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读后感
    “美国的孩子很有创造力,不像我们中国这种应试教育,孩子们很小就要学很多知识……”常常听到这些话语,有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较为扎实,是美国教育难以企及的,而美国教育的灵活性、创新性,又是中国基础教育所欠缺的.诚然,中美教育各有优劣,如若硬性要分出胜负,作出肯定与否定,都未免过于武断,两国的教育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历史形成、种族特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无论是盲目崇拜,实施拿来主义,还是强力排斥,全盘否定,都不是理性教育者的正确抉择.还是在于如何到教育的科学规律,从美国教育的合理性因素中吸收丰富的营养,以实施国内的课堂改造,推进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今天有幸拜读了此书,简要谈谈自己的收获。
“缘起:看来我们同病相怜!”一下子被这个题目所吸引,呵呵!原来美国教育最重要的要素也是:一、安全;二、质量;三、教师。是啊,不管是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国家,学校的职责、使命都包含在这三个重要的要素中了。
在课堂形态这一章节中,中国的学校大多采用“坐班”形式,即学生固定在某个教室里不动,不同学科的教师走班上课。美国的学校大多采用“走班”形式,即教师固定在专用教室里不动,学生每节课变换,到不同的教室里上课。拿来主义读后感
在美国的课堂上,班级授课的方式也有,其特点和我们没有多大的差异。但美国的课堂更多的是小组学习,对个别学习也有很深切的关注。小组学习最显著的好处,就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没有一定的时间长度,很难说这节课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当然,要做好这件事情并不容易,一是要求教师能有效地控制教学时间,二是要求教师防止学生因学习信息的凌乱而导致的知识碎片化。从书中介绍的情况看,美国教师在这方面的培训做的还是很到位的,使得大多数的教师能够游刃有余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弥补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在课堂之理这一章节,我对《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最感兴趣,并从中明白:
1.是否达成教学目标是评估一堂课的基本标准 。
2.学生表现是评价的重点。通过拜读,我们可以知道:观察学生,从学生的现场反应来评价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似乎是一种更为科学的评课方式!
3.教与学活动的“课程意义”何在,即总的着眼点是:“教师与学生做了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4.非常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开展评价活动
5.环境:课堂第四要素的重要性。一般我们会认为“环境”就是指教室里的布置,美化一下,并不是教学本质性的东西。其实不然,美国的课堂环境包括物质的和心理的,对课堂教学来说真的很重要了。比如说:在一间数学教室里,里面贴有“图形类型”的纸,上面将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和象形图四种图形一一列出,有标注、有图形、有说明,一目了然。我想这种耳濡目染记下来的知识,应该比短时间内死记硬背的要好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注:  书名:《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      作者:李海林
出版单位: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