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情境中考查语用能力——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学期素养检测试卷的命制
□施燕红许
燕
【试卷内容】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活动一:“最是书香能致远”宣传展示(30分)
1.[活动标语]请选择合适的后
半句,组成完整的读书标语,用于
学校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之后
认真抄写在空白书签中,要求书写
正确、规范,行款整齐。(3分)
朗朗书声满校园,。(填序号)
A.春风拂面书香来
B.阵阵墨香溢心田
C.汲取知识的力量
D.读书之乐乐无穷
(设计意图:此题将硬笔书法和读书标语的选择融合在一起,使得考查更为多维。既考查学生对“对联”这一语言形式的了解和感知,又考查学生能否规范书写以及行款排列是否美观。题目本身就
给予学生一种美的熏陶。)
2.[阅读倡议]读书节开幕式上,大队长宣读了阅读倡议书,请借助拼音将其中的一段话补充完整。(7分)
yōu shāng()的时候,书籍给我们kuān wèi(),带给我们生活的yìyì();kōng xū()的时候,书籍给我们力量,帮助我们到zhēn lǐ()。同学们,别再犹豫pái huái(),让我们wàng hūsuǒyǐ()地阅读吧。
3.[读书口号]开幕式结束后,每个班级设计了读书口号。以下四句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是()。(2分)
A.行
·
(xíng)万里路,读万卷
·
(juàn)书
B.重
·
(zhóng)读好书,如逢
·
(fén)故知
C.与书交友,纵
·
(zòng)横
·
(héng)古今
D.滋润
·
(rùn)精神,孕
·
(yùn)育智慧
4.[名言墙报]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中,没有错别字的是()。(2分)
素材对学生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体现了“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味文字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综上,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丰富阅读储备都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培养了学生提取、整合、运用信息等能力,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孝昀.PISA阅读素养视角下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试题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3]彭静静.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研究[D].喀什:喀什大学,2018.
[4]潘红.近年来非连续性文本研究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5(10).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小学361005)
A.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B.书籍是培值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C.时间就像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
的。——鲁迅
D.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治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皮罗果夫
5.[成语专栏]同学们积累了不少关于读书的成语,看图选出正确的一项()。(2分
)
A.图中讲的是“悬梁刺股”的成语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匡衡。
B.“读书百遍”后面应该接“下笔如有神”。
C.括号内可以填入的词语是“专心致志”。
D.画线部分可用成语“开卷有益”来代替。(设计意图:上述四题指向对字词音、形、义的考查。第2题“阅读倡议”中出现的词语均来自统编教材六年级上下册词语表中的词语。第3题“读书口号”中涉及的字词读音都是小学阶段学过的,也是学生平时容易读错的。第4题“名言墙报”通过呈现关于读书的名言来考查错别字,与此同时,也引导学生积累了名人名言,可谓一举两得。第5题“成语专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既考查了成语,又巧妙渗透了读书的方法。)
6.[毕业寄语]六年级同学制作手抄报,写下美好的祝福。下面不适合的一句是()。(2分
)
(设计意图: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中安排了读写“毕业赠言”的板块。此题紧扣
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能否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赠言,从而感受到毕业赠言要根据对象写得精当妥帖、优美感人。)
7.[阅读推荐]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六年级的同学们正在准备筹建“红经典阅读馆”,其中推荐语表述不恰当的是()。(2分)
A.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请到《金的鱼钩》中答案吧。
B.如果你想诵读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下的自述,一起阅读《灯光》吧。
C.《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父亲刻骨铭心的记忆,父亲的名字叫李大钊。
D.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的英雄壮举至今令人感动,请和我一起走进《狼牙山五壮士》。
(设计意图:此题指向统编教材六年级上下册中的课文,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契机,对红经典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展开回顾,无痕地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
