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作者:辛稳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7期
    [摘要]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同时也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以创新精神打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多样的工作方法,利用新的平台和更广泛的教育途径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9-0234-01
    2007 年,教育部下达了题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文件中提出“从2008 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根据文件的指导思想,各高校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初期成效显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课程的内容以及授课形式趋于老套,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减退。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2015 年,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
该计划将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积累、融合、共享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对大学生来讲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给学生带来更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方法与提升就业能力的途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以及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所以,教师与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需要重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格局,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实践。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大学生形成新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互联网互通使价值观多元化。以企业家为主的主体,利用互联网思维对市场进行创新与变革,使各种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以及变幻莫测的创业策划层出不穷,充分激发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新活力,从而促使大学生产生新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前最热门的职业
    互联网的开放成为大学生自主展示的最佳平台。企业个性化定制任务的完成需要个性化的人才匹配。通过利用大数据可以到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各自的目标和兴奋点,跨界融合,单点突破。企业的个性化人才需求将进一步推动高校师生观念转变,调配各方资源,分型分类指导,使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更加追求个性化发展。
    (三)学生能够紧跟市场需求,持续增强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力
    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就业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学生可以通过创业体验或者借助商务社交平台,学习不同领域的职业知识,洞悉最热门的产业发展趋势,构建自己的职业目标,提高职业规划和管理能力,持续强化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
    (四)提供就业信息精准服务
    互联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精准信息来源。以江苏省高校为例,目前江苏省各高校已充分利用“91job 智慧就业平台”及手机APP等新技术,实现了供需信息匹配和对接的精准、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服务的精准、高校个性化指导服务的精准以及主要工作业务内容传播的精准。江苏省招就中心还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省级“智慧就业大数据监测分析中心”,实现了对全省毕业生就业供需动态的实时监测。数据显示,全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中高技能劳动者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2 以上,且逐年提高,2016 年达到2.6,同比提高0.2。前三个月,就有13.5 万家用人单位在智慧就业平台发布了79.3 万个毕业生招聘岗位需求,同比增加7.1%。
    二、互联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消极作用
    (一)诱惑与干扰
    互联网信息纷繁复杂,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及心理不成熟,对事物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很容易受到互联网诱惑干扰。那么,学生可能会被网络上一些消极的、片面的、负面的信息所误导,以至于可能影响其就业观乃至价值观。并且互联网带来的职业信息浩如烟海、真假难辨,大学生一旦缺乏敏锐的洞察力便会迷失自我,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征与职业能力,有可能会偏离原先的职业轨道,形成错误的职业规划。
    (二)被动接受不良信息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条件,可以随时随地查询企业招聘信息、掌握行业动态等,同时大学生主动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同时也难免会被动地接受到不良信息。这些信息的真假、是非、好坏他们难以辨别,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学习和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不仅要会对信息进行存储,更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筛选、分析和运用,以此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出现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严玉华.互联网金融发展下人才供需状况和高校的应对措施[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9).
    [2]曾绍玮.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时代教育,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