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港
2013年8月号
总第177期
被远方退回的一封信
弋
舟
那么多我以为已经忘掉的事带着更奇异的痛楚又回到心间:———像那些信件,循着地址而来,收信的人却在多年前就已离开。
———拉金
一
师范学校在沽北镇,沽北镇在沽河边。秋天的雾来到沽北镇,沽河上下像一个通体朦胧的容器,贮满了过去乃至未来时光的水分、空气和尘埃。沽北镇的尘埃比其他地方多,一条狗跑过去,黄尘都要跟着跑上一阵。
正午的时候,17个年轻人在小镇的火车站下了火车,步行五公里,
从朦胧里走来,一路踢踏出滚滚的黄尘,像一支虚张声势的大部队。
一新到的师范教师走在沽北镇的街上,当然是一件大事。摆在街道两旁的凉粉摊,肉摊,布匹摊,菜摊,还有挂摊,发生了片刻的骚乱。沽北镇的人被这灰头土脸却又趾高气昂的年轻人吸引住啦。市声倏忽敛住,仿佛被一双大手拎了起来,又陡然撒手,将攥紧的喧哗一把松开。这种动静,令年轻的教师们颇感有趣。他们认为,是自己队列中那个戴黑墨眼镜的家伙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他不仅戴着黑墨眼镜,而且还穿着西装,打着一根火红的领带。这个招摇过市的人物,是未来的美术教师小虞。
044ts Reserved.
一干新人被安置在师范学校操场边的一排平房里。一排平房,不多不少,正好17间。是专门为他们的到来配套搭建的吗?又不像。房子的外墙用和着麦衣的黄土垒就,金灿灿的,但内里,黑漆麻乌,烟熏火
燎,显然不是一天两天酿成的。那么就是凑巧了,17对17,这里面暗合了哪种玄秘的因果呢?平房的后墙外是铁路,路基高于学校,从操场上展望过去,火车宛如悬浮于空中。当天夜里,未来的语文教师小宋上了趟厕所,回屋时恍惚间扫视一眼17间亮着灯光的平房,便觉得自己是面对着一列夜行火车的17节车厢。这个比附令小宋一阵激动,恨不得立即将大家召集起来,当众指认一番。
第二天早起,大家在房门外蹲成一条线,就着脸盆洗漱。小宋激动依然,大声宣布道:“知道吗,咱们的宿舍像一列火车!”
无人响应他的激动。大家都有些莫名的消极。这队人马,尽管只有小虞戴黑墨眼镜,穿西装打火红的领带,但每个人的内心,也都是颇为洋气的。不是吗,毕竟他们都读了大学,是时代的骄子。可十多颗洋气的心,如今被扔在了沽北镇漫天的黄土里。
也真是漫天的黄土。未来的化学女教师小范,此刻便对着自己的脸盆呆愣起来。那盆水,刚刚还可见底,但小范她洗了把脸,水就成了黄的。小范记得昨夜是洗漱干净了的,难道,一夜之间,自己便蒙尘如斯?
可不就是一夜之间!
小范感到自己想哭,扭身回了房子,将那盆黄的水遗弃在外面,像是一个控诉。
地动山摇,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大家集体仰望,感觉那压在头顶疾驰而过的火车仿佛碾压在了他们年轻的神经上。连小宋心中那微不足道的关于车厢的诗意,都在顷刻间荡然无存。
宛如一套组合拳,火车过后,更多的打击接踵而至。其中最为凶狠的一拳,是关于纪律——
—当然是纪律,除了森严的纪律,还有什么会更加令一年轻人的心疼痛?学校组织了欢迎的大会,但主旨,却是向17个新人宣布纪律。校长墙皮一般黄灿灿的,像土里长出来的一个人,在他的授意下,教导主任,另一个土里长出的黄灿灿的人,一二三四地罗列:禁止与学生发生纠葛,禁止不备课,禁止迟到早退……
大家都听明白了,用目光心照不宣地交流。其实,诸般禁忌,唯有第一条事关重大——
—禁止与学生发生纠葛。什么样的纠葛呢?真是暧昧,莫不是和学生拳脚相向,打作一团?怎么会!谁都清楚此间含义。未来的男教师们就去打量未来的女教师们。女教师们正襟危坐。小范依然纠结在清晨的那盆水中,是怅然若失的神情,仿佛在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着那盆水经历了怎样的化学反应。这个核心的禁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为了强调出纪律的严肃性,教导主任唯有在其他律令上严厉规定,将迟到早退这些事情格外夸大,似乎触犯了,便无可饶恕。可不是吗,这些鸡毛蒜皮的规矩都如是重大,那个核心的禁忌,大家就自己掂量好了。就好比,做次贼都要毙,杀了人会如何,还需要说明吗?
