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进古典文学的殿堂
作者:李 平
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7年第11期
        【摘要】笔者尝试从五个角度改进文言文教学,并收到了良好效果。五个角度为:①让诵读涵咏走进课堂;②让人文情感充实课堂;③让思维训练激活课堂;④让体验阅读丰富课堂;⑤让古今互动拓展课堂。
        【关键词】诵读涵咏;人文情感;思维训练;体验阅读;古今互动
       
        文言文作品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典型、简洁、内蕴丰富,虽年代久远,却香如陈酒,但是因为文言文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和今天有遥远的距离,所以很多学生并不能品出这“酒”的醇香,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喜欢文言文。如何让文言文的魅力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如何引领学生走进古典文学的殿堂?这是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话题。
       
        一、让诵读涵咏走进课堂
       
        诵读,是开启文言大门的钥匙。诵读时,不仅要读清句读,更要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它应是对于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弄清楚之后的吟诵。叶圣陶先生说:“从前人读书,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上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这又偏向了另一面,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对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宝贵的一种境界。”这里所说的“理智地了解”“亲切地体会”,便是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妻、妾、客问了同一个问题:我和徐公谁漂亮?三人的回答看起来一样,其实有很大的差别。其妻用语自信果断,对夫君充满由衷的赞美。妾语气没有妻坚决自然,她揣度着邹忌的心理回答,是因“妾”的身份而“怯”的回答。客的回答是曲意逢迎、奉承巴结的语气。在诵读时如果不对三人的身份、心理研究揣摩,是不可能读出三人的情感语气的。
       
        二、让人文情感充实课堂
       
        文言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朱光潜论古诗词的鉴赏要学会“知人论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去走进作品,在对人物的生平事迹,写作背景,写作缘起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之后,更深入地感动于情感之美,产生共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征直谏太宗十思,只为求得上者“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的清明政治;张溥写就《五人墓碑记》,五人之从容就死,“明死生之大,匹夫有重于社稷也”……这些情感之美,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三、让思维训练激活课堂
       
        学生在诵读、翻译的过程中,对文章的语言风格、写作方法、立意等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因为各人的阅历、切入角度的不同,他们的见解往往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交流的习惯。首先,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思维高度活跃,鼓励学生“质疑”。其次,针对重难点问题,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再适时抛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思维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比如学习《鸿门宴》,学生对项羽褒贬不一,形成两种认识:一为“光明磊落”,一为“沽名钓誉”,争论尘埃未定,教师可提出疑问:(1)樊哙闯帐,项羽的表现说明了什么?(2)项羽如果杀死刘邦,结果又会怎样?(3)乌江渡口,项羽如果听从渔夫的劝说,刘项之争又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又有了一个新的指向。他们根据自己积累的材料,以“鸿门宴上的项羽”为核心,围绕“巨鹿之战”“垓下之围”“乌江之刎”这一系列故事进行讨论交流,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中,他们的“一家之言”得到了尊重,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四、让体验阅读丰富课堂
       
        体验式阅读就是使学生的思想、意志、行为受到尊重,并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感知和感悟的能力。
        例如:教学《鸿门宴》,可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课本剧。学生在组织编排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人物形象、性格、心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观众也可以根据演员的表演对文章中的隐性知识进行关注(如项羽对座位的安排有何用意,现代版人物对话对古文的翻译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然后再通过辩论的形式来求同求异,总结完善。同学们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获得了文言文学习的美感和愉悦感。
       
        五、让古今互动拓展课堂
演员高远
       
        学习文言文,一方面要用古代的文化思想观照当代现实,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要用当代的观念方法解读古代的思想文化,从而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
        为了做到古今互动,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相互参照着阅读。例如在学习《勾践灭吴》一文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国语·越语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二》和《越王》、《读〈勾践传〉》两首诗,以及郁达夫的游记《杭州》,这样参照着读,学生可以读出勾践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的不屈精神,它激励着一代代身处逆境志存高远的志士仁人。同时,学生还可以受郁达夫观念的启发谈出勾践亲尝粪便,使用美人计等手段给民族心理的生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用现实重新解读传统,是文章应有之意的合理延伸。这种古今互动的阅读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全面的语文素养,有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