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事故简介
2010年7月28日上午10时15分,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的南京塑料四厂地块拆除工地发生地下丙烯管道泄漏爆燃事故,共造成22人死亡,120人住院,其中14人重伤,爆燃点周边部分建(构)筑物受损,直接经济损失4784万元。事故发生后,江苏省、南京市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季建业赶往现场指挥救援。公安、武警、消防、环保、120急救中心等部门迅速赶到现场救援。
现场
市民以为是地震
事故发生地位于南京城北幕府路高丽家具港旁。据现场目击者丁先生说,他家离事故发生地300多米,事故发生时,他感到房屋出现了2-3秒的晃动。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迎面袭来。起初以为是地震,后来才知是由爆炸引起的。
离爆炸地点1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毁坏严重:屋顶坍塌、玻璃破碎,有的钢筋水泥都被炸开。距离爆炸点50米处的公路上,1辆公交车的玻璃也被震碎,多名乘客受伤;1辆集装箱卡车上面的集装箱板也都震凹进
去。
爆炸事故造成周边居民住房及商店的部分玻璃破碎,建筑外立面局部受损。
火苗窜起10多米高
目击者称,爆炸时可以看到有明火窜起,火势很猛,窜起的火苗大概有10米高。爆炸发生后,喷射的火焰同时也引发了远处其他几个地方着火。可以看到由于爆炸和大火引起的浓烟有十几层楼高。
在距离喷火点大概100米左右有一栋房子受到震动后倒塌,附近的众介绍那是个大约两层楼高的厂房。据说有人员被埋在倒塌的废墟下。
事故原因
28日晚,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率卫生、环保、公安等有关部门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听取有关部门事故情况汇报,对救治处置工作提出要求。29日上午,孙华山等与江苏省、南京市有关负责同志又一起到事故现场察看处置情况,了解事故原因,并在事故处理现场指挥部会商有关情况,对下一步救援善后工作作出安排。
事故原因现已初步查明,施工人员在原南京塑料四厂厂区场地平整施工中,挖掘机械违规碰裂地下丙烯管线,造成丙烯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后发生爆燃。
南京有几个区事件反思
2010年以来数起重大泄露导致的爆炸事件接连发生,“泄露”成为关键词,成为行业企业唯恐避之不及的祸根。南京爆炸事故再次引人反思,小隐患带来大灾难,业内人士告诫:别让泄露成为重灾区。
3月8日上午8时20分左右,位于兴国镇的瑞新化工厂发生氨气爆炸泄露事故,造成车间内数名技术人员和操作工被困,同时威胁到周边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4月20日“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事件过去3个月以后,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新的控油装置终于成功罩住水下漏油点。消息称此次原油泄漏事件可能导致墨西哥湾沿岸社区在未来三年时间里损失227亿美元。
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左右,大连市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泄油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直接经济损失大致在1个亿。
对于接连发生的泄露爆炸事件,究其原因,竟多是操作不当。墨西哥港漏油事件竟祸起“气泡”。这不禁让人想到著名的“墨菲定理”: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在高危行业中,一个“螺丝钉”的失误就可能是伤财甚至是致命的。对此,中国化工网分析师高国云建议,高危行业运行中应将监督防范放在首位,亡羊补牢为时晚矣,爆炸事件的发生不仅是一个打击,也是促使行业监督体系完善的始点。而泄露更不能抓大放小,小隐患带来大灾难,麻痹不得。
1120622 25 张林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