8.[班级书角]班级书角分类别整理摆放书籍,其中有一类是外国名著。品读名著妙语佳句,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是()。(2分)
A.那是一座用石头砌墙、木头作支架的白小房子。其他附属的房屋也很小,耕地窄得几乎连马都无法在上面打滚。——《骑鹅旅行记》
B.可是,当他看到这个新来的小客人时,他的心灵立即幸福得火光熊熊了。——《汤姆·索亚历险记》
C.有两三小时工夫,强烈的欲望使我激动得心跳加剧,热血沸腾,好像得了热病一样。——《鲁滨逊漂流记》
D.毛毛虫和爱丽丝彼此沉默地注视了好一会。最后,毛毛虫从嘴里拿出了水烟管,用慢吞吞的、瞌睡似的声调同她说起了话。——《爱丽丝漫游奇境》
(设计意图:此题对应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
二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所选的句子均来自本册“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外国名著,既
考查了学生对“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
9.[诗词长廊]学校阅览室的展示板上有几句没有填写完成的古诗词,请填写完成。(8分)
(1)《石灰吟》一诗中最能体现石灰品格的诗句是“
,
”。
(2)不少古诗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读“日暮汉宫传蜡烛,”使人想到寒食节;读
如何查中考分数“,不知秋思落谁家”使人想到中
秋节。
(3)诗中绘美景。韩愈这样描绘早春景:“
,草遥看近却无。”诗中表情
谊。王维把这样的诗句送给友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诗中言志向。李贺在《马
诗》中写道:“
,
。”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诗词的积累情况。所填的诗句均是学生在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中学过的,都是要求背诵积累的。本题通过创设简单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运用诗句。)
活动二:“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实践(40分)10.[校园辩论]本次校园辩论赛的辩题是:实体书店会/不会消失。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三份材料。请仔细阅读,完成题目。(9分)
材料12020年1月,中小书店联盟“书萌”面向全国书店发起了“疫情当前,书店现状调查”,其中“重新开业,你觉得书店的营业额会怎样”的数据
如下。
——《新京报书评周刊》
材料2当当网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双11”开局1分钟,当当网即售出3145762册书;“双11”当日,图书收订金额同比增长219%。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3《光明日报》报道称,截至2020年11月,北京市实体书店数量1910家,比上年增加611家。经历了破茧重生的实体书店,和从前大不一样:柔和的调,温暖的灯光,精致的书籍,咖啡、简餐成为标配,画展、讲座寻常可遇。书店逐渐变身为以阅读为主题的文化空间,卖书、买书显得不是那么重要,深度的阅读、有情趣的生活,才是店家与读者的共同追求。
——《半月谈》
材料4
街头采访记录
(1)仔细阅读材料1~3,请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5分)
①当下,实体书店的经营受到了冲击,尤其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营业额不容乐观。
()
②在特殊日子搞促销活动,让网购图书的销售额得到了很大幅度的增长。
()
③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是担心人们被网购热冲昏了头脑。
()
④林奕涵是反方的辩手,在辩论赛中他可能会引用材料3。
()
⑤张子轩是正方的辩手,所以他只需要阅读材料2。
()
(2)阅读材料4,我们可以发现李一凡喜欢网购图书的理由是
(不超过10个
字);张浩泽喜欢逛书店的原因是(不
超过10个字)。(2分)
(3)《骑鹅旅行记》有不同的译本。你想购买适合自己阅读的版本,你会选择到实体书店购买,还是通过网络购买?请简要阐述理由。(2分)
(设计意图:此题指向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并且对应了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辩论”这一话题。选取的非连续性文本形式多样,紧扣当前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学生阅读思考的兴趣。设计的题目和本册教材中如何选择自己喜欢的外国名著相关联,体现试题的多元性。)
11.[读书沙龙]读书节中,同学们分享读书的感受,产生思维的碰撞。请阅读选文,思考并完成文后题目。(20分)
①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②“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余。”我说。
③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4000多本书,每天晚上必须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④她真有趣。我说:“书,有时候不需要读,摸一摸就很美,很满足了。”
⑤她大叫:“我也这样,常摸书。”她愉快地做着摸书的动作。烁烁的目光真诚地表示她是我的知音。
⑥闲时,从书架上抽下几本新新旧旧的书来,或许是某位哲人智慧的文字,或许是某位幻想者迷人的呓语,或许是人类某种思维兴衰全过程的记录——这全凭一时兴趣,心血来潮。有的书早已读过,或再三读过;有的书买来就立在架上,此时也并非想读,不过翻翻、看看、摸摸而已。未读的书是一片密封着的诱惑人的世界,里边肯定有趣味更有智慧。打开来读是一种享受,放在手中不轻易去打开也是一种享受。而那些读过的书,都有了生命,就像一个个朋友,我熟悉它们的情感与思维方式,它们每个珍贵的细节,包括曾把我熄灭的思想重新燃亮的某一句话……翻翻、看看、摸摸,回味、重温、再体验,这就够了。何必再去读呢?
