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克讲解
导演和影片介绍
《21克》的导演是墨西哥导演亚历山德罗·冈萨雷斯,1963年生于墨西哥城,早在10年前就是墨西哥一家知名的摇滚乐电台的DJ兼制作人,1991年他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Zeta Film,执导的首部作品是一部中等长度的电视剧《After the Money金钱背后》,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是2000年的《爱情是狗娘》,(《爱情是狗娘》我从来没有在碟市里发现过,只在电视上看过简短的介绍。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盗版的工作人员真是不够敬业。像以《迷失东京》一炮而红的科波拉,大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女儿,《迷失东京》红了之后,她的第一部片子《处女之死》很快也就出了盗版碟。而《21克》成功以后,《爱情是狗娘》还迟迟不见踪影。)。
冈萨雷斯本想拍摄十一部关于今日墨西哥的短片,不过最后却选出了其中三则故事,延伸出三段式电影《爱情是狗娘》,三个人各有各的生活,一个是爱上嫂子的男孩,一个是和有妇之夫同居的名模,一个是曾经是游击队员的拾荒老人,每个人都和狗有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正是他们自身命运的象征。然后一场车祸将三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冈萨雷斯因为是dj出身,对音乐的掌握非常娴熟,因此影片的运镜及叙事方式就像一场剧情完整的MTV,叙事风格独特,视觉效果强烈,曾获本年度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大奖,2000年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并与《卧虎藏龙》等片一起获第58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影片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算是墨西哥版的《低级小说》,多线发展的三段式故事,交错的人际与狗际关系,还有律动的配乐与画面,实在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位新导演的作品,而且片长长达153分钟。因为叙事风格的类似,冈萨雷斯被称为墨西哥版昆汀。
此后3年间冈萨雷斯只为宝马汽车拍过一款8分钟动作短片《雇佣:火药桶》(属于李安/王家卫等世界名导共同为宝马汽车拍摄的系列广告片终结作),并负责拍摄2002年的多人合集纪录片911(又称《911短片集》)(包括肯·洛基,萨米拉·马克马巴夫,西恩·潘等)中的墨西哥一段,同样以别出心裁的手法展现出过人才华。
《21克》是他的第二部长片,也是他的第一部英语电影,幕后主创乃《爱情是狗娘》的原班人马,包括一部影片最重要的三巨头——导演、编剧和摄影师。还是采用与前作相同的结构,三个陌生人的生命通过偶然事件联系起来,每个人都处在某种难以得到救赎的困境之中,但是在结构上没有采取那种比较单纯的三段式,而是在复杂的时间结构中将每个当事人的过往都介绍出来,叙述的时空结构相当复杂,利用闪前、闪回与现在进行时相混合巧妙暗示最终结局。对于观众来说,去寻把这三个人联系起来的线索和原因也成为解谜般的游戏。剪辑和摄影风格与这种精细结构十分和谐,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像爵士音乐一般。
这部电影更加确定了冈萨雷斯和昆汀类似的黑美学的风格。
