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瓷器鉴定方法及主要内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2007-08-29 11:48:13|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古瓷器鉴定有什么主要内容呢?不就是断真伪吗?其实,这只是一方面,总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断真伪(二)断年代三)断优劣四)断窑口
古瓷器的鉴定的方法
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 分类法即将个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出它们的共同点,再出其不同点,来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
2. 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 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但这些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过于抽象,其实对某一时代的产品尚未取得"标准器"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看两头、印证中间"的方法。如鉴定洪武青花时,先看元"至正型"青花,再看明永乐,宣德有官窑年款的青花,那些似又不似元青花,而又具有某些明永乐、宣德青花瓷特征的青花瓷。便是明洪武青花瓷。因为任何时期的产品必然会带有许多"承前启后"的因素。鉴定时前看后想,左右思量是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来的。
当一件需要鉴定的产品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怎样来分析它的烧造年代和窑口呢?也就是说器物本身哪些方面能够反映出它真实的烧造年代和窑口?我们把能够反映器物烧造年代和窑口的因素,统称为断代因素。它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器形
主要看器物口、颈、肩、腹、壁、底足、流、执、系等的形体特征和胎体的厚薄、轻重。另外,各时代的一些独特的而又称著的器形,应一一牢记其特征,因为它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如明代永乐的压手杯,成化的鸡缸杯,清代康熙的凤尾尊、乾隆的百鹿尊、转心瓶等。只有熟记了真品的器形特征,赝品才可一眼识破。
高明永乐青花压手杯(花心)
5.2cm,口径9.3cm,足径3.9cm。
杯撇口,丰底,圈足。内外青花装饰。杯心单圈内饰双狮戏球纹,球内署青花篆体“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纹,腹部绘缠枝莲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纹饰间隔以青花弦线9道。
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纹饰安排主次分明,杯内纹饰布局简洁,外壁纹饰以柔和的线条组成二方连续缠枝花图案。青花泽深翠。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堪称是明代永乐时期独有的名贵器物。
永乐压手杯的款识,蝇头小字,清晰可辨。在画面上的安排非常巧妙,款识与花纹融合在一起,不是单纯为了写款而写款,而是与瓷器装饰相结合,既告知器物的年代,又使人赏心悦目。狮子滚绣球是民间表示吉祥的一种舞蹈,以此为题材画在杯的内心,将“永乐年制”四字写在球内,这种巧妙的安排充分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工匠们高雅的艺术修养。[1]
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
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
此鸡缸杯以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其胎质洁白细腻,薄轻透体,白釉柔和莹润,表里如一。杯壁饰图与型体相配,疏朗而浑然有致。画面设有釉下青花及釉上鲜红、叶绿、水绿、鹅黄、姜黄、黑等彩,运用了填彩、覆彩、染彩、点彩等技法,以青花勾线并平染湖石,以鲜红覆花朵,水绿覆叶片,鹅黄、姜黄填涂小鸡,又以红彩点鸡冠和羽翅,绿彩染坡地。施彩于浓淡之间,素雅、鲜丽兼而有之,收五代画师黄荃花鸟画的敷之妙。整个画面神采奕奕,尽写生之趣。
此杯是明成化朝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器,明清文献多有所载,颇为名贵。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由于鸡缸杯的名贵,引来仿制不息。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各代无不仿烧。康熙时仿品最佳,从造型到纹样都贴近原作,鉴别时须从造型、胎釉、彩及款识上仔细品察。[1]
清代康熙的凤尾尊
康熙时期的凤尾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早期的凤尾尊,这种器型分为三段,上部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另一类是两段式的器型,它是康熙中晚期比较成熟的作品,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一件康熙时期制作的五彩描金荷塘花鸟纹凤尾尊。在康熙凤尾尊中青花器物最为典型,它的胎质在历朝历代中是最为坚硬的,釉质薄而结实,釉青而发亮,紧贴胎骨,不浮不躁;口部大都施浆白釉,修足平切或斜削。在彩绘技法上,康熙青花虽然用一写意,但是却能够做到“墨分五”,并且层次浓淡分明,把远山近水,翎毛走兽,花景德镇四大名瓷
草树木,人物神仙,描绘得十分传神;这种技法也成为当时青花瓷器的一大特点
乾隆的百鹿尊
高44.8厘米。
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圆口,垂腹,圈足。通体施白釉,肩部饰鹿首耳。器身绘粉彩山水苑百鹿图。画面中山石、树叶多以绿彩绘成,施彩浓厚;鹿、枝干以赭、黑等彩作画,鹿活现,枝干苍劲,笔绘生动细腻。
因其造型似牛头,又名“牛头尊”。又因器型多绘百鹿纹,所以又叫百鹿尊。胎体厚重,肩部附螭龙耳,造型端庄。器腹以粉彩绘山水百鹿图,百鹿神态各异,或奔跑、或嬉戏、或觅食
