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冶金学院简介
材料与冶金学院是由1958年原贵州工业大学建校时的冶金系经过50多年不断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以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于一体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以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和孕育了一大批高中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事业和谐、稳定发展。2007年我院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我院党委获得“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
材料与冶金学院现有在校生1192人,其中本科生953人,硕士研究生223人,博士研究生16 。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物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五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82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教授23人,副高职称21人,具有博士学位34人,硕士学位2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省管、核心专家6人,贵州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2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6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
学院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6个二级学科硕
士点(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有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2个工程领域硕士点(冶金工程、材料工程)。2006年“材料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为国家级一类特专业、省级示范性专业、校级品牌专业;冶金工程专业评为国家级一类特专业、省级示范性专业、校级特专业;2011年“材料学”又被批准为省级特重点学科。
近几年来,全院共承担国家、省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达5800余万元,共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余项,其中贵州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贵州省青年科技一等奖1项,贵州省专利金奖一等奖1项。学院科研优势突出,多次被学校授予“科研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科研平台实力雄厚,拥有1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2个实验中心(材料测试与结构分析实验中心、冶金实验中心),拥有冶金化工研究所、金属材料与机械强度研究所、材料结构与测试中心、材料循环与工业生态研究中心、材料物理研究所、贵州工业节能技术研发和能效评估中心等7个研究机构。贵州大学郑强校长在浙江大学创业投资公司募集110万元,设立“贵州大学金兰
英才奖学金”,资助我院品学兼优的学子。学院与北京首都钢铁集团公司、中铝贵州分公司、中铝广西分公司、中铝山东分公司、山东淄博张店钢铁总厂、江西铜业、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贵州冶金设计研究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大型、重点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016冶金专业年招生专业简介
一、材料类  (预计招生人数:230
学院按“材料类”大类招生,涵盖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叁个专业。学生入学后分阶段组织教学,第一学年按专业类设置学科基础教学平台,实行按类教学;第二、三、四学年按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平台,实施专业教学。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预计招生人数:11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人文情怀,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成型、热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热处理原理及工艺、金属材料学、材料分析方法、材料成型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工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腐蚀与防护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到机械厂、汽车制造厂、化工冶金及材料加工成型以及有关的材料设计、研究部门和管理部门就业。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预计招生人数: 6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合成、制备、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大学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化工原理、聚
合物成型加工原理、聚合物分析测试方法、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塑料成型模具及课程设计、橡胶工艺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合成、改性和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三)材料物理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预计招生人数: 6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物理等方面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人文情怀,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功能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和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具有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大学物理、近代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化学、材料分析方法、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基础、功能材料、材料学导论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到机械、电子、冶金、能源、电力、通讯、石油化工等企业从事新材料和功能材料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制造、材料的性能测试与生产管理等部门工作,也
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能源与冶金类 (预计招生人数:170
学院按“能源与冶金类”大类招生,涵盖冶金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学生入学后分阶段组织教学,第一学年按专业类设置学科基础教学平台,实行按类教学;第二、三、四学年按专业设置专业教学平台,实施专业教学。
(一)冶金工程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预计招生人数:12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和有金属冶金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人文情怀,又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在冶金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本专业具有有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硕士学位授予权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金属学、冶金原理、冶金热工基础、铁冶金学、钢冶金学、轻金属冶金学、重金属冶金学、冶金设计原理、冶金设备及控制等。
毕业去向: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到黑、有、稀有及贵金属冶金工业等企业、科研、设计单位工作。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预计招生人数: 50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知识,能够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系统设计、设备制造、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导论、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电工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自动控制原理、半导体物理学、风力发电原理、风电场电气工程、太阳能利用材料与器件、储能材料与技术等。
毕业去向: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
    材料与冶金学院
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