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文本读后感
拿来主义读后感 参加唐山小学语文研讨会后第一次听到这个理念,以前只是知道对课文的解析、探究,对于文本细读只是知道皮毛。研讨会后,学校又安排由我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寒假我再次查相关资料对文本细读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在这里让我浅谈一下我所感悟的一点心得。
一、专家眼里的文本细读
用朱光潜在《美学》里的话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把这个“走”换成“读”:慢慢读,欣赏啊。
用王瑶的话说就是“在汉语中出生入死。”
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或者说:“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
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用夏丏尊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文本细读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
还有一些不知名的人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文本细读就是在语言之河中畅游;文本细读就是把文本拆开来读;文本细读就是把握文本,阐释文本;文本细读就是在文本解读中安置人文的关怀;文本细读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文本细读就是在发现文本的同时发现自己;文本细读就是逐字逐句的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文本细读就是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在语言之途散步,悠闲地散步。其实从中就可以知道关于文本细读某些特点。
二、我的粗略了解和认识
一句话概括一下“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文本细读”虽已成了一些教育专家和名师们津津乐道和大力推崇的新名词,并大有流行的趋势。但对闷头苦教书,没时间读书和不爱学习的广大一线教师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我在学校图书馆到过2008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师》,在“本月话题”栏目中刊载了于永正、李振村、刘卫锋、吴琳等人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专题性的阐述,相信此后国内将有更多的一线教师了解并践行“文本细读”这一旨在既备好课上好课,又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做法。
追其溯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文本细读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该流派将语义分析作为文学批评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文本细读是语义学对文本进行解读的重要方法和显著特征。
王崧舟老师的课堂设计细致微如,比如《草船借箭》中的“笑”,《鸬鹚》中的“一抹”。请问如何捕捉文本的关键处进行细读?<BR>文本细读虽然强调沉入言语、逐字逐句解读,但这种解读并非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细读。课堂上有时,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精细反被精细误”就是细读辩证法的一个生动体现。但问题在于,“文本的关键处”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先验的存在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凭什么断定、指认诸葛亮的“笑着”、渔人的“一抹”是文本的关键处呢?事实上,文本的关键处只能存在于细读之中。并非先有一个贴着标签的关键处,然后供你来慢慢地细读。所以,话应该倒过来说,在细读中捕捉文本的关键处。
三、文本细读一种合理的“盗用”,这是一种文学批评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而我本人真正感兴趣的则是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 那么,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的内涵和意义又是什么呢?
通俗地讲,我们所谈的“文本细读”是对语义学文本细读概念的一种借用,一种拿来主义式的
活用,甚至是一种“盗用”。而到了课程教学的语境下,文本细读的服务对象则转移至阅读教学身上。此时的文本细读,从阅读教学出发,为了阅读教学,与阅读教学结伴同行。正是这一转移,使课程教学语境下的文本细读衍生了一些与其母体不同的规定性,具体来说:
第一,细读姿态的多元性。解读姿态是文本细读的一个先在的问题,课程论语境下的文本细读,主张作者崇拜、文本崇拜、读者崇拜等多种姿态的和平共处。无论基于何种崇拜的文本细读,对阅读教学而言,我们认为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而选择何种细读姿态,则是教师的一种自由。
第二,细读指向的言语性。文本细读,就是教师对言语的此在的细读。它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的释读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表达手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指向言语性的细读,是被课程背景和教学目的双重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