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夫(即:Chinese Kung-Fu;中国武术),不仅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它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合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
中国功夫讲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蕴含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中国功夫的神秘面纱:七大拳系,诡秘的暗器,武学的种种境界,独特的武林江湖,中国人独有的武侠情结以及所衍生的武侠文化。
李小龙在西方受到广泛尊崇的重要原因,是他不仅有高超的武术功力还拥有武术的哲学精神。现在世界上仍然有许多以李小龙为宗师的会馆,他们一般遵循李的武学思想,把练功夫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识,三才是技巧。有思想的拳头造就他的不凡。 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武术练功要求按
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由于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珈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同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太极拳的拳理正是由武术家们根据自己长期的锻炼实践,把古代的辩证法思想同拳术动作的运动规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而加以解释的。如动与静、过与不及、曲与伸、柔弱与坚刚、直养与曲蓄、合与开、张与弛、抑与扬等等对拳理的精辟论述,都是阴阳对立统一原理的不同表述方式。
“功夫片”为世人所熟悉是在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的功夫片让中国“功夫”得以名动天下。但
第一部在海外正式做商业放映的功夫片是1971年邵氏公司出品、郑昌和导演、罗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该片曾在美国1000家主流影院同时上映,盛况空前。
20年代—50年代:功夫片初长成
早在1928年,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里,明星公司的郑正秋就将当时传播甚广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拍成电影《火烧红莲寺》,随后明星公司一直续拍,到1930年共出了18集,掀起了功夫片的第一个高潮。当时的功夫片主要是根据神怪功夫小说改编的,大多离奇荒诞、宣扬神功奇术。据不完全统计,到功夫片退潮的1932年4年间共拍摄了250余部神怪功夫片,占当时影片总数的60%以上。
说到功夫片就不能不提“黄师傅”。功夫片在香港的兴起可以说正是拜家喻户晓的广东民间传奇武林人物黄飞鸿所赐。从香港导演胡鹏1949年拍摄的第一部以“黄师傅”为主人公的电影《黄飞鸿鞭风灭烛》,到1997年徐克监制的《黄飞鸿之西域雄狮》,共拍出了100多部。从关德兴、成龙,到李连杰,都扮演过这一角,其中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电影就有77部。生于晚清之末、卒于军阀混战之时、肝胆侠义为人称道的“黄师傅”,成为中国功夫片最著名的品牌。
整个50年代,港台电影确立了两种基本功夫片类型,一种是像黄飞鸿之类的晚清民国装功夫片,一种是神怪类功夫片,前者的代表作就是黄飞鸿系列,后者的代表作有《如来神掌》等。
60年代:动作片的鼎盛期
60年代初期,港台功夫片深受日本武士片的影响,模仿里面的武打招式,题材也很窄,除了剑仙神怪就是学艺报仇。1965年,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在功夫片的演职员表里第一次出现“武术指导”这个名词,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功夫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后,武打片的黄金时期来到了。
从1965年开始,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对泛滥的老套功夫片感到厌烦,他决心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片。几经尝试之后,1966年,张彻和胡金铨分别拍摄了功夫电影的传世之作《独臂刀》和《大醉侠》。这两部影片奠定了他们功夫片教父级导演的重要地位。
两位导演风格迥异,张彻喜欢渲染暴力,功夫世界极尽阳刚,据说张彻每拍一部电影用作假血的番茄汁就要两大汽油筒。他的武打动作写实,硬朗,奔放,充溢了血腥的反叛的暴力美学和悲壮的个人英雄主义。
胡金铨的电影偏于写意,善于营造气氛,他改变了以往功夫片不标明时代背景的习惯,增加了影片的历史感和思想性,并使动作片开始有了东方禅学的文化意味,如《龙门客栈》。而后期的《侠女》、《空山灵雨》将中国传统的山水意境与武打场景糅合为一体,充溢了古典情境。而且《侠女》是第一部在国际最高级别电影节获大奖的(在1975年戛纳电影节获综合技术大奖)中国电影。
胡金铨和张彻对功夫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培养出一批功夫片演员和导演。参加过胡金铨电影演出的徐枫、白鹰、田鹏等人都成为台湾武打片的顶级明星。而经张彻之手培养出的这方面人才就更多了,像王羽、罗烈、狄龙、李修贤、姜大卫、陈星、陈观泰、傅声等都是70年代香港武打片的著名影星。在导演方面,张彻还培养出了吴宇森、午马等人才,尤其是吴宇森更深得张彻真传。与张、胡二人合作过的武术指导如袁和平、刘家良、唐佳、韩英杰等人都成了炙手可热的武术指导。
