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彩与彩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摘 要]:对彩的物理性能和视觉生理功能的科学认识是彩研究的科学基础。在彩技巧方法的传授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个人感受与体验;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中,要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及创造力的发挥。
[关键词]:彩教学 学生 方法
形与构成了我们的世界,特别是视觉世界的外观。而就人的感觉而言,在形与二者中,彩往往先声夺人,特别是彩鲜艳丰富的事物,它们对人的视觉能够首先产生直接而又强烈的影响。因而,我们常常用“形形”、“丰富多彩”、“五彩斑斓”等来形容这个世界,及其还有所谓的“先看颜后看花”,“七分颜三分形”的说法,都描述彩在人的视觉反应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学,作为以视觉艺术教育为主的科目,如何把握好彩课教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彩本身做一个初步的、科学的了解。
对彩的物理性能和视觉生理功能的科学认识是彩研究的科学基础。
就彩的物理性能来讲,是光的分解,光为之母。牛顿早在1666年用三棱镜所做的光学实验,
证明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白的日光是可以分解为七的,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彩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以后,我们又知道了光波的波长决定相的差别,光波的振幅决定彩的明暗。例如,正是由于红具有在可见光中最大波长的物理特性,因而它给人的感觉是鲜艳、醒目、穿透力强、容易引起兴奋,而紫由于在可见光中波长最小,因而与红给人的感觉相反,它表现的神秘、诡异、明暗等特点。可见,彩的物理特性是彩表现力的基础。
而就彩感觉的生理基础而言,视觉神经对彩有特定的反应,这种反应既表现于单独的相上,又多会表现于彩关系上,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格1801年提出的三学说,在半个世纪后,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赫姆霍兹在加以发展和补充。这些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觉是由红、绿、蓝三种感觉素刺激人的视锥细胞的结果,而任何一个彩都同时存在一个与之性质截然相反的补,不同的彩关系会引起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视觉生理反应。
这在彩的冷暖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红令人兴奋,使人产生热烈、积极的情感状态,因而被归为暖;蓝给人的平静、清冷、消极的感觉,因而被纳入冷。在这里也许人们不津会问,彩是作用于视觉神经,温度感则来自皮肤的感觉,那么彩的冷暖感觉竟从何而来?多数认为这是一种生活经验的条件反射作用,是因为暖多与火热的事物相联系,而冷则反之。但科学家的最终结果显示:彩的冷暖感是视觉心理的直接反应,而非间接联想的结果。
而与绘画密切相关的彩空间感问题则是在彩的冷暖基础之一,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大家都有常识,浅水处无透明,清澈见底,深水处则呈现碧蓝的水。空间彩感与此相似,空气看似无,厚积之则呈现出蓝,所以,远处的景物总是被蒙上一层蓝紫,这就成为空间视觉彩。大气的彩也同时淡化了明暗对比,模糊了彩的边界,彩对比的强度和边界的清晰程度也影响着彩的空间距离感。例如以蓝为中心的冷调具有被“推远”的感觉,以橘红为中心的暖调则有“推近”的感觉。因而在这样一幅画面中整体的彩空间感就形成了。这些原理对于艺术实践和日常生活都是十分适用的。如我们在绘画时选用怎样的彩关系突出主体事物,在生活中,怎样选择窗帘布的花来扩大室内空间的感受等。
当然,科学家、心理学家们对彩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由于彩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语言,被广泛运用于绘画艺术(油画、水彩、水粉、版画等)和设计艺术(装饰、装潢、染织、服装、工艺制造等),在艺术实践中艺术家也受到科学家、心理学家研究成果的启发,不断重新认识自然界的彩现象,试验各种彩的配置与配合,采用各种处理技巧,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彩效果,推演出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使视觉造型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林风眠语:“艺术的构成,一方面所属的是美的含义,另一方面是技法与方法、制作上的问题。前一种随民俗个性与趣味之不同,表现亦各异;后一种是生活上得来的经验与知识,同工具有极大的关系”。“绘画上基础的训练,应采取自然界为对象,强以科学的方法,事物象正确的重试,以为创造之基础。”同样,在视觉造型艺术中,彩的运用与表现,须融合或借助于形体和材质,方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这种对彩的运用与表现的技术知识,是每个美术家和美术设计师必备的知识修养和表现技艺,也成为美术基础教育的重要课题。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美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他的独创性。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主要是从苏联的现实主义教学体系上建立起来的,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已经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甚至会导致艺术的整体衰退。美国著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创造艺术过程中的属性,在美术教育中,美术也可以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而我们当代美术教育正是需要创造力去丰富和发展它。因而在彩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去创造性的去把握这门课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而非教他们怎样人云亦云的复制,这成为我们咎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上述对彩的科学认知及其对传统美术中彩教学的不足,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首先,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踏实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基本功,但其最大缺陷在于它抹杀了个人的感受和体验而过于注重既定的规则、程式,其技巧方法变得比创造更重要,教学理念把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和再现客观对象变得比个人灵感体验和自由的探究能力更重要。针对这一缺陷,我们在教学理念上就应弱化规范,取消绝对标准,让标准随时代而发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彩技巧方法的传授中尊重学生个人感受与体验,在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中注重情感的真实表达、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创造力的发挥。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无外乎两大内容:感觉和认知彩,表达与表现彩。
感觉和认知彩,总的来说就是整体观察自然彩的现象,借助彩学知识,认识自然彩的变化规律,培养敏锐的彩感觉。具体的说,培养学生在初学阶段就注意整体观察自然彩的现象,而非仅关注于单一事物。重视在整体观察中的第一印象与感受。如波纳尔所言:“我常看到身边一些有趣的东西,但若要引起我去画他们的欲望,他们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就是所谓的美。我画他们的时候,竭力使自己不失去第一眼的印象。”因为往往第一眼的印象和感受是最为真实和生动的。在整体观察的同时,需要借助彩学知识,认识自然彩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能够科学的把握整体观察中心印象与感受,从而培养他们敏锐的彩感觉。例如让
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彩物理特性和觉的生理基础,有助于帮助他们去除在初学彩课时由于无知将彩神秘化的心理。在初学时,让学生们多做户外观察,真实感受彩的冷暖变化,彩的空间感等抽象的书本知识,让抽象与生动的客观现实相结合,非常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把握彩知识。
可以看出,在感觉和认识彩这一环节中,在传授彩知识和培养真情实感并重,在初学阶段就应为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达与表现彩,总的说就是,在把握写生的基本技艺基础上,结合真实感受表达自然彩效果,并逐步尝试和吸收多种表现技法,探讨画面的形式构成颜的意义,彩构成,材质构成等。
在这一阶段,一方面,重视认识自然的科学规律,学习彩理论知识,准确的感知彩,通过彩写生,训练学生的写实能力,不断提高组织调,塑造形体,表达空间层次,再现物体质感等准确描绘各种事物的彩造型能力。 另一方面,在这种写生彩,彩造型中尊重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不可盲目打击批判,使其丧失信心,使再现与创造相结合。在学生具备了彩表现基本能力后,还要进行彩学习的深化与运用,开展一些“表现彩”的实践活动,感受彩与形式的规律,探讨彩构成的多种表现形式,提高艺术表现的运用能力,并启发其创造能力,可选择不同的工具,
材质,自由表现所感受到的事物,让学生们将自己的审美感受真实的表达出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而非老师画作的复制品。
由于彩教学更具感情因素和个性特征,彩技巧在未来的运用中各具专业特,因此,在教学中更需要启发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为他们未来专业多向发展奠定彩表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