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科融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文理科融合 文理分科 高中教育
在教育部发布的20个重大教育问题当中,“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在本文中,笔者尝试探讨高中文理科融合的必要性。
1、文理融合是教育的使命。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了塑造完满的人生,而不是去扭曲人格和心灵。高中教育是国家所规定的基础教育,它是以掌握知识为要务,而不是以科学研究为目标。因此,高中教育需要的是杂和广,而不是窄和深。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
另外,高中阶段是继九年义务教育这一奠基工程之后继续为孩子们全面打基础的阶段,意味着每门课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任意减少门类删减内容。普通高中的任务是双重的,
对升上大学的学生来说是升学预备教育,对升不上大学的学生来说是终结教育,这两种教育都需要为学生在文、理科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科和理科的区别中学是培养一个人基本知识素养的重要阶段,其目的不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在于综合素养的培养,文理分科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许多学生严重偏科,在基本知识素养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因为过早文理分科后,学习理科的不再学习历史、地理,这样就导致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因此,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文理融合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取消文理分科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以及更有效地培养人才的需要。从人才的成长规律看,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社会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无不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是学科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的时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文理不分科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好处的。年轻一代的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从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科学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角度上讲,文史哲知识的滋养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形成。高中阶段的文理综合教育有利于具有较高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兼具较高人文和科学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的素质是由身心素质、知识文化
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综合活动素质组成的一个结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知识本身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并且知识是人的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知识是一个整体,人的心智结构与客观世界各部分的结构之间、人自身心智结构各部分之间以及客观外界的各部分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对自身和客观世界的分类肢解了这一整体,使具有整体特性的知识分割开来,这样不利于人更全面、更深刻地去理解人类自身和客观世界。文理分科在客观上已经对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把握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分科导致知识结构的不全面。
从科学的发展历史看,20世纪中期,科学的融合过程悄然兴起,产生了如物理化学、生物统计、经济地理、知识工程等学科。适应这一趋势,我们必须培养复合型人才,他们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又要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有较强的分析和组织能力。
3、文理融合有利于真正的素质教育。人的素质是一种综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应该说是不可分离的。分科绝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问题,有些人只是把这个问题理解为学了哪些知识、没有学哪些知识。实际上最重要的不是这些知识,而是对一个人思维的培养,这对人的
一生都起重要的作用。文理融合有利于一个人思维的培养。文科和理科两种思维方式和素养,更有利于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两种思维对于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是相辅相成的,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过早的分科,看起来让学生术业有专攻,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专门的知识,早出人才。其实不然。钱学森教授指出,“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人为地搞文理分科,对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可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真正的大师,大部分是文理兼容、才华横溢的。文理科很多知识都是互补的,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由于过早分科,导致教学上有一部分需要对文理学生分别阐述基本的文理知识,既消耗时间又讲不透彻。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偏科比较严重,后劲明显不足,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文理分科已经完全失去了满足学生兴趣、个性、志向发展需要的初衷,成为单纯为高考服务、保证提高考试分数的一项措施。因此,文理分科既不利于学生全面提高素质,又不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今天的学生,以后一辈子不知道要换多少工作,总是面临着不断的挑战。一个比较好的知识背景,一个好的思维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环境的挑战,因此好的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为学生全面打基础的阶段,每一门功课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高中教育走文理科融合是最佳选择。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