气氛就有些凝重了。当然,这是防患于未然。但那个莫须有的禁忌,还是令年轻人感到了刺激。这刺激又被疾言厉地警告着,所以便凝重了。
会议室的门突然洞开。一个姑娘拖拖然进来,花衣裳,大辫子,气定神闲。姑娘环视一圈,亮起嗓子叫:
“刘双喜!刘双喜!”
年轻的人们面面相觑,然后拭目以待,看哪位应声而起,成为一个刘双喜。孰料,一下子站起来三两位老教师,一言不发地围过去,簇拥着将姑娘请了出去。姑娘也配合,不过是出门前又回头响亮地叫了两声:
“刘双喜!刘双喜!”
小虞呵地笑了,把自己胸前火红的领带捏在手里,抖个不停。
大家以为对此会有个说明。但是没有。没有人替大家解释,这个倏忽来去的“刘双喜”是怎么一回事。还在错愕间,新人们便被率领着去熟悉校园了。公允地说,在那个年代,在沽北镇这个背景下,校园还算堂皇。教学楼,宿舍楼,小石桥,东边的花园,西边的树林。
学生们果然需要提防,那些女生,个个朝气勃发,头从窗口探出来,迎风吃土,观望着自己
045
ts Reserved.
文学港
2013年8月号
总第177期
的新老师们。未来的数学教师小汪抬头仰望,自觉不能看得分明,便摘了眼镜,擦一擦,重新戴好,扶正,仔细凝视那一张张兴奋的脸。这招来了女学生们的哄笑。教导主任重重地咳嗽一声,以示告诫。
“刘双喜!刘双喜!”
又来了。那个姑娘,旁若无人地闪出来,穿
过参观的新人,顾自四下里放声呼唤。戴黑墨眼镜的小虞更加敏感一些,拉住身旁的一位前辈问:
“她是谁?在谁?”
前辈愣了一下,继而羞涩地摇摇头,一脸讳莫如深的样子。
就此,时间开始了。开始了吗?新人们又觉得时间是停滞了,凝固了,出了故障,不动了。
大家很快对一切都熟悉起来,一切在大家眼里却都愈发含混不清。教物理的小孙始终分不清镇上卖蒜的刘二与骟驴的吴七。教生物的小张对
四处可见的柿子树感到迷惑。柿子树大都冠盖如云,绿荫匝地,即使小张有心为它们编了号,也
常常发生混淆———当他依照内心的序列按图索骥来到某棵柿子树下时,往往发现自己仍是迷了路,本来要去火车站,却来到了邮局。这种状况,不怪柿子树,怪小张。沽北镇的路其实平铺直叙,是小张自己,一厢情愿地沉溺在他的专业里。小张对于柿子树太着迷啦。用不了很久,他就知道了哪一棵枝杈平斜,能让他躺上去,哪一棵腰身粗壮,令他无从攀爬,一来二往,反而忽略了其他的常识,天不辨冷暖,路不分东西。所以本来要去火车站,结果却到了邮局。
说到邮局,那可是新人们的一个重要去处。报到的当天夜里,17封书信便在那排火车车厢般的平房内生产了出来。第二天接受完入学教育,不约而同,大家就在去往邮局的路上相遇了。就像每个人都成为了一封信,被某种力量所指派,前进在被投递的路途上。
信丢在了邮筒里,人的心居然会随之发出咣当一声,一下子便仿佛失去了依托,没有了底气。于是就开
始了等待。等那咣当一声再回来,重新给自己添力。也有等不回来的。教政治的小莫就陷入在杳无回音的境地。信的收发都需要他
们前往邮局亲自办理,小莫往来的次数最多,每一次都是有去无回。所以小莫便越来越落寞。小张比较关心小莫,一个周日,他躺在邮局前的树杈上招呼小莫:
“上来躺会儿?”
