敬康、瞽叟,瞽叟⽣舜。舜是颛顼的曾孙⼦。舜的34世孙名妫满。妫满是瑞顼的38世孙。周武王封妫满建陈国,谥为陈胡公,妫满是陈姓的始祖。舜帝后代姓⽒有:陈,柴,姚,胡,⽥,孙,符,袁. 舜也是殷商始祖
四为禹族 ,
夏禹,①名⽈⽂命。②禹之⽗⽈鲧,鲧之⽗⽈帝颛顼,③颛顼之⽗⽈昌意,昌意之⽗⽈黄帝。禹者,黄帝之⽞孙⽽颛顼之孙也。
禹的后代姓侯、夏、计、杜,华,妫,禹,夏侯(复姓),夏,费, 谭,邓。
夏本纪第⼆,太史公说:禹是姒姓,他的后代被分封在各地,⽤国号为姓,所以有夏侯⽒、有扈⽒、有男⽒、斟寻⽒、彤城⽒、褒⽒、费⽒...殷志源老婆
下⼀个要说的是帝喾(ku四声),帝喾⽐起颛顼来,世系关系说的就明确多了,《史记》上说:“蟜极⽗⽈⽞嚣,⽞嚣⽗⽈黄帝。⾃⽞嚣与蟜极皆不得在位,⾄⾼⾟即帝位,⾼⾟於颛顼为族⼦。”黄帝、⽞嚣(记得吧,嫘祖的⼤⼉⼦)、蟜极、帝喾,爷爷、⽼⼦、⼉⼦、孙⼦,颛顼是他的叔叔,够清楚吧。
帝喾的母亲并没有留下名字,《正义帝王纪》有这么⼀句话,提到了她的母亲:“帝⼲⾼⾟,姬姓也。其母⽣见其神异,⾃⾔其名⽈岌。”也就是说,帝喾的母亲为帝喾取得名字是“岌”,估计是⼩名。
《史记》上对帝喾的⽼婆有两位,陈锋⽒⼥⽣放勋,也就是后来的帝尧,娵訾(zōu⼀声 zī⼀声)⽒⼥,⽣挚,挚在尧之前短暂继承过帝喾王位,但是后来由于治理国家不善,就把领导权交出来了,当然这很值得怀疑啊(怎么⼜把话题引到男⼈争⽃上去了,各位别往这上想啊,笑)。
在《帝王纪》中的记载详尽了很多,“帝⼲有四妃,⼘其⼦皆有天下。元妃有邰⽒⼥,⽈姜嫄,⽣后稷。次妃有娀⽒⼥,⽈简狄,⽣卨(也做契),次妃陈丰⽒⼥,⽈庆都,⽣放勋。次妃娵訾⽒⼥,⽈常仪,⽣帝挚”
帝喾有这四个⼉⼦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他的元妃姜原⽣了弃(即后稷)。弃是周的始祖,《烈⼥传》上对他有记载,但说他不是帝喾的妻⼦,⽽⼜是受感⽽孕(这次不知是什么神兽,下凡来少⼥),姜原⽣下孩⼦,以为是不祥之兆就在树林⾥遗弃了他,所以说他的⼉⼦名字叫弃。后来姜原⼼有不忍,⼜把孩⼦抱回来抚养。《烈⼥传》对姜嫄有这样的描述:“清静专⼀,好种稼穑。及弃长,⽽教之种树桑⿇。弃之性明⽽仁,能育其教,
卒致其名。”看见了吧,姜原是个种植⾼⼿,弃后来也被舜授以重任,“播时百⾕”。
次妃简狄⽣了契。契是商的祖先。对于这位⼥性刘向的《烈⼥传》中,也有记载,⽽且记载的更离奇了,简狄和妹妹到⽞丘之⽔去洗澡,忽然来了⼀只⼤鸟,把嘴⾥衔的⼀枚蛋抛了下来。你说脏不脏,简狄直接把蛋放到了嘴⾥,还竟然误吞了下去,然后就⽣下了契。我对这样的故事不想评论了,就是⼀个字,“晕”。《烈⼥传》对简狄的评价也很⾼,说她“上知天⽂,乐于施惠”。后来,契做了司徒,教导民众礼仪的官职。
