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车’精神的实质,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持之以恒地做好点滴小事。”全国人大代表、连云港市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新浦汽车总站党支部副书记权太琦如是阐述自己对雷锋精神的理解。
新浦汽车总站“雷锋车”诞生于1963年。那一年,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春潮中,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的服务员郭兰凤、余友云、朱正英三妹注意到,许多乘客要在火车站和汽车站之间转车,虽然只有短短500米,但对于提着大包小包、人生地不熟的旅客来说,这段路走得并不轻松。为方便旅客、避免误点误车,她们拿着扁担和绳子,开始了周而复始却又乐在其中的服务之旅。后来,她们又设法协调了一辆平板车。从此,这辆小板车风里来雨里去,为四面八方的旅客嘘寒送暖、排忧解难。旅客们亲切地称这辆小板车为“雷锋车”,把拉车的姑娘们
叫作“雷锋车手”。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一学,就是53年。连云港市新浦汽车总站的“雷锋车”,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赢得了“中国第一‘雷锋车”’的美誉。一代一代“雷锋车手”坚持学雷锋、做善事,行程累计18万多公里,免费运送老弱病残旅客28万人次,义务运送行李包25万余件。
“雷锋车”精神薪火相传。如今,接力棒传到了权太琦和她的同事手上。2002年,19岁的权太琦从交通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雷锋车”组。“我们单位有个传统,新人进单位都要拉一个星期的‘雷锋车’。”权太琦告诉记者,“第一次拉‘雷锋车’,我问师傅——第三代‘雷锋车手’马保琳,是不是很多人夸我们‘雷锋车手’啊?师傅对我说,拉‘雷锋车’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表扬,而是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
刚开始拉“雷锋车”,权太琦也经历了一段不被理解甚至委屈的过程。让权太琦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对老年夫妻从火车站出站口出来,权太琦走上前去介绍自己是‘雷锋车’组的,可以免费送他们到汽车总站。“没想到,老大娘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说现在这个社会,哪有不要钱做好事的?后来,她被身边的老大爷拉走了。”从一开始的委屈,到后来慢慢地适应、被肯定,14年的“雷锋车手”生涯慢慢磨练着这位“80后”姑娘。2007年,权太琦当上“雷锋
车”组组长,同时在“雷锋车”事迹展览馆做讲解员。这些工作都使得权太琦对“雷锋车”组表现出的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雷锋精神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能伸出手帮他们一把。或许,他们只是传来一个感激的眼神,但这对我们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和鼓励。”
如今,“雷锋车”组的善事,并不局限在车站,而是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公益事业中,如帮扶5户单亲妈妈家庭,帮助因车祸昏迷不醒的灌云女孩,为-+叫“小猪猪”的先天陛心脏病患儿补课,等等。
“我们将不断弘扬‘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旅客一时难’的‘cf怎么进不去雷锋车’精神,秉承老一辈‘雷锋车手’的光荣传统,以更加饱满的服务热情,更加优异的服务质量,来回报广大旅客与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权太琦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