⑦当一本古旧的书拿在手里,它给我的感受便是另一番滋味。不仅它的内容,它的一切一切,都
与今天相去遥远。那封面的风格,内页的版式,印
刷的字体,都带着那时代独有的气息与永难回复的风韵,并从磨损变黄的纸页中生动地散发出来。也许这书没有多少耐读的内涵,也没有多少经久不衰的思想价值,它在手中更像一件古旧的器物。它的文化价值反成为第一位的了,这文化的意味无法读
出来,只要看看、摸摸,就能感受到。
⑧莫拉说,她过世的丈夫是个书虫子。她藏书及摸书的嗜好,一半来自她的丈夫。她丈夫终日在书房里,读书之外,便是把那些书搬来搬去,翻一翻、看一看、摸一摸。“他像醉汉泡在酒缸里,这才叫真醉了呢!”她说这话的神气像似沉浸在一幅迷人
的画里。
⑨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话:“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但我没说,因为她早已懂得了。
(选编自《新读写》,作者冯骥才)(1)选文主要写了“我”与老妇人莫拉的一次思想交流,请出他俩谈话内容读一读,完成下列题
目。(12分)
①两人的交谈主题不断深入,请按顺序排一排(填序号)。(3分
)
()()()
②从交谈中发现“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具体体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③联系上下文和平时的阅读体验,想一想,填一填。(2分)
莫拉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意思是。
作者说:“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意思
是。
④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方法,
体现了。(2分)
⑤下面这个句子插入到第段之后最合适,起到了的作用。(2分)
谈话是个相互寻与自我寻的过程。这谈
话使我高兴,因为既到知己,又发现了自己一个美妙的习惯,就是摸书。
(2)走进“我”的书房,一起体会“我”的真实情感。(4分)
对于未读的书,“我”翻翻、看看、摸摸,是因为;对于读过的书,“我”翻翻、看看、摸摸,是因为;对于一本旧书,“我”翻翻、看看、摸摸,是因为。文中反复提到“翻翻、看看、摸摸”,作用是。
(3)请选择一个选项作为本文的题目,填在文
前横线上。再用简短的话说说理由。(2分)
①爱书②摸书③看书④藏书
(4)对文末“人与书的最佳境界是超越读”一句
理解有误的是()。(2分)
A.读书,不仅仅是读文字本身,还是不断地认知自己,认知他人,认知世界。
B.读得多了、久了,人与书自然就产生出一种特殊的、亲密的感觉。
C.我们可以比比谁读的书多,比比谁的书更好,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争取超越对方。
D.读书,有趣有情有智慧,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情。
(设计意图:此题指向对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考查,选取的是名家关于书的文章。设计的题目分别考查了学生形成解释、提取信息、整体感知、做出评价等方面的阅读能力,题目的类型也比较多样,有
选择、填写、排序等,容易激发学生答题的兴致。)12.[经典回放]古人学习的精神、学习的方法,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阅读小古文,一起思考吧。(11分)
师旷①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
矣!”师旷曰:“何不炳②烛乎?”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
·
()而
好
·
()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④昧⑤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小学生小古文100课》注释:①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然热爱学习,
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②炳:点。③安:怎么,哪。④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⑤昧:昏暗。
(1)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安有为人臣而戏
·
其君乎/儿戏
·
于庭
B.欲学,恐已暮
·
矣/移舟泊烟渚,日暮
·
客愁新
C.孰
·
与昧行乎/孰
·
为汝多知乎
D.平公曰:“善
·
哉!”/善
·
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2)读画横线的句子,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
①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来谈论学习,请提取文中信息,完成下面的导图。(3分)
②根据你的思考,请为句中加点的两个字标上正确的读音,写在文中的括号里。(2分)
③想想三处比喻的意思,对“炳烛之明”的意思解释正确的是()。(2分)
A.古时候没有灯,晚上学习的时候要点上蜡烛。
B.点烛学习,更能让人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
C.到了老年的时候,学习就像蜡烛的光,十分微弱渺小,已经不值一提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