(想到昆汀有些废话要说。他非常喜欢中国的武打片,尤其是香港电影。嘎纳的时候见到刘德华,大诉崇拜之情,原来他是正宗华仔迷,华的114部电影他全部看过,他还表示由于美国没有正式上映港片的戏院,故他打算在投资戏院,预算半年后便会营业,届时他希望可以为华举行一个个人电影展,同时他更坦言希望跟华合作拍电影。刘德华在嘎纳一直遭受冷遇,完全没有《十面埋伏》中另外两位演员章和金的风光。但是得到评委会主席、现今美国最热门的导演昆汀的青眼相加,也足够安慰自己了。
最近《英雄》在美国上映,票房大获全胜,有关人士分析,这个成绩和昆汀在片头作为推荐人出现有一定的关系。本来我对于昆汀的叙事方式非常地感兴趣,记得很早以前,张元曾经说过,他最喜欢的电影是昆汀的《落水狗》和《低俗小说》,当时的盗版碟市还没有兴旺起来,这两个电影别说看过了,就是听说都没有听说过。所以一直牢牢地记在心里。让这么出的导演喜欢的导演,当然是要惊为天人的。后来到了这两部片子,也看了,可能心理期望值太高,反而不是特别震撼。但是觉得是这样,对于东方文化有一种猎奇,典型的好莱坞心理。有人评价说《低俗小说》之于美国年轻人,就好像《猜火车》之于苏格兰,《大话西游》之于中国。
后来果然看到,昆汀力捧周星驰,认为他虽然在好莱坞的影响力不如成龙和李连杰和周润发,但是实力要在他们之上。之所以在好莱坞打不开局面,是因为周的电影太过本土化,经过翻译之后便会失掉一部分魅力。这一点我倒是十分赞同。再跑一点题,跑到张爱玲那里去,张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大陆的评价是汉奸文人,出过几本书,比较有名的是《今生今世》,里面论及一生交往的许多女子,包括张,
个人认为态度是典型的封建文人的狎弄的态度,格调低劣。但胡的文风得到了一点张的影响,倒也自成一派,台湾妹女作家朱天文、朱天心妹及其推崇他。所以在网上的论坛里讨论的时候,一网友认为,朱天文、天心妹的创作实绩有目共睹,台湾的最出的女作家,她们喜欢的人当然没有错,因此在印象中就给胡兰成加了分。但是另一位网友说,她的思维方式完全相反,本来很欣赏朱天文妹,但是因为她们竟然喜欢胡兰成这样格调低下的人,因此反而对朱天文妹的印象减了分。
我说这些是想说明我对昆汀的矛盾态度,他喜欢刘德华的港片,114部里面肯定有超过半数的是垃圾,他还喜欢《英雄》,对《十面埋伏》也称赞有加。我肯定不会因为他欣赏刘而对刘加分,但确实因为他对中国武打电影没有原则的喜爱而对他减分。因为他这种态度,是典型的西方人对于东方文化的猎奇态度。我是非常讨厌西方人的这种猎奇的心理。抱着优越的、救世主的态度来肯定你的价值,其实我们是不需要的,虽然总有人有这个追求。)
《21克》得奖和提名不如第一部影片,都是表演类,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第7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当时所有的评论都说查理兹.塞隆具有超出其他人的实力获奖,后来也没有什么意外封后,因此她的片子《女魔头》我们这里很快就看到了。塞隆确实不错,尤其是落差巨大,以前她的角总是花瓶类,这次总算是摆脱了花瓶的可能,因为角本身丑陋而凶悍。片子还可以,典型的好莱坞思维,喜欢做翻案文章,一个女性杀人狂魔,丑陋而且凶残,但是她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在她的可怕外表下面隐藏着什么。这种思维方式其实非常老套,隐藏在背景中的东西不用子就知道,肯定是苦难
的、肮脏的、没有希望的生活,再来一点男性带来的伤害,就差不多了,再来一点同性之间的暧昧情愫,同性恋人的贪婪促使她不择手段区犯罪,获得钱财,等,一锅好菜出炉。我个人认为塞隆的表演太过夸张,尤其是在看到《21克》之后,觉得娜奥米的表演火候是非常好的,没有过分的压,也没有过分的扬。《21克》这样的片子在奥斯卡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成功,连西恩潘的获奖作品也是另外一部《神秘之河》,而不是21克。这说明好莱坞毕竟还是主流电影的世界,尽管有不少的独立制片的电影获得提名,但是获奖的几率还是比较小。)
二剪辑和结构
