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第一讲  考点概述
考情分析
1.选材上:凸显核心素养强化思辨能力
选文贴近时代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2020年新高考Ⅰ卷所选的两则材料从历史地理学发展的角度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2.命题上:落实“四层四翼”考查关键能力
①新高考试题以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整合了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减少了阅读总量,增加了题目数量。
②新高考试题主要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理解重要的概念”“分析行文思路与技巧”“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评价探究有关问题”等命题点来设置题目。
备考建议
1.把握试题导向
新高考试题突破了全国卷原有的命题模式在材料的选取和试题的命制上均有所突破要认真研读命题导向看考查点有何新的变化再按照新题型强化训练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积累逻辑知识
针对新高考试卷中分析题、推理题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的需要考生应掌握一定的逻辑知识这将有助于到命题的关键点快速解题。
3.明确解题步骤
要以压缩语段的方法梳理出文本的思路先读懂文章再快速浏览题干根据题干定位信息区间然后筛选、分析、整合信息最后组织答案。
【阅读要领】
一、知论述文文体知识——读文之基础
(一)论述类文本的种类
1政论文
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就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
学术论文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从表达方式上看虽然以议论与说明为主但与传统的议论文不尽相同又异于现代的说明文因为它的说明、记述、引用(包括图表、模型等)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3.时评
时评就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发表见解的文章。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是针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
4书评
书评就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的文章。
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等几部分。
书评采用叙述、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推介书的特等。
(二)论述类文本的三大要素
“3要素”的关联图解
1.论点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论点一般出现在议论文的以下四个位置上:
(1)在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如果表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一般就是论点。例如《科学需要探索精神》《痛苦也是精神财富》等文章就是这样。
(2)在文章的开头。从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例如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开门见山的中心论点。
(3)在文章的中间。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在文章的结尾。例如孟子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析最后才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的。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点。
(2)理论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运用要做到精确不篡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
3.论证
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1)常见的论证方法:
论证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论证《反证法》假设论证及整体上的归纳论证、演绎论证、因果论证等12种。论述类文章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举例论证
内容特点: 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起到以理服人的作用。
举例说明: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第1至5段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论证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第1、2段列举《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阐述“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的不同意味;第5段列举贾岛“推敲”的故事表明用字不同导致意境也不同的观点。
道理论证
内容特点: 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引用论证”是其中一种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论证观点。
举例说明: 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第4、5段谈论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就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作者先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
的说法。作者使用中外论诗的理论来阐述中国诗的特点这样就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信度。
对比论证
内容特点: 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举例说明: 马南邨《不求甚解》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须理解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这样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会意的重要性。
比喻论证
内容特点: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论证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识化深奥为浅显。
举例说明: 鲁迅的《拿来主义》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昏蛋”“废物”比喻对待文
化遗产持错误态度的人用“鱼翅”“”“烟和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这些比喻新颖别致,形象生动;比喻论证法的运用使说理浅显易懂,妙趣横生。
因果论证
内容特点: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举例说明: 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前六小段分别指出:“闭关主义”导致被炮打破大门:“送去主义”导致子孙后代只剩点残羹冷炙:“送来主义”使清醒的青年们都对洋货发生恐怖。第7段推出结论:“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样因果论证的运用就显得文章逻辑性强无可辩驳。
类比论证
内容特点: 类比论证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类比论证属于或然性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方式,其结论不一定为真,只有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举例说明: 《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相同属性的两两类比将“妻”“私臣”、“妾”“畏臣”、“客”“有求于臣”与“宫妇”“私王”、“朝廷之臣”“畏王”、“四境之内”“有求于王”两两对应令人信服地推论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纳谏的必要性。
类比论证中的类比对象应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
归谬法
内容特点: 为了反驳一个错误的论题,先假设这个论题是正确的,由此导出更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先的论题是错误的。
举例说明: 如韩愈在《讳辩》一文中为了反驳有人提出的“李贺父名晋肃故而李贺不得做进士(“晋”“进”同音同音需避父讳)”的谬论就用了归谬法。韩愈指出:“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显然,“父名仁子不得为人”的说法是十分荒谬的因此,“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之说也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幽默感的表达效果。
引用论证
内容特点:拿来主义读后感 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举例说明: 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在论述“有业”“敬业”“乐业”时作者引用了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名句以及孔子、百丈禅师、朱熹、曾文正等人的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引证法能丰富文章内容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更具有说服力。
(2)常见的论证结构:
并列式
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行的。行文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标志性词语。
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在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之后接着从四个方面具体阐述中国诗的特点:一是讲求篇幅短小;二是富于暗示性;三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四是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这四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论述,使读者
获得了对中国诗的丰富认识。
层进(递进)式
文章的各部分或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的要求不能随便变动。层次之间的关系往往由浅入深。段与段之间常常有一些递进式的标志词语如“不仅如此”“而且”“甚至”等。
如林庚的《说“木叶”》在提出中国诗歌大量用“木叶”而少用“树叶”的现象后进行分析首先指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再进一步分析“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层层推进,从而论证了“‘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