小莫索然地望他一眼,低了头,走自己的路
了。
二
一个寒暑过后,新人们成了旧人。
尽管大家仍是难以明白,沽北镇周边几百顷几百顷的麦子齐刷刷绿了,又齐刷刷黄了之后,是怎样在一夜之间又齐刷刷地倒伏在地———大家当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这种事情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还是让人心生疑窦。
尤其是美术教师小虞,当他透过自己的黑墨眼镜观察一切时,沽北镇便在他的眼里发生了小小的错乱。他一度相信,麦地的底部会有一架精密的仪器,至少也是几组性能良好的滑轮,而耕作其上的农民,在他的眼里,被固执地看作了采矿的苦力。小虞将这样的场面描绘在了画布上,送去参加美展。参展无果,但这样的画面,打动了教化学的小范。小范跟着小虞去采风。他们来到农家,农家妇女擀面条招待两位教师:擀好的面就地铺展,晾晒在扫净的黄土地上。小虞吃下这样的面条,觉得自己吃下了黄土中的力气。沽北的黄土里埋着用不完的力气———麦子收完后又是一茬玉米,而且是豆角洋芋套种,如此这般,作物都能保持茂密的态势。一想到这些,小虞就觉得浑身来劲儿。小范怎么想,他却并不知道。
原来小范和小虞的感受不同。吃过几次黄土,小范就不再跟着小虞采风了。小范开始出没于音乐教师老杨的宿舍。老杨五十多岁了,据说刚刚平反出狱不久。从老杨弹奏的曲子当中,年轻的人们相信,在他那架脚踏风琴的旋律里,一定藏着长袍和礼帽,藏着花前与月下。老杨把民国时期的音乐教材摊开,然后唱歌:
可怜的秋香,暖和的太阳他记得:
046ts Reserved.
照过金的脸,照过银的衣裳,
也照过幼年时候的秋香。
金,有爸爸爱,银,有妈妈爱,
秋香,你的爸爸呢?你的妈妈呢?
哦。真令人神伤。唱歌时的老杨,细长的布满皱褶的脖子,让人想到一根拼命疯长的丝瓜。小范被老杨的歌声俘获,小虞就只有形单影只地浪迹乡间了。
语文教师小宋喜欢将学生带到沽河边去朗诵。河面上总有男人背着缰绳,握着长篙在撑船。小宋这样启发自己的学生:
“想一想,你们想一想,这些男人,会从河里打捞出什么来?”
“鱼!”
“烂泥!”
“花裤衩!”
“尸体!”
小宋在一片嬉笑中,郑重地指出:
“不错,都很不错。不过,如果要我来想象,我会想,没准,他们能打捞出一本线装的书。”
学生们噤了声,被某种无法说明的感触吓住了。
不仅仅是小宋,在沽北镇,青年教师们都活在一股玄想的情绪里。生物教师小张在课堂上言之凿凿地宣讲:柿子树在某一天会结出碗大的太阳。英语女教师小林和校园里著名的女疯子要好起来。女疯子就是那位满世界寻觅“刘双喜”的姑娘。关于她的身世,大家还是不明就里,只听说她是这所学校数年前的学生。至于那个“刘双喜”,对不起,就更加无从知晓啦。教物理的小孙好奇心重一些,他被抽到校办帮了几天忙,于是趁机翻阅了教师花名册,结果也是一无所获。疯姑娘日复一日地穿行在几百人的校园里,青年教师们很快就习以为常了,熟视无睹,习焉不察,随着自己置身的这所学校沉入在一个白日梦里。英语女教师小林,本身就是一个孤僻的人,所以,当大家发现某一天小林和疯姑娘并肩而行时,也没有感到太大的诧异。
“刘双喜!刘双喜!”
疯姑娘依旧喊。她喊的时候,小林就警觉地替她四处张望。因此,这个时候被小林看上一眼是很可怕的。被看的人会张皇失措,骤然觉得自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刘双喜。教地理的小赵一直在暗恋小林,看到小林与一个疯子为伍,内心不免忧愁。小赵怨怼地向大家说:
“沽北镇是全世界黄土最厚的地方!”
鉴于他的情绪,大家不知道是不是该相信他。可这个论断毕竟是出自他这个专业人士之口,于是,大家便口口相传,随即还将这句话写在了书信里,作为一种抒发离愁别绪的凭据:
沽北镇是全世界黄土最厚的地方……
教政治的小莫想必也将这句话投递了出去。但收效甚微。他依然难以等到及时的回复。渐渐地,大家都有些为他着急了。有一天,躺在柿子树上的小张看到,小莫站在邮筒边将一张明信片塞了进去。这好像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小张却大惊小怪地跑回学校,向同伴们散布惊人的消息。
“我看到了,明信片是用血写的,是一封血书!”
小张急迫地向大家说明。
“看清楚了?”
小虞持怀疑的态度。这时候他已经不戴黑墨眼镜了,西装也换成了粗布的褂子,同样是标新立异,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沽北镇上的人。
“没错,我在树上,一切尽收眼底!”
小张信誓旦旦。
“什么颜?血什么颜?”
“血?——
—当然是红的咯……”
“写成血书,血就不是红的了,跟黑的差不了多少。”
“这个我当然知道!”小张有些张口结舌,“我解剖了那么多动物,我当然知道血是怎么回事。”
“那你确定看到的是血?”