剧情梗概:保罗(西恩·潘)是一个大学数学教师,严重的心脏病,即将死去,如果没有人提供一颗新鲜的心脏的话。他和妻子的感情早就出现了裂痕,不过妻子固执地想通过人工授精的办法给两个人留下一个孩子;杰克(德尔·托罗)曾经是一个反复入狱的酒鬼,后来在牧师的指导下成为狂热的基督徒;克里斯蒂娜(纳奥米·瓦茨)曾经是个的问题少女,而现在则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一场车祸使三个不相识的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克里斯
蒂娜的丈夫和女儿死在了杰克的车下,死去丈夫的心脏恰好被移植在保罗的身上,保罗从此获得了新生。克里斯蒂娜重新陷入痛苦,杰克为自己的过失追悔不已,而且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保罗到痛苦的克里斯蒂娜并爱上了她,他答应与克里斯蒂娜一起杀掉肇事者杰克,但当他们面对杰克时
却根本无法下手。这时,杰克来到了克里斯蒂娜和保罗的房间,,要求他们结束他的生命,洗刷他的罪恶,但是保罗却把手对准了自己的心脏。
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按时间顺序来讲。三段式,三条平行发展的线索,最终汇成一个线索。故事可以讲的非常清晰,绝对不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同时也会变成一个庸俗的电影,会少掉许多情感的冲击力,因为这三个故事分开来,都是非常通俗的故事,一个换心人,爱上了捐赠心脏的人的爱人,这类故事经常出现在劣质小说中;一个悔过自新的问题少女,通过婚姻变成贤良的妻子和母亲,一场车祸又失去了所有的亲人,重新进入到地狱,这是琼瑶小说最好的题材;一个罪人,皈依上帝,而重新犯罪,从而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三个故事之中,这个已经算是最有可能制造深度和思考的一个。所以,不依靠独特的剪辑和结构,这部电影的情节不足以构成一部出的电影。
那么,导演采取了什么样的剪辑和结构呢?
在影片的一开始,我们发现,克里斯蒂娜和保罗在一起,但是接下来,我们又发现他们其实是生活在两个轨道上的人,各自有各自的家庭,而杰克和他们更是没有关系。但是,已经出现这样的镜头,克里斯蒂娜和保罗的床戏,保罗和杰克手拿手的生死对峙,以及保罗的受伤、死亡。
这是导演预支给你的一段将来,在影片的开始便告诉了你一些结果。在这里,导演其实是希望观众能够成为“失忆的上帝”,这是一个叙事学上概念:对剧中人的过去及将来有着片段、却又有待拼凑修补认识
的观众,被称为是“失忆的上帝”。也就是说,观众知道他们将要相爱,但是不知道他们怎么会相爱;观众知道他要死去,但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死去;观众知道杰克和保罗、柯里斯蒂娜将要发生纠葛,但是不知道这纠葛是什么。怎么才能知道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慢慢地看下去,在看似完全没有逻辑的倒叙、追叙、顺序中,慢慢将这些画面依照剧情逻辑一一对位,你的大脑此时好像一幅记忆拼图,一个片断其实就是一幅图片,慢慢地整个图形就拼好了。
叙事是影片的主干,如何表述这个故事将决定这个故事所能拓展的意义外弧。(你们在下学期将要有当代文学史课程,将要讲到80年代中期一场先锋文学革命,马原、余华、格非。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是把写作的重心从“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挪到“怎么样讲故事”上面。也就是说,对于叙事艺术来说,故事是核心,但是一个故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讲,效果是非常不同的。电影和小说一样,都是叙事的艺术。21克就采取了一个独特的讲故事的方式。)
通过这个意图明显的对线性叙事进行破坏的叙事方式,我觉得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让一部分人看不懂,干脆放弃这个片子,另一个是让看懂的那部分人得到更震撼、更深刻的情感冲击。比如两个相邻的镜头:一个镜头是刚刚做完心脏手术之后的保罗,一个是又一次自杀
