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听着很神奇呢?只定投了短短十年指数基金,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目标:40岁之前退休,实现财务自由,环游全世界
她是来自台湾。10年前跟男友第一次去泰国穷游,就有了环游世界的梦想。但是,如果等到60岁退休再去环游世界,可能很多地方都去不了,很多苦都吃不了。
世界这么大,我想年轻的时候去看看!
所以她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40岁之前退休,实现财务自由,环游全世界。
开始的时候,作者是想“边旅游边打工”的形式实现,她老公甚至想过当潜水教练、英语老师。
后来在查资料的过程中,两个人认识到,可以通过投资来实现财务自由。
何为财务自由?
就是有一天你的被动收入,可以支付你的支出,就实现财务自由了。不工作,也有钱。
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通过作者的研究,最后确定了一个路线,那就是通过定投指数基金,和“4%法则”,来实现财务自由。
4%法则,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威廉班根在1994年提出的理论。
“通过投资股票资产,每年从退休金中提取不超过4.2%的金额用来支付生活所需,那到自己去世,退休金都花不完的。因为股票资产自己会增值。”
换句话说,如果一年需要开销10万,那就需要:10/4%=250万。把这250万投资到指数基金上,就可以满足生活开销,实现财务自由。
她觉得自己需要3000万台币,也就是约650万人民币,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去环游全世界啦。
所以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天,作者和他的老公,就立下了“10年内退休”的计划。
目标,就是在10年内,通过定投指数基金,积累下价值650万人民币的指数基金资产。之后每年从指数基金中提取不超过4%的钱用来生活,环游世界!
详细的财务自由操作指南
作者是怎么做到的呢?主要有三点:节流、开源、依靠基金分红建立被动收入来源。
1. 节流
(1)先记账。
以前作者从来不记账,觉得是家庭主妇才需要的。后来发现,为了尽可能的节约开支,必须知道自己的钱花到哪里去了。所以记账是必须的。
零食?不需要。饮料?不需要。用不到的衣服?不需要。星巴克?不需要。最新手机?不需要。
(2)租便宜的公寓。
家庭开支最大的就是房租和房贷、伙食费、交通费。如果要尽早实现定投的目标,最快的方法就是把这3大项支出减少到最低。
当时作者跟老公住在美国,两口子搬去最便宜的学生公寓住。一个月租金只要400美金。
房子很小,每次炒菜,油烟充满整个屋子,天花板上的烟雾报警器响个不停。后来实在受不了了,搬去900美元一个月的学生公寓。
(3)没有车。
在美国,靠脚踏车+公交车通勤。省了车钱、油钱、停车费、维修费,顺便当作健身。
(4)自己种菜。
住的屋子附近可以租地种菜。
(5)区分想要和必要。
生活中的开支,要区分想要和必要。
很多人眼中的“必要”,对作者来说只是“想要”,是可以省下的。
比如说婚礼,作者跟老公结婚的时候,不买婚戒、不拍婚纱照、没有喜宴。蜜月旅行是徒步穿越西雅图附近的雷尼尔山10天之旅,只花了几百元。
甚至很长时间里,作者跟老公是共用一部手机的(在十几年前)。
我们可以把记账本打开,用“红”标记想要,用“绿”标记必要。并且可以让别人帮你判断一下,这样更客观的判断出想要和必要。
(6)拒绝信用卡消费。
避免刺激自己买不需要的东西。
(7)凡事开头难。
先从攒钱开始。
其实上班族如果保持跟学生时代差不多的消费,第一年就可以存下70%以上的收入,甚至是80-90%的收入。
不要觉得太辛苦,要看你愿意为未来付出多少。作者辛苦了10年,30岁之后就可以自由一辈子,之后随心所欲。
(8)给消费,贴上“生命标签”。
计算一下你一小时的生命价值多少钱:
比如说税后月收入5000元。一个月工作22天,每天24小时,那么一小时价值10元左右。
在消费前,给这笔消费贴上生命标签,看看值不值。
比如说一杯星巴克咖啡=3小时生命。一部新iphone手机=800小时生命。问问自己这些真的值么?
(9)价值观接近的另一半。
10万买基金一年赚多少她的老公比作者还“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