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95钢工艺操作
默认分类 2010-09-20 20:54:12 阅读5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工艺流程:转炉→LF精炼→矩坯连铸→切割检验→发运装车
二、原料:技术要求
     1、兑铁前必须取铁样分析,铁水[S]≤0.050%。
    2、铁水温度>1250
3、准备Fe-Si、Mn-Si、Ba-Al-Si合金.要求合金干净、干燥,阴雨天送合金时必须用栅布遮盖.
4、炼钢前一天,合金上料工提供准确的合金成份,并登记在炉前黑板上。
三、转炉操作:
(一)、化学成份(%)
 
 
 
                      化学成分        %     
 
C
 
Si
 
Mn
 
P
 
S
 
Q195
 
0.06—0.12
 
0.12-0.30
 
0.25-0.50
 
≤0.045
 
≤0.050
 
内控
 
0.07-0.11
 
0.15-0.20
 
0.35-0.45
 
≤0.035
 
≤0.035
钢种液相温度:T=1523
(二)、冶炼控制:
1、      开新炉前10炉、大补炉后第一炉不得冶炼此钢种。
  2、造渣制度:
造渣采用单渣操作,要保证早化渣、化好渣、中期不返干,终渣碱度按2.8—3.2控制。
  3、终点控制:
1)提倡一次倒炉,必要是可以补吹,但补吹次数1次,确保C-T协调出钢。
    2)终点目标:C=0.06—0.08%;  P≤0.025%
      出钢温度  第一炉      1685--1705
                第二、三炉    1675--1695 ; 连拉炉      1665--1685
  4、脱氧合金化、出钢
1)采用硅锰铁、硅铁和硅铝钡脱氧合金化。
锰的回收率按85—90%、硅的回收率按80—85%。
Mn/Si>2.2
    参考加入量:硅锰按6.5Kg/t.s、硅铁按0.9Kg/t.s、硅铝钡按1.0—1.5Kg/t.s配加
  2)出钢:
    (1)钢包采用干净的红热周转包,严禁使用新包。
    (2)出钢前堵挡渣帽,出钢3/4-4/5时加挡渣球,要求钢包渣层厚度小于80mm。
    (3)脱氧合金化次序: 当钢水出至1/4后,顺序加入硅锰→硅铁→硅铝钡
    (4)出钢口要维护好,保证钢流圆整,出钢时间不小于3分钟。
    (5)出钢过程中钢包要底吹氩操作。
四、精炼操作要点
  1、进站温度要求 第一炉    1610--1630
                    第二、三炉 1605--1625    连拉炉  1595--1615
  2、钢水进站后要测温、取样,根据温度、上钢时间决定是否加热;根据钢包样决定是否调整成分,即Mn/Si<2或[Mn]≤0.40%,加锰铁调成分。
  3、成分、温度合格后,第一炉按喂线250米控制,其余按不少于200米。
  4、吹氩时间不小于8分钟,喂线后吹氩时间不小于5分钟。 吹氩时要调整氩气流量,以渣面微动、钢液面不裸露为宜,严禁暴吹大翻。
铁水温度  5、出站温度第一炉     1615--1625
              第二、三炉 1595--1605    连拉  1590--1600
  6、出站后投入5—6袋碳化稻壳, 碳化稻壳应干燥.
  7、出站后应在10分钟之内开浇。
五、连铸操作要点:
 1、中间包要求干净,不得有砂子、胶泥等杂物;水口内壁光滑, 不得有异物;中包、塞棒、水口烘烤时间大于90分钟。
  2、大包至中间包铸流采用长水口保护浇铸。
  3、浇铸过程中,大包应加包盖。
4、采用  保护渣;二冷选用  #冷却曲线。
  5、中间包温度控制在第一炉     1545--1565
                      第二、三炉 1545--1560    连拉  1540--1560
6、开浇正常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与拉速关系如下:
      过热度()    <15      15-30      ≥30
      拉速(m/min) 
  7、中间包液面控制保钢水液面不低于450mm,最后中间包剩钢厚度不小于200mm。
  8、每支铸坯端面标上炉号。
六、其它按“技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