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玛蒂尔达》音乐剧《玛蒂尔达》被誉为“英国国宝级音乐剧”,全剧由超强班底一手打造:
“当我长大了,我要……”7月2日晚,伦敦西区原版音乐剧《玛蒂尔达》在东莞玉兰大剧院上演,大获成功。玛蒂尔达这个瘦弱的小姑娘,双手叉腰,昂扬着脑袋,站在舞台上,充满了力量。当晚这场演出是《玛蒂尔达》中国巡演的首站,喜欢音乐剧的观众都知道,这部诞生于2010年的音乐剧,曾在2012年劳伦斯•奥利弗奖上获得7项大奖,2013年托尼奖上获得5项大奖,是去伦敦西区旅行必备的打卡项目之一。
《玛蒂尔达》首度来华也开创了中国与伦敦西区音乐剧的“同步共振”。在东莞站结束之后,《玛蒂尔达》于7月11-24日在深圳连演16场,这也是深圳演出市场首次挑战时间跨度如此之长、演出场次如此频密的原版音乐剧演出。舞美打造“好莱坞大片”体验
7月2日,东莞玉兰大剧院人潮涌动,上座率超过9成。当小演员站上舞台一展歌喉时,整个剧场都安静了。观众不再沉溺于手机,聚精会神专注于舞台,玛蒂尔达似乎拥有一种神奇的魔法,让观众的眼睛一刻也离不开她。《玛蒂尔达》好在哪里?一千个观众似有一千种答案,但毋庸置疑的是,舞美营造的“沉浸式”氛围,给该剧加分不少。
走进剧场,观众会发现这里俨然已变成玛蒂尔达眼中的神奇世界,字母积木堆叠延伸到高空,每一个小方块上都有精巧的细节。歌曲《奇迹》曲风古灵精怪,代入感极强,让观众瞬间沉浸在这个别样美妙的音乐剧世界。当秋千扑面而来的时候,观众席里传出了阵阵惊呼。观众们观看着玛蒂尔达的故事,一会儿在她
《玛蒂尔达》剧照
想象的故事里与影子沉浮,一会儿又坠入彩缤纷的世界中;一会儿被孩子们同心协力的力量感染到想高举手臂,一会儿又为蜜糖老师的经历而心碎;音乐剧之旅全程无尿点,就连幕间也有戏。
音乐脍炙人口,故事丝丝入扣
作为英国最受好评的舞台剧之一,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这部音乐剧改编自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1988年的同名小说。故事的中心是玛蒂尔达——一个早熟的五岁女孩。尽管受到了她愚蠢的父母和哥哥迈克尔的虐待,她还是自学了阅读,并试图改写自己的生活。这部音乐剧自2011年在伦敦剑桥剧院首演以来,共获得87个奖项,共有93名年轻女孩出演《玛蒂尔达》。制作人透露,他们通常让年龄在9岁到12岁之间的女孩表演5岁的玛蒂尔达,他解释说,女主角的高更替率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长得太快。当晚在东莞演出的女主角年纪约11岁。
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依然沉浸在音乐剧的氛围中,轻声哼唱该剧主题曲之一《当我长大了》。“当我长大了,我要……”观众张小说,这真是一首魔性曲目,看完演出,旋律还久久在脑海中回荡,挥之不去。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玛蒂尔达》的音乐有多棒。音乐是音乐剧的灵魂,一部经典的音乐剧一定会留下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观众何小说,《玛蒂尔达》做到了,“音乐超级好听,虽然不是那么容易唱,但无论旋律、歌词还是演唱都太棒了。”
不仅音乐好,《玛蒂尔达》的故事更是打磨精细,结构缜密,丝丝入扣,带领观众一步一步走进玛蒂尔达的世界,跟随她的喜怒哀乐而情绪起伏。《玛蒂尔达》有两条线索,一条是玛蒂尔达反抗家庭和学校暴力的成长线,另一条是真正关心玛蒂尔达的蜜糖老师的抗争线。故事的巧妙点在于,玛蒂尔达和蜜糖老师,她们的生命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圆满,蜜糖老师对玛蒂尔达来说,既是真实世界的人物,也是她想像世界中的人物,最终想像和现实合二为一,完美收官。剧中玛蒂尔达面对来自父母的不理解和冷暴力,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沉浸到阅读的世界中,在书本里到了精神的安慰。阅读让她变得更加聪明、优秀和勇敢,这个小姑娘带给观众太多的启发。观众张先生说,“为人父母的,都应该看一看《玛蒂尔达》,我们应该如何去教育孩子。”还有观众感叹说,英国不仅仅有罗琳和哈利•波特,还有罗尔德•达尔和玛蒂尔达,后者更具意义。
《玛蒂尔达》海报
哈利波特演员重聚《玛蒂尔达》剧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