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  电大  经济学与生活
一个人挣的钱或存起来,或花掉。因此不论在某一年中,或在某人的一生中,挣的钱应该等于储蓄的钱加上花掉的钱。也有个别的人花的钱比挣的钱还多,他的储蓄是负的,或说,临死还欠着一屁股债。从宏观来看,一个国家一年内创造出的财富总值(即国民生产总值),或全国每一个人一年中挣的钱的总和等于全部百姓的开销加储蓄。可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个人创造的财富有一部份没有返回到个人手中,直接变成了国家的积累。这主如果因为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每一个公民不计报酬地为社会主义大家庭工作,而国家则负责照顾每名职工的生活乃至生老病死。
从国际比较来看,美国人的储蓄率很低,是世界各大国中最低的。以2000年为例,它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同年日本的比例是29%,英国是16%,德国是23%,中国是40%。世界各国中只有新加坡的40%、韩国的34%能够和中国的相较拟。到2005年美国的储蓄降低到了%。有许多穷困的小国储蓄率比美国还低,乃至是负值,他们靠借债维持生计。
人们之所以从事储蓄,动机有二:一是为了防老、防意外,在美国还要防失业;二是为了盈利。为了储蓄养老的需要,美国政府规定,职工每一个月要缴本人工资的5%,在某些情形下
资方(或雇方)也要缴一样数量,作为养老储蓄金(实际上是资方将职工应得的工资直接扣缴了)。职工退休以前不能动用这笔养老金,而且养老金由政府代管,职工调动工作也不受影响。这一制度的设计思想是每一个人自己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在年轻时多储蓄,以备年老时花费,政府不予补助。本来嘛,政府又不会创造财富,何来钱财补助老人。所谓政府补助,无非是政府强制从一部份人应得的收入中转移给另一部份人。10万买基金一年赚多少
除掉政府规定的养老储蓄,还有各类由私人组成的公司,经办不同目的或额外的养老金储蓄,实际上相当于一种专门的银行
不难想象,这些经办养老金储蓄的银行或机构手中聚集了一大笔钱,成为重要的资金供给者。他们或贷款给企业家,从中收取利息,用以支付存款人的利息并维持自己的运转。他们也能够自己举行实业,用这笔钱来生利。在美国如此一个分工极为细密的社会里,银行从不自己去办实业,他们致力于提高银行的效率,降低自己的本钱,以便和同业竞争。
虽然有88%的美国家庭在银行里存钱,但这并非是储蓄养老的唯一办法,乃至也不是主要的手腕。买屋子才是主要的手腕。
大多数美国人从成婚组建家庭开始就存钱买屋子。具体的办法是向银行或专门的抵押购房银行贷款,贷款期一般都是30年。美国政治安宁,财产所有权有严格的保障,所以贷款期虽然长达30年,借贷两边并非感到不安心。每一个月扣款还本付息,实际就是用买屋子的方式来存钱。买了屋子不影响搬家,因为整个产权和债务关系能够一路出售给他人。我熟悉的几个美国朋友都有如此的经历:年轻时住一所小屋子;壮年时收入高了,子女也大了,换一所大屋子;未来退休以后预备再换小屋子。
按照美国的统计,65%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35%的家庭租屋子住。那个比率近十年来没有多少转变。买屋子作为储蓄的一种方式有其独特的长处,既存了钱又有了住处,一箭双雕。而且屋子是实实在在的资产,不像钞票、股票等有价证券只是一张纸,风险比较大。所以购买房地产比较安全。固然,房地产也有涨价跌价的问题,弄得不好也会赔本。可是地球上的人口在不断增加,土地这种资源在不断变得更稀缺,所以从机缘上看,涨价的可能性比跌价的大。
黄金也是一种储蓄手腕。在美国黄金是自由生意的,非商业性的进出海关也没有限制,这种流通的自由使得黄金成为一种灵活、方便、靠得住的储蓄手腕。可是用黄金作储蓄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金价的波动专门大。从历史上看,黄金的最高价和最低价能够相差