的保罗。挣扎的生和猝不及防的死原来就住在隔壁。一方面是蓬蓬勃勃的生,一方面是万念俱灰的死。这种冲击是非常强烈的。
假如我是电影导演,我一定会把我的电影剪成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给普通观众看的,只要顺叙就可以;第二个版本是给真正的爱电影的人看的,(不过凡是这样说的人,一般都做不成电影导演,就跟看奥运的时候我老是说,要是我拿了金牌,我一定面无表情,转身就走。所以人家听了之后就说,所以你永远拿不了金牌。)不但要大胆地采用我觉得合乎我的意图的叙述方式,而且要每一次情绪的渲染,不要害怕浪费笔墨,都要做的很到位,都留下来。给那些心甘情愿为了电影而受虐的人看。我觉得《21克》有的地方,剪辑的就太考验普通观众了,一个空镜头,或者一个角的静止镜头,就要几十秒钟,在这几十秒钟里面,就靠角的眼神、面部表情或者微小的动作来吸引住观众。运用这样的镜头其实有着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因为影片进行到这里,情绪到了一个程度,需要延宕一下。比如女主角去丈夫和孩子遇害的现场,和整理草坪的工人交谈,终于知道了车祸的现场,杰克是有可能挽救其中的一个女儿的。这个时候她愤怒、震惊,所以她走过丈夫和女儿最后呆过的咖啡屋,走到他们死去的那个路口坐下来,那个马路静静地呈现在镜头前。然后,丈夫的电话的声音响起,镜头接着切换到克里斯蒂娜手拿电
成龙车祸死亡现场图片话,躺在沙发上哭泣。这种切换真是行云流水,和角的情绪起伏完全慰铁。但是假如观众没有跟上你,没有进入你所提供的这个氛围,他看到这个镜头就会觉得拖沓和莫名其妙,也不会感受到其中的精妙之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片子被人认为是闷片,但是偏偏有人看闷片看得津津有味的原因。
如果你肯看两遍的话,只要你肯,你那部分急于理解情节的理解力便会消停下来,集中到感受导演要你感受的信息和情绪,集中到精彩的配乐上面,非常棒。
三精神困境以及影片主题
1  关于每个人所处的精神困境
保罗:保罗是一个大学数学教授,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弥留之际得到新鲜的心脏,起死回生。但是他和妻子的关系并没有得到修复。保罗追寻自己心脏的主人,并且爱上这个主人生前的爱人克里斯蒂娜。克里斯蒂娜要求他杀掉凶手,凶手其实又是间接地给了他二次生命的人。所以他处在一个两难困境当中。所以当他把对准杰克,却无论如何难以下手。表面上他是车祸的受益人,事实上,在长期的沉重的死亡阴影中,他造就了无生趣,唯一的乐趣就是给克里斯蒂娜以爱和生存的勇气。
克里斯蒂娜:她曾经是沉溺于的问题少女,靠婚姻过上了正常的生活,车祸过后,她重新一无所有,重新堕入地狱。她一遍遍听丈夫去世前最后打过来的电话,没有勇气走入女儿的房间,自闭,自虐,
重新。而当她终于打开心灵,从痛苦中走出来,和一个追求自己的男人相爱时,却发现这个男人是丈夫心脏的新主人,过去仍然在笼罩着她。她陷入一种罪恶感之中,觉得这段情感让她不知道怎样面对丈夫。同时,另外一个发现让她更加陷入痛苦的深渊:她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她甚至不想起诉杰克,她慷慨地同意捐献丈夫的心脏,(这表现了她宽容而神圣的一面。)但是,她却偶尔发现,杰克本来有可能挽救她其中一个女儿的生命,而他却驾车逃离了。这个可怕的发现让她陷入巨大的仇恨之中,她觉得唯有杀了他,才能够让自己的愤怒平息(这又表现了她情绪极端的一面,当然也可以解释为激烈的母性,母性是个可以大做文章的主题)。而这个谋杀的策划,导致的是她的丈夫的心脏第二次死去。
杰克:曾经反复出入警察局的酒鬼和犯罪分子,在一名牧师的帮助之下,靠宗教重建生活,成为虔诚的基督徒,不仅成为青少年的感化者、咨询顾问,而且是慈爱耐心的好丈夫和好父亲。
两段对话:
在刚开始和小痞子尼克的对话中,保罗骄傲地指着自己的汽车说,这是我抽奖抽到的。那不是运气好,那是上帝想让我得到那辆车。尼克说,是,他根本不把我们当人。杰克说,你错了,上帝连你头上哪根毫毛动都知道。(而最终,杰克驾驶这辆车撞死了克里斯蒂娜的丈夫和两个女儿。当他在教堂神思恍惚地做祈祷的时候,尼克回过头看他,意味深长。)一个小细节:肇事的车子后面写着jesus