、或小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四周衬以参天古树,山峦叠嶂及瀑布溪流,绘画形象生动,自然逼真。鹿与“禄”谐音,故又称“百禄尊”。禄即俸禄,百禄形容俸禄之高厚,因此百鹿纹是祝颂加官进禄的吉祥图案。[
粉彩百鹿尊的真品胎体厚薄均匀,轻重适度,釉青白,彩鲜亮,层次鲜明,山石、树木、鹿绘画生动传神,可谓乾隆时期的标准画面,鉴别乾隆粉彩瓷器山水画面时,可以以此画面风格为依据。可见粉彩百鹿尊,代表了乾隆时期粉彩的绘画水平。
粉彩百鹿尊,是乾隆早期作品,因乾隆三年时已有御旨,将洋彩百禄双耳尊照样烧造不要耳子的记载。此尊清道光、光绪时仿制颇多。光绪仿品外观的形体彩,纹饰均接近真品,但给人的感觉,器体线条笨拙,口薄壁厚,分量更加沉重,釉面青绿不平润,底部釉面泛黄,足部修胎粗糙,纹饰绘画“偷笔厂意”,过于浓厚,山石树木层次感差,鹿神态呆滞不活跃,大多仿写 “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字体粗大不规整。仿品的双耳多为粉红彩牛头或胭脂彩螭耳,这也是不同之处。[
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粉彩为釉上彩,又名软彩,始于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盛于雍正年间(公元1723~l735年)。它是由五彩发展而来,其特点是改变了五彩单线平涂的绘法,有的画面施以玻璃白粉,再绘以各种彩料。这件镂空转心瓶为清代创制的一种新瓶式,是在镂空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
清粉彩镂空转心瓶高40.2cm 口径19.2cm 足径21cm
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小瓶白釉地上饰粉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12个开光,上下相对。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肩部开光内篆书地支名。腹部饰黄地轧道的缠
枝花纹,并镂空出4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透过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图,童子们或骑马、或打太极旗、或持伞盖、或击鼓、或打灯笼,千姿百态。瓶之象耳、口沿及镂空景窗边缘部位均施金彩。瓶内施松石绿釉。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的口、颈部位皆能转动,尤其是颈、肩部开光对合组成一部万年历。瓶体须三部分分别烧绘,在工艺过程中,各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组装、粘接、补彩后出现纰漏。这件陈设器是乾隆八年(1743年)后特制的新式品种。
2. 装饰
包括装饰方法(彩绘、颜釉、刻、划、雕、镂、队、捏、印、帖等),题材、构图、纹样形象、画等。由于装饰是随着造型、工艺、材料、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装饰的更新换代和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要比其他鉴定因素的变化显得频繁、活跃,鉴定时分析这一因素就更重要。以景德镇的釉上五彩瓷来说,它出现于元代中后期,当时仅有红、黄、绿三,画法和元青花一样,以勾、拓、点画成,笔致粗犷豪放,生动自然。明初除继承元代画风外,洪武时出现了双面矾红彩。永乐、宣德时有青花斗矾红彩,纹样气魄雄伟,彩凝重艳丽。成化斗彩的施彩方法也多样,有点彩,覆彩、染彩、加彩、填彩等,然而都是平
涂,"花无阴面,叶无反侧",有轻盈优美之貌。嘉靖、万历的五彩主要是用釉上料绘纹样。用青花绘纹样局部,但所占比例很少。此时还新创翠,用胶水条黑料勾线,但黑线中部微微带褐。纹样布局比成化斗彩繁茂,用笔草率中见拙朴。清康熙的五彩,深受明代与清初的版面插图的影响,构图均衡丰满,形象概括、夸张、线条柔中藏刚,彩明净莹澈,大红大绿、古古香。康熙五彩中的黑,漆黑光亮,不再微带褐了,并开始用油来调黑料和矾红,本金也多在五彩中使用。康熙的五彩深深地影响后世,清嘉、道后仿制很多,但都不及康熙五彩生动自然,古拙优美。
3. 胎釉
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陶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陶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相对较多。如著名的永宣细砂底器,露胎处可见金属自然氧化形成的黑褐星点或火石红的;而后仿清代、民国胎体,却均因陶炼过细,没有这种氧化斑,成为赝品致命的破绽。另外明代胎体迎光透视,多显肉红;明成化胎体透光显牙白和粉白。而清代及民国仿品则显青白。清康熙瓷胎质纯净、细腻、坚硬,是清末仿品赶不上的;至于鉴别釉面,主要应注意观察釉质的粗细,光泽的新旧,
釉层的厚薄,以及气泡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例如明代瓷器釉面都闪现不同程度的青花白,器足釉面与器身釉面大多不一致;明早期釉面常有无的自然开片及缩釉现象;明代宣德的桔皮釉,与清雍正和晚清、民国时期后仿器的小波纹之间,有着细微的差别;清康熙瓷器釉面具有紧密感,出现硬亮青釉,浆白釉,并有破泡现象。。。。凡此种种,各自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识破伪品最具说服力。另外从釉面的新旧光泽来看,很多仿做者故弄玄虚,将仿品的釉面作旧:土埋,打磨,药滑,茶煮,浆沱,甚至稍加损破,以示出土状。当然这些不自然的作旧光泽,绝对没有古瓷器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现象。
4. 制作工艺和装饰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瓷工艺和装烧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如景德镇五代时多采用"支钉迭烧"的无匣装烧方法,使器物的圈足和器内底留下了约7--18颗支钉痕迹。北宋初以三四颗支钉垫在器物的底足上,再装入匣体(一匣装一器)入窑烧成,产品底足留下三四颗支钉痕迹。接着支钉也不用了,采用了小于圈足内径并约高于圈足的垫圈式垫饼装在器物的圈足内底上,然后再装入匣钵,使产品圈足内底留有垫圈或垫饼的痕迹。北宋晚期因覆烧出现而产生了芒口瓷等。又如元代至明洪武时,大件瓶罐的器底是另接的,洪武后就不采用这
种方法了,元与明洪武的高足把杯的高足是用泥与上部的杯相接的,洪武后则改用釉接;明代瓶罐成型时所产生的接口多而明显。这些因工艺、装烧所致的细小特征,也是鉴定时不可忽视的。
发布评论