“我确定!”
小虞就决定信任小张了。彩小虞拿手,但毕竟教生物的小张,血见得比他多。
莫衷一是地说了半天,最后一个方案拿出来了:由小宋落实,以匿名的方式给小莫回一封
047
男人塞进去是什么感觉
ts Reserved.
文学港
2013年8月号
总第177期
信。小宋在这封信里写了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大家追问,他便含糊其辞。唯一明朗的是,小虞却因为了这封信而改变了命运。这封信由小虞负责异地投寄。
小虞在星期六的傍晚出发,被大家目送着去了火车站。小虞的家在兰城,坐火车需要走五六个小时。本来,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回家的打算,但藉着这封信,他便顺道走了这么一趟。说好了星期天回来,结果星期天小虞却没有回来。由于小虞身负着投递那封信件的使命,大家便对小虞也牵挂起来。
小虞星期一的早晨才出现。他气喘吁吁地冲进正在召开晨会的办公室。七点四十五分,有什么好说的呢?他迟到了五分钟。这可是犯了天条。校长对此深恶痛绝。在校长眼里,准时到校是一切规矩的基础,是篱笆,是栅栏和安全阀,只有守住这个底线,其他的罪恶才能被避免。堡垒总是一点点被攻破的,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高
枕无忧。所以校长要小题大做。他认为年轻人总是得寸进尺的,只有把他们镇压在“寸”的苗头里,才能守住那个致命的“尺”。
毋以恶小而为之,这也讲得过去。但处理的结果,还是让年轻的人们大为震惊:小虞将被扣除全学期的补助。
小虞倒很冷静。他轻微地喘着气,好像还没从赶路的状态下缓过劲来。
三
但是第二天小虞却失踪了。小虞留给大家的最后一个记忆是:前一天的黄昏,他凌空坐在墙外的路基上,将侧影对着操场上的人。他在那里坐了多久?没人留意掐算过。大家只是觉得,夕阳下漂浮的黄尘就要没住小虞的喉咙了。
起初校方认为小虞是在闹情绪,无组织无纪律,私自跑了,过两天便会回来。校长为此还颇为作难。小虞迟到了一次他便使出了霹雳手段,这令他的惩罚措施没有了弹性。校长不知道,旷工的小虞归来后,他该将如何下手。
这个难题很快不存在了。因为难题的制造者
小虞,再也不回来了。
一周之后,校长坐不住了。他倒不是担忧小虞的安危,是担忧小虞这样旷日持久地破坏纪律,到头来只能令校方被动。总不能宰了他吧?校长决定派人去兰城一趟,把小虞请回来。至于请回来怎么处理,校长心里提前作了打算。他决定了:开除!教导主任带着两位老教师上路了,去兰城请一个注定要被他们赶走的人。
两天后三位使者回来了。那时小张被大家派在路上瞭望。大家也很挂念小虞,期望早些看到他归来的身影。小张坐在一棵柿子树上。这棵柿子树在镇上被视为树精,下方供台常设,香火经年不断,以致坐在树上的小张纵目四望,觉得远处沽河的流速都变得缓慢下来。小张于薄暮中,于烟雾和黄尘里,看到那三条人影从火车站的方向袅袅而来。一瞬间,小张感到了凄凉。他的内心毫无理由地确信:小虞,他们的这位信使,这位伙伴,再也不会回来了。事后,小张甚至因此谴责自己,好像是自己一刹那的感触诅咒了小虞的命运。
三位使者在兰城遍访了小虞的亲友,结果却劳而无功。小虞压根没有在兰城出现。他们的到来,反而惊动了小虞的父母。这下可好,人家向学校索要自己的儿子了。本来黄灿灿的校长,闻讯变得灰苍苍的了。当天夜里,一队人马便被集合起来。做什么?搜!
其实就是排查。排查哪里呢?河岸,枯井,偏远的树林,总之,一切关乎凶险的地方都成为了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校长的忧思,他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不至于吧?校长战兢地想,为了一个学期的补助,这个小虞就会寻了短见?
大家也觉得不至于如此。小宋平时和小虞比较要好,他觉得小虞不会这么狭隘。那个戴黑墨眼镜,热衷在黄土里汲取力气的小虞,不是这样的人。但小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在这种局面下,小宋又不太有把握了。毕竟,他们也不算太熟。大家虽然读同一所大学,但却不是一个专业,读书的时候,彼此是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如果说有了友谊,这友谊也是来到沽北镇后才建立起来的,而且,还蒙着一层沽北镇的黄尘,显得有些虚无和轻飘。
048ts Reserved.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