5倍以上;二是黄金虽然不怕火烧,但有被盗或失窃的可能。若是将它存入银行出租的保险柜,则未来黄金的所有权取决于谁能控制保险柜的开启,这又增加了某种程度的风险。所以黄金并非是美国人的主要储蓄手腕。
存钱生利和存钱防老并非矛盾,最理想的方式是存的钱既能生利,又可未来防老。从这一点看存黄金不是一种理想的储蓄方式,因为黄金不会生利。严格地讲,买黄金并非是储蓄。储蓄是将自己省下来的钱通过金融机构借给他人去用,他人用钱作投资能够获利,因此储户能够从中分得一部份。万一投资亏损,储户也可能要承担一部份损失。买黄金则不同,其中没有资金的借贷,而是买了一件本身有价值的商品。唯一的区别是黄金不可能被消费掉,未来总有一天会从头把它卖掉。将储蓄的钱存银行则不同,储户能够有固定的利息收入。但存款利息要缴所得税,再减去通货膨胀的损失,所剩虽不会变负,也微薄得很。固然,银行存款比较靠得住,万一银行倒闭,存款仍能从银行的存款保险中取得补偿。美国政府规定一切银行存款都要有保险。万一银行倒闭,存款在10万美元以下的能够取得全额赔付。比银行存款生利更大的即是买股票。所谓买股票就是向某一企业投资。投资不同于贷款。投资是没有归还期的,除非企业宣布毕业,现在每份股票所能分得的钱,等于企业清算时的资产除以股数。但股东每一年能够分得企业的盈利,股东也能够将自己持有的股票出让。投资一家经营
情形好的企业,不但年末能够分红,股票本身还可能升值,所以获利相当丰厚。但如果是企业亏损,损失就会专门大。获利高的,风险也大,这是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据统计,有19%的美国家庭拥有股票。
获利更大,风险也更大的,是金融投机活动。由于风险大,很少有人会靠存钱于金融投机事业来防老,因此它主要的目的是生利。金融投机包括生意黄金、外汇、股票、政府债券(相当于我国的国库券)。他们买进的目的是为了卖出,换言之,他们自己并非需用黄金、外汇等,只是为了赚取生意的差价。经济学的理论能够证明,只要金融投机商能赚得利润,这种活动就有利于社会。或说,金融投机生意与其他各类生意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只要交易是在平等志愿的基础上达到的,它就为参与交易的两边带来利益。 所以美国政府并非限制金融投机和其他任何投机生意。
可是金融投机需要高超的技能,灵活的信息,正确和果断的判断,它并非是一般人能胜任的。另一方面,具有这种特长的人又不必然具有投机需要的资本。于是金融代理商应运而生。这是一批具有投机专长的人开的金融公司,他们向社会上集资,赚得的利润按必然比例与投资人分享,但万一亏损要由投资人承担。这种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如雨后春笋,
大多数都相当做功。他们向潜在的投资人寄送各类广告,主如果说明过去几年他们为每一个投资人赚得了多少利润,借以证明他们的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每100美元在一年中扣除他们分享的部份,赚得30美元是很普遍的。但近两年金融投机的利润下降了。
索洛斯先生就是一名很成功的金融投机家,他在20连年内从几百万的家当进展到十几亿的资产。曾在中国设立了 开放改革基金会 ,每一年赠款100万美元。但在1988年的黑礼拜一事件中,因各类股票暴跌,他损失了1亿美元。全美国著名的金融公司中只有两三家逃脱了那次噩运。其中一家称为 桥水金融公司 ,它的总裁曾几回来我国访问。我曾问他的窍门安在,他毫无保留地告知了我。可能他明白我那个穷汉不会成为他的竞争者。而我呢,也明白发财与我无缘,竟把那个可算无价之宝的窍门忘记得一干二净。
小结:从总量平衡看,产出等于消费加储蓄(或再加出口)。储蓄有两种目的,目的不同选择的储蓄方式也不同。储蓄若是以投资的方式进行,风险大的获利也可能更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