帝喾的第四个妃⼦叫常仪,她善良厚道,极明⽩事理,能说会道,⼈缘关系很好。据说她⽣的时候头发很长,⼀直垂到脚跟。长⼤以后是⼀位⾮常漂亮的少⼥,帝喾的母亲很喜欢她,作主把她纳为帝喾的妃⼦。
她从⼩精通⾳律,会弹奏⾮常好听的曲⼦。因为她喜欢弹琴,帝喾为她制作了很多的琴。有⼀次,帝喾命⼈在崇⼭峻岭的深处,到⼀种叫碧瑶之梓的绝好琴⽊,⼜请当时最优秀的琴匠给她做了⼀张琴。这张琴的⾳质极佳,弹奏起来特别好听,⽽且还会遇光⽽鸣,就是说雷电闪亮时会应光⽽鸣,因此,宫⾥⼈就把这张琴取名为“电母琴”。
常仪虽是第四个妃⼦,却是第⼀个⽣育。她除了为帝喾⽣下挚外,常仪还⽣了⼀个⼥⼉,叫帝⼥——他是帝喾的长⼥。帝⼥端庄秀丽,活泼可爱。帝喾⾮常喜欢她,尤其是帝喾的母亲握裒更是视帝⼥为掌上明珠。(以上三段,转载⾃纪连海先⽣的书)
最后再说第三妃,也就是尧的母亲庆都,关于她有两个传说很关键,但是今天只讲⼀个,那⼀个留在下篇⾥讲帝尧的⼥眷的时候再说。
传说上古帝喾的第三个妻⼦名叫庆都,她是伊耆(qi⼆声)侯的⼥⼉。庆都成婚以后仍留住娘家(不是就是的风俗,就是⼩两⼝闹了别扭,笑),这年春正⽉末,伊耆侯⽼两⼝带着庆都,坐上⼩船游览观光。正午时分,忽然刮起⼀阵狂风,迎⾯天上卷来⼀朵红云,在⼩船上形成扶摇直上的龙卷风,仿佛这旋风⾥有⼀条⾚龙在飞舞。⽼两⼝惊恐万状,可看⼥⼉庆都却若⽆其事的样⼉,还冲着那条⾚龙笑(⼥中豪杰,临危不乱,听完我在下篇要给⼤家讲的故事后,各位就知道庆都是⼀个多么勇敢的⼥性)。傍晚时,⾚龙不见了。第⼆天搭船返回途中,⼜刮起⼤风,红云中⼜出现了那条⾚龙,不过形体⼩了些,长约⼀丈左右。因为它并未肆虐加害于⼈,⽼两⼝也就不怎么害怕了(⽼两⼝当时估计这么想,难不成是海市蜃楼?笑)。
晚上庆都她闭着双眼还不由得抿上嘴发笑。朦胧中阴风四合,⾚龙扑上她⾝,她迷糊了。醒来时⾝上还留下腥臭的⼝⽔沫⼦,⾝旁留下⼀张沾有⼝⽔的画⼉(看来画是龙叼来的),上⾯画着⼀个红⾊的⼈像,脸形上锐下丰满,⼋采眉,长头发,上书:亦受天佑。她将这图画藏了起来,从此以后,庆都就怀孕了(少⼥⼜被,这次是龙⼲的,坏笑)。她住在丹陵,过了⼗四个⽉,⽣了⼀个⼉⼦。庆都拿出⾚龙留下的图⽂⼀看,⼉⼦⽣得和图上画的⼈⼀模⼀样。帝喾闻报庆都为他⽣了⼉⼦,本该⾼兴,岂料帝喾的母亲恰在这个⼉⼦降⽣的时候去世了。帝喾是个孝⼦,哪⾥还会有⾼兴的⼼情呢(先想想孩⼦是不是
你的吧)。他为母亲⼀连服孝三年,也顾不下庆都和⼉⼦的事。庆都带着⼉⼦住在娘家,直把⼉⼦抚养到⼗岁,才让他回到⽗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