牧师来看望狱中的杰克。“我对他百依百顺,我脱胎换骨了,等于把我自己的小命献给他。他却背弃了我,
他给了我那辆该死的卡车,让我去执行他的意旨,去撞死那个男人和他的女儿们。可是他怎么没给我力量留下并挽救他们?”“这不关上帝的事”“上帝连你头上的那根毫毛动都知道。这是你教给我的。”
“上帝背叛了我。”“你会下地狱。”“这里就是地狱。”(头脑)
关于宗教我也有过类似的思考,只不过杰克是个当事者,我是个旁观者。前一段时间的俄罗斯人质事件,新闻照片里面的一幅,一只血肉模糊的小手,本来是紧握着的,现在已经松弛,这双小手的主人肯定已经死去,松开的小手里面有一个金的十字架。非常受刺激。如果真的有上帝,他为什么会让想要生存的人死去,不该死去的人死去,信仰他的人悲惨地死去。杰克遇到的,正是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让全身心信仰他的人,重新掉入到罪恶之中。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不是想到底有没有上帝,而是想,虔诚的基督徒,会怎么样面对这样的现实,因为毕竟基督徒的非正常的、悲惨的死亡,是每天都要发生的;信仰上帝的人的犯罪,也并不罕见,尤其是打着各种宗教旗帜的犯罪,比如各种宗教战争,包括现在的巴以局势。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在msn上直接地问了我的一个好朋友,虔诚的基督徒。她的解释是非常理智的:关于前者的解释,上帝要你死,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而你没有权利知道这个理由,但这肯定是一个合理的安排。而且他们笃信,上帝的子民中间也有一个类似能量守恒的、数量守恒的道理。关于后者的解释,和那个牧师一样,只是一个事件,和上帝没有关系。这种解释是非常客观的,因为她是个旁观者。我还到这样一个对于杰克行为的解释,作解释者也是一个教徒:他认为,杰克的信仰观是教条式的交易,他撞人的歉疚没有得到适当的疏导及处理,渐渐地,便变成埋怨及苦毒。他认为
耶稣给他香蕉皮踩了:耶稣给他一辆小货车,使他以那辆车把人撞倒了。他抱怨被耶稣出卖了,不明白为何他已如此虔诚,还会遭到如此不幸的事情。他把一切事情都归咎于神,将人的责任推却了。
但是我相信无论谁处在杰克的处境,都会在崩溃的边缘。一方面是良心的谴责,一方面是精神信仰的崩溃,对于宗教的深渊一般的怀疑。这个信仰的崩溃是非常可怕的,我们这个时代好多的老人,一辈子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进化论,受了多少的人格和肉体的折磨,到了老年,临终,仍然不改初衷。我的理解是,他们并非是不怀疑,而是没有资格怀疑,这个信仰已经深入了骨髓,否定这个信仰,就等于否定了自己,否定了自己,又如何能够生存下去呢?两方面的折磨压垮了杰克,他最终不顾妻子的苦苦挽留,离家出走,而尤其是当他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回到家中,根本无法面对两个可爱的孩子。
主角如此,连两个配角,也不能逃脱精神的困境。杰克和保罗的妻子,也都是具有浓厚悲剧彩的角。杰克的妻子努力要他在灾难过后回到家中,继续当好丈夫,好父亲,为此她不惜一切代价,但最终希望破灭。保罗的妻子想要挽回和丈夫的关系,为此她联系丈夫的手术和自己的手术,但是手术虽然都成功,她和丈夫的关系却仍旧解体。什么叫困境?明知道没有希望的事情,却仍然去做。真实的世界永远不会像那些我们这个时代流行的口号那样简单卡通。比如,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只要坚持不懈,世界就是我们的,之流。我们经常能从电视节目的参赛者们提交的个人简介上发现这样的话。但可惜的是,人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会被这些话所欺骗。
精神困境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