70年代:李小龙时代
1970年功夫片进入了李小龙时代。他的四部半作品:主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门》、《龙争虎斗》、自编自导自演的《猛龙过江》和未完成的《死亡游戏》,改变了功夫片和中
国电影的历史。《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达350万港元,同时连破东南亚地区的华语片票房纪录,再掀功夫片的热潮。
《龙争虎斗》是李小龙处于全盛时期的巅峰之作,其累计票房至今已数以亿计,成为李小龙电影里票房最高的一部。
他的电影在香港电影史上第一次开拓了国际市场,使功夫片成为最能代表中国电影的类型片,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中国功夫热。他本人也被美国人尊为“功夫之王”,日本人尊为“武之圣者”。
70年代末—80年代初:灵动与硬打分野
李小龙离奇暴死后,港台功夫片开始走下坡路。
1978年,曾在张彻旗下做过多年武术指导的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起用成龙做主角,影片情节尽管没有完全脱离老套,但是在武打设计上有所创新,在故事情节和武打中加入大量喜剧元素,开创出功夫片的新片种——功夫喜剧。之后二人再度合作的《醉拳》更成为经典。他强烈杂技性质的拳脚、准确的地形道具利用、嬉笑戏耍的武打动作和亲身涉险的肉身
神话相结合,造就了新一代功夫明星。
同年,刘家良导演的《少林三十六房》因在片中加入大量描写少林僧人练功的场面而大获成功。此片为刘家班的少林武打经典之作,亦是1978年香港十大卖座电影;更获得同年亚洲影展最佳动作效果奖;并由少林片系列代言人刘家辉主演。刘家良坚持李小龙提倡的功夫电影要发挥真实搏击风格。
1981年由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的《少林寺》,在功夫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全部启用专业武术运动员担任角和武术设计,摒弃了港台武打片里常用的吊钢丝、弹床、替身、快速剪接等特技手段,采用长镜头拍摄,全部是真功夫,不使用替身,影片在香港上映后,票房奇好,并引发了大陆一代人的功夫“痴迷症”。《少林寺》也走出了另一位功夫巨星——李连杰。
也正是在这个比较短的时间段里,袁和平倡导灵动,刘家良倡导真功夫,均大获成功,自此,两种不同的风格各自壮大。
80年代:新动作片崛起
进入80年代,港台武打片的年产量大大下降,除了《少林寺》、《师弟出马》等少数影片,很少有轰动之作。就在这时,徐克出现了,他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学完电影返港后导演的第一部功夫片《蝶变》(1979)令人耳目一新。《蝶变》也开创了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历史。
他在1984年拍摄的《蜀山剑侠》,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营造出一个奇幻的剑仙世界,使影片大获成功。新科技的大量运用和对视觉奇观的追求,喜剧、科幻等多种类型综合,现代电子音乐的应用,大明星演出,创造了功夫片的一个成功范式。
这一时期,成龙、洪金宝等人的作品也在不断变化,他们拍摄了一系列的现代题材功夫片,如《福星系列》、《警察故事系列》和《A计划》,为功夫片闯出一条新路。
大陆产动作片
从解放到整个70年代,中国大陆没有拍摄过一部功夫片,1980年大陆导演张华勋拍摄的《神秘的大佛》使他成为大陆功夫片导演第一人,虽然在武打设计上还很稚嫩,但毕竟开了风气之先。后来他导演的《武林志》也受到国内观众欢迎。此后,功夫片在大陆开始风行一时,
但整体水平要落后港台功夫片10年以上。惟一能称为经典的只有何平的《双旗镇刀客》(1990),这是大陆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功夫片。
90年代:动作开始天马行空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古装功夫片重新为人们关注。1990年,胡金铨挂名,徐克、程小东联合导演的《笑傲江湖》、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程小东导演的《倩女幽魂》、徐克、程小东、李会民联合导演的《新龙门客栈》成为这一时期功夫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的特点是武打设计天马行空,想象力异常丰富。
新世纪:功夫片征服世界
《黑客帝国》和《杀死比尔》、《卧虎藏龙》等片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功夫片开始用一种新的方式,征服世界。
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以及后来的《十面埋伏》,又在国内和美国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也将人们带入了功夫片的视觉革命。
2004年《功夫》将旧上海的小市民电影传统和卡通无厘头的风格糅合在一起。耗资数千万的特技加上实打实的真身手,以及周氏幽默,总结了功夫片发展史里各种动作设计方式,将袁和平和成龙开创的功夫喜剧引领进了后现代功夫时期。
新热潮在后面
功夫片的巨大成功引起了国内大导演大拍功夫片的热浪。陈凯歌的《无极》(年底档)、冯小刚的《夜宴》(筹备中)、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或名《叶问传》(筹备中)、唐季礼《神话》(国庆档)、于仁泰《霍